“预测策略”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训练研究

时间:2022-09-08 07:05:01

“预测策略”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训练研究

摘 要: 本文以高一新生为受试对象,本研究对48学生进行一项为期三个月的听力策略训练。通过前测和后测的研究数据表明:预测策略特别有利于提高英语水平处于中等的高中生的英语听力成绩。因此,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听前、听中、听后三个环节的预测策略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听力效果。

关键词: 预测策略 高中英语 听力教学

一、引言

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据美国研究者发现,日常交际中人们有42%的时间用于听力活动。作为二语习得中一项不可或缺的语言技能,克拉申认为听是语言学习者获取可理解性输入的重要方式(Krashen, 981)。而对于身处非英语语言环境的中国学习者来说,英语课堂教学中听力的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听力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多年以来,由于受到行为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相当部分语言老师在教学听力中始终信奉刺激―反应的语言学习观,通过“重复”播放材料旨让学生听懂听力内容,忽视预测策略的训练。长期孕育于该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被动地接触听音材料,试图在听的过程中利用自身所能激活的音、义与听力原文内容进行匹配,匹配成功者则顺利继续听解过程,不成功者便由此而产生紧张、焦虑、急噪或恐惧心理,影响正常听力水平的发挥,导致反应速度和把握信息的准确性大大降低。

二、理论依据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主动寻求的,旨在有效提高学习和信息加工效率的规则系统”(唐亮,2007)。而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某项特定的语言学习任务或促进其语言学习时而使用的某些特别的方法或手段,周启加(2000)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习策略对听力有明显的影响,听力成绩高的学生比低的学生更善于运用自我管理方法、相关语言能力的训练方法及听力技巧。听力中的预测策略是指“学生在做听力理解练习之前或在听的过程中,根据已获得的信息线索,如主题句、句子结构、句子的语法关系、语言换进等预测即将听到的段落或对话的内容及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范革新,2004)。由于目前“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外在动机比较强,对英语听力学习目的认知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学生语言知识的听觉记忆比较薄弱,词汇听辨和句法分析常常是羁绊学生听解准确度和听解速度的两大主要因素”(徐庆利、鞠玉梅,2009)。基于此,听前预测策略训练有助于他们在听力过程中做到积极的心理准备,并对获取的听音内容不断地进行修正与理解,有针对性地选取重点进行语言理解与信息加工,而不是平均分配注意力于所接受的听音内容;更重要的是预测可以转化听力主体听前被动接受信息的焦虑心理为主动获取的积极状态,从而减少听力记忆负荷,有效增强听力效果。在听解过程中,由于新信息(话语)的输入与学生的现有的语境知识之间很少存在着一种完善的配合,于是理解上就会出现困难或障碍。要克服这种困难与障碍,则要求听者感知语言信息前、处理与修正信息过程中作出策略性的特殊努力。显然,预测策略贯穿于听力理解的整个过程,是听力理解的关键因素(范革新,2004)。具体地讲,听前、听中和听后的预测技能是听者在语言感知、词汇识别、语法分析、语境推导、信息相互交迭与不断修正过程中的三个主要环节。本文拟在前人有关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预测策略”定性论证的基础上,以某高级中学09级秋季高一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检验“预测策略”运用于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可行性、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

1.研究方案和对象

该研究是一项基于高一新生听力“预测策略”训练的实证研究,我们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有针对性地实施“预测策略”训练教学法,把研究对象分成两个组,即控制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接受的是“预测策略”训练教学法;而传统的听力教学法运用于控制组。整个实验研究包括两次测试:前测是在“预测策略”训练教学法开始前对所有对受试者进行一次听力测试;后测则是实验组接受策略训练三个月后实施。

某高中94名09级的新生参加了本实验,他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平行自然教学班:实验组的学生48人,控制组46人。根据学生入学情况调查,两组学生均从初一开始学习英语,平均年龄在14.9和15.1之间,两组学生的年龄没多大差别,都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本实验在学生高一上学期开学初进行,实际上实验开始之前他们都是初中毕业生。两个班学生英语中考综合成绩平均分是72.14和72.76(满分100分);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两个班学生的中考成绩平均分没有显著差异(t=0.250;p=0.806>0.05)表明两组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当。

2.教学方法与原则

本研究中实验组48人接受以下表1中有关听力预测策略的听力训练策略,策略内容拟以成彩云(2007)有关英语听力预测策略的三个主要环节(听前、听中和听后预测)为理论基础,对高一新生进行听力训练,旨在检验该策略运用于教学实际课堂教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而控制组46人听力教学采用传统教学中“讲解生词听音核对或讲解答案重复播放”的模式教学。

3.教学内容、目标及时间

考虑到训练过程中师生对研究工具的可及度情况,教学内容主要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刘道义主编的现行高中英语教材(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1)中Unit 1和Unit 10中的Listening部分为参考资料。为期三个月的策略训练主要考察在通过“预测策略”训练后的实验组学生在听力成绩方面是否比没接受训练的控制组同学成绩高。整个训练周期3个月,每周听力教学0.5小时。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前测与后测所使用的试卷都是由某高中所在地的教育局教研组为衡量英语教学水平而编制的试卷,题型包括简短对话、短文选择和回答问题,听力题分值均为25分。不同的是前测试卷内容是基于初中毕业生中考摸底而用,后测试卷主要用于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总复习测试。两套试卷听力均为客观选择,这为判卷的准确性提供了客观保障。基于整个训练计划前后两次听力测试成绩记录,我们把实验组与控制组的两次听力成绩输入SPSS13.0进行量化,其结果见下表2。

从表2SPSS量化后的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听力成绩可以看出:在进行听前策略培训之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的英语听力在前测中的表现无显著水平差异。这点从它们各自前测的两个p值(p=0.766>0.05;p=>0.05)可以得到佐证。再者,前测考试中两组学生的听力平均成绩仅相差0.17分,基本上处于相同的级别水平。而经过为期3个月的听前、听中和听后预测策略训练后,实验组学生在后测中的平均成绩提高5.54分,其t=0.456,p=0.00<0.05,充分说明接受预测策略训练的学生的听力成绩在先后测试中有显著性的差异;而接受传统教学的控制组学生的前测与后测平均成绩提高1.41分,其p值0.052>0.05则表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听力教学在提高学生听力成绩方面并不显著,后侧中平均分比前测提高1.41分可能是由于学生中考后假期英语学习处于松弛状态与正常上课后水平恢复的结果。另外,下表3中的组内两次测试分数分布对比则示了则可反映出英语听力处于中等或中下等的学生接受训练后听力成绩进步比较快;而受教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英语听力提高的表现并不十分明显。

表3 实验组与控制组组内两次测试分数段对比

五、结语

通过对高一新生进行听力预测策略训练后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实施预测策略的训练尤显十分必要,因为贯穿于听力整个过程的预测策略能促使学生转化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预测的积极角色。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紧密结合所讲授的听音材料,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听前、听中和听后三个主要环节中的适当预测策略,不断消除他们听力理解中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表现,从而优化听力效果。

参考文献:

[1]Krashen,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唐亮.学习策略的定义及诊断[J].科教文汇,2007,(11):54.

[3]周启加.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对英语听力的影响――英语听力学习策略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62.

[4]范革新.英语教学策略与方法[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28.

[5]徐庆利,鞠玉梅.一项基于学生视角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调查[J].基础英语教育,2009,(6):62.

[6]成彩云.培养英语预测能力的策略[J].基础英语教育,2007,(3):4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高中英语写作之浅见 下一篇:多媒体辅助英语听力教学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