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老师要有一点定力

时间:2022-09-08 07:00:33

高三语文老师要有一点定力

【摘要】在当前浮躁的教学环境当中,高三语文老师必须要坚持一个原则,认准一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让自己的教学落在实处,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高三;语文老师;教学;定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三是复习迎考的关键一年,学生铆足了劲,如饥似渴,老师们也兢兢业业,不敢马虎。语文老师更是如此,准备材料,编写教案,批改作业,统计讲评,难得有一点喘息的时间。这是来自教师本身责任意识的压力,另外,我们老师还要承受来自各级教学主管部门的压力。领导听课、优课评比、各级各类统测和分数绑架等等。素质教育的口号叫得应天响,应试教育的做法却愈演愈烈。一方面是各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强行推广,一方面却又死抠着分数不放,这就是我们老师现今所必须面对的现状,这让许多老师疲于应付,失去了自身教学的定力。

高三语文老师必须要守住既定的教学计划,稳步推进,守住本色的教学方法,讲求实效。这是我们高三语文老师所必须要有的定力。

一、语文老师一定要淡定地看待考试,不能因为考试而打乱原来的复习计划

高三了,与高一、高二不同的是,考试多了。周考、月考、模拟考、热身考纷至沓来。分数至上的观点让一些地方的领导把目光锁定在考试上,他们希望通过不停的考试给教师持续施加压力,以此来促进教师不断苦干,确保升学率。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有的语文老师本身就是考试的忠实粉丝,将考试当成了压制学生的法宝。在一些地区,以考代练的现象非常严重,教学就是考试、讲评、再考试。这种方法针对理科可能还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语文而言,实在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手段,一种过程控制的方法,其本身没有任何错误,因为一切教学最后都需要通过考试来衡量。但是,如果考试过于频繁,将检测当成训练,则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与能力的培养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不断地阅读、积累、感悟、写作,培养语感,并通过适当的练习与讲评来巩固答题思路与答题方法,形成经验,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真正上去,也才能经得起最后的高考。而平时的所有考试都是为了发现问题,不能真正培养多少语文能力。如果错误将考试当成激素药,无异于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而且语文考试耗时长,每考一次,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评,剩下的真正用于内容复习的时间就少得可怜了。语文老师一定要正确认识考试的功能,避免频繁的考试,面对上面组织的考试也要坚定自己原来的计划,不因为考试而乱了手脚,讲评时择其重点,而不能面面俱到。如果一味地应付考试,迷失了方向,正常的复习就无法进行。难怪有人感叹,一个老师如果在高三待的时间长了,就不知道应该如何上课了。

二、语文老师一定要正确看待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在现今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睁眼上课,闭眼睡觉成了高三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学生从早到晚的时间全部被分解到各个学科,根本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即使有那么一点边角空间也早被理科的硬性作业所占据,语文课外阅读作为软任务只能落空。面对这种现象,我们的语文老师要在课时内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开展阅读,当然这已经不能叫作课外阅读。对于语文而言,不阅读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四者之间又是相辅相成、共生共长的关系。阅读可以增加学生语感,优化学生的语言词汇,增强交际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水平。退一步讲,即使为了应试,也应该放手让学生阅读,因为,无论是试卷中的语言基础知识部分,古诗文阅读部分,现代文阅读部分,还是写作部分,阅读都是其重要的营养来源。前些时间,有人提出文科教学理科化的说法,这个极端的说法错误透顶,遭到了广大文科尤其是语文老师的一致声讨。如果我们不给学生课外阅读,除了练习还是练习,那事实上就真的成了语文教学理科化了。有人说,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语文老师一定要有长远眼光,有自己语文教学的整体观点,不能为了一时的考试分数,以时间紧而教学任务重为理由挤占阅读时间。当然,对于学生的阅读,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有所作为,适当引导,而不能放任自流,在阅读材料与阅读目的上加以引导,以求课外阅读的实效,避免学生单纯为了猎奇而进行的消遣式阅读和漫无目的的低效阅读。

三、课堂教学应以讲求实效为根本原则,切忌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当今教坛上,真可谓“百家争鸣”。你今天搞这一套,他明天搞那一套,这个研讨,那个论坛;纷呈的教学理念,别出心裁的教学方番登场。多样性是这个教学变革时代的主要特点,快生速灭也成为一些“创新”专家难逃的定数。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这些走马灯前一定要有足够的定力,有鉴别真伪的判断能力,有所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牢记,讲求实效是高三语文的根本原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专家,领导都反对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这本身是对的,因为讲得过多,就会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与主体性。但有人将这一说法推向了极端,给每一堂课讲授的时间做了一个硬性规定,超过了时间,就是低效课、废课。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这真是一个笑话,老师讲得好,学生乐于听,为什么不能讲呢?有的体系知识,有的难点重点,光凭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生是悟不出来的,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那就非讲不可。只要讲得有效,大可不必顾忌太多,不可削足适履。再比如,现在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这是好事,但有的地方上公开课时,把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硬性指标,没有多媒体就不是好课。以此说来,多媒体技术发明之前就没有一个好老师,岂不荒唐?多媒体技术扩大了课堂容量,节约了原来老师大量板书内容的时间;不同文件之间可以切换,轻松快捷;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使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好懂。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用得过滥则会有副作用。比如,在讲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或诗歌时,有些老师总喜欢将网上下载的画面或视频打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原本通过诵读、想象再创意境的过程被省略了,思维没有得到锻炼,语文课无形当中就蜕变成了看图课,学生轻松了,但课堂却变得毫无意义了。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在这个多变的时代里,我们的高三语文老师一定要有一点定力,坚持一切讲求实效的原则,少一点花架子,多一点实在,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长远考虑,才能真正给学生一个本色而高效的语文教育。

上一篇: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养成摘抄好词句与多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