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方法初探

时间:2022-09-08 06:36:19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方法初探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通过听音乐列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创造、表现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也是通过音乐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开展音乐欣赏活动,不仅司使幼儿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愉悦器官,开阔音乐眼界,丰富音乐经验,发展想像、记忆和思维,同时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能力。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音乐欣赏教学己日益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就音乐欣赏本身而言,是一门较高深的艺术.比较抽象.因此,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必须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从幼儿感兴趣的可接受性入于,引导幼儿渐渐感受、理解音乐: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设计和创新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原木抽象的音乐具体、形象,将音乐本身由难变易+使音乐更为幼儿所认识与喜欢,从而在音乐活动中使幼儿充分发挥个性与创造力,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一为了发挥音乐之由美入真,以美导善的教化功能,我对幼儿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就是幼儿在倾听乐曲前,老师根据音乐作品编成一个幼儿较熟悉、喜欢且与音乐作品的形象结构相对应的故习,先讲述给幼儿听,再引入欣赏活动的方法:通过讲述故事,使幼儿对音乐的轮廓有大致的了解,对幼儿的欣赏起到:引发、诱导、借鉴的作用,为幼儿欣赏音乐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挪威舞曲》(小树和小精灵)时,老师根据音乐作品编成一个关于小树生长、仙女施魔法、小精灵来到树林里跳舞小树继续生长的故事,上课一开始,先讲给幼儿听,再引入音乐展开活动,由于故事从儿童的兴趣与理解能力出发,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幼儿在欣赏前昕了故事后,立刻联想到了小树生长时的柔美变化以及小精灵欢跳的场面.于是在故事的引入下.幼儿带着联想去仔细听音乐,寻找音乐的变化,体会乐曲A+D+A的结构,这样不但一开始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想像能力。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运用故事引入音乐欣赏活动,较适合音乐相对较复杂、音乐细微变化较多的音乐作品一但是老师在讲述故事时,应留有余地,千万不能将事故情节讲得太详细,音乐中的细微变化,音乐性质和规律等,要先让幼儿反复体验、欣赏,然后去完善其音乐形象,这既能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又能立即将幼儿带到某个音乐情景中,是十分有效的方式。

二、视听结合法

视听结合法就是运用图片、画面、头饰、电视、多媒体、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台,并借助视觉上的感受来理解听觉上的一些难以领悟的内容的方法:音乐作品是美的,但是音乐作品中有着许多抽象的因素,有些抽象的音乐结构或性质,往往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这就会给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带来一定的困难时,运用视听结合法不但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给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乐句强弱等带来便利,还可强化听觉的理解

。例如教学《啄木鸟》、《苹果树找医生》的乐曲欣赏时,老师先出示苹果树教具,将音乐中的节奏以树洞的形式画在每棵树上,老师边让幼儿听音乐,边以啄术鸟身份演示教具中的啄洞节奏,使幼儿视听结合,很快理解发现音乐中的节奏。再如在《金蛇狂舞》音乐欣赏活动中,出于B段为中国曲式中的螺丝结顶的结构,其中有明显的对答乐句结构,为了让幼儿体会这一感觉,我找了舞龙灯耍狮子的录相带,让幼儿观看了两狮子争夺绣球的场面:这一直观的教学让幼儿实实在在体验到对答乐句的结构,使幼儿自觉融于音乐情景之中,帮助了幼儿听辨,幼儿还从对答结构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对抗战”游戏,’‘两个人在吵架”的场面等。可见,视听结合,不但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而且发展了幼儿音乐感受的能力

三、主题提示法

主题提示法就是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老师通过讲解、说明、提示等语言的引导+直接将幼儿带入音乐作品的主题之中:这种方式适用于音乐结构较简单和音乐形象十分鲜明的音乐作品,即有主题的欣赏。实施主题提示法,首先应直截了当地告诉幼儿作品的名称或简短地讲述音乐中的内容.通过合理而恰当的介绍,引导幼儿正确地感受音乐作品=这…方式的优势在于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无拘无束地想像,自由自在地表现音乐。通过老帅适当的提示,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幼儿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使欣赏活动真正成为幼儿想像与表现自我、发展个性的空问。例如在教学《狮子进行曲》的音乐欣赏中,老师直接告诉幼儿听的曲子讲的是狮王和小动物的故事、然后提出启发性的问题:音乐中什么地方是吹号?什么地方狮子在走路、吼叫。什么地方是小动物在走路,结果怎么样。于是幼儿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狮子与小动物的听辨和音乐结构与变化的感受之中,从而加深了幼儿对音乐结构的理解,使幼儿更了解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及一个乐句中不同音乐形象的变化。再如,在《四小天鹅舞曲》的听赏中,老师直接告诉幼儿听的是四小天鹅的音乐,究竟四小天鹅在于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边欣赏边思考,大胆设计结伴动作表现音乐。欣赏后,老师和幼儿交谈,给幼儿充分表达内心感受的机会,对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述的体验,鼓励幼儿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这样从幼儿的谈话、表现中了解他们感受音乐的能力,以及对作品的感受程度.这种以主题直接引入的方式,老师在交待主题后,应启发幼儿自己大胆去想、去探索

四、对比欣赏法

对比欣赏法就是幼儿在欣赏摇篮曲、进行曲、舞曲活动时,采用相同类型的作品集中听,不同类型的作品对比听的方法,以加深幼儿对作品特点的认识一通过引导幼儿听觉去感受、去辨认音乐作品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特点,这对培养和发展幼儿的音乐听觉、审美感受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例如集中听几首摇篮曲,引导幼儿感知摇篮曲安静、柔和、优美、亲切的特点,冉让幼儿了解进行曲,再将进行曲和摇篮曲对比听,引导幼儿在比较中鉴别两种体裁作品的不同特征.在对比听辨中,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由于有了听辨的参照物,所以孩子听时会更仔细,边听边比,这个过程培养了幼儿安静专注听音乐的习惯,而且对比听赏更能调动幼儿听赏的主体性,在对比听赏中,幼儿必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对比听赏方式对于幼儿较好地揭示乐曲的基本特点与性质是有益的

五、现场演奏法

现场演奏法就是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除了采用听录制好的磁带外,还可采用教师自己或别人现场演奏、演唱方式让幼儿欣赏。这样对幼儿来说会更直观亲切.例如欣赏钢琴曲《牧童短笛》时,通过教师自己现场演奏,不但能让幼儿融入直观的情景视听活动中,而且能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表演创作的欲望,还会使孩子的感受更深,对老师更信服,这种方法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六、音乐与美术、文学诗歌、舞蹈律动的结合

人类的各种艺术有着共同的渊源和共同的创体、欣赏规律,运用文学、美术、韵律活动等姐妹艺术的综合运用帮助幼儿欣赏音乐,不仅可以增进儿童对音乐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欣赏活动中听听画画,或者是看面听音乐,可根据音乐作画,或体态律动参与体验。也可在欣赏活动中用诗歌配乐,或用音乐创编诗。如欣赏乐曲《森吉德玛》(草原小牧民),首先通过两幅画感受乐曲宁静、悠远和欢腾、热烈的两种不同意境:然后是配乐诗朗诵,通过适合音乐的速度、力度朗诵体现音乐意境:其次是根据音乐创编舞踏:最后是合作绘画宁静的草原或欢乐的草原,把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在画纸上,多种艺术的结合方式不但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视觉能力,而且能多方面培养幼儿的爱好和兴趣,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总之,选择和设计何种方式进行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应仔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分析幼儿的实际能力,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行之有效地为音乐欣赏教学服务。 几年来,我在音乐欣赏中采用了以上方法,从而极大地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从中感受到音乐欣赏的乐趣,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不但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了幼儿对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幼儿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创造,增强了自信心,促进了幼儿审美创造意识和潜能的发挥,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满足。

上一篇:县域内有效推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下一篇:极速响应的汽车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