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课程的理念优化高中英语教学

时间:2022-09-08 06:33:54

用新课程的理念优化高中英语教学

根据课程标准中新的要求和理念,如何进行英语课教学,是摆在每一位英语老师面前的一个挑战。笔者把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作法和体会整理出来,供同仁分析。

1.优化课堂教学

1.1在课堂组织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注定了英语课必然是参与型的课堂。英语课堂是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美国著名学者ROBERTW.BLAIR曾指出,只要学习外语的人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就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必须为学生学习营造一种浓厚的英语气氛。教师应从第一节课开始就用英语授课,不能迁就学生,这也是一种听力训练。教师用英语教学,学生也会用英语回答问题,用英语去思维。不要怕学生听不懂。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由不懂到懂的过程。青年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和参与欲,教师提供机会给学生,学生自然会热情投入。活学活用,效果就好。新的中学英语教学动向要求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加阅读量。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每周拿出一节课去指导学生博览课外读物,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丰富他们的各种文化知识是大有帮助的。

1.2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模拟交际,让语言有用武之地是优化教学内容的一个方面。

高中教师可抛开现成的表层理解的问题,设计掌握文脉分析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关系的问题,并提出深层次理解题,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堂高质量的英语课的前提。卢梭说:“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性味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都是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目的是高考能够出好成绩。因此,英语教学工作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目的,忽略了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有多重的人文与社会意义。”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拓宽英语学习渠道,重视合作学习的作用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范围内,以分组的形式,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活动。

3.1问答法(questions and answers)

“问答法”是通过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进行的课堂交流活动,但它不应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应该是社会交流活动在课堂上的再现,包括人们在获取信息时的大部分活动。由于问答法涉及很多人们社交时的初级活动,运用的语言知识也比较简单,基本上处于短语和句子水平上,因此,问答法比较适合于开展课堂交流活动的初期或者是刚进校的学生。

3.2讨论与决策法(discussions and decisions)

“讨论与决策法”是让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作出决策,然后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各自陈述自己的决策,并进行讨论,最后向全班宣布讨论的结果。

3.3故事和场景法(stories and scenes)

“故事与场景法”主要是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共同编写故事或根据现有故事情节进行表演(roleplay)。具体运用时,可把全班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编故事,一部分表演,也可以让学生表演自己编的故事。

4.第二课堂——英语语言运用的辅助手段

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尽量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习惯,这在英语教学中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目前,中国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大多数不是花在英语上,而是花在其他各门功课上,这样,他们在学习英语语言之后,对于用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能力很难快速地培养出来,创建第二课堂很重要。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可因地制宜,切忌走形式。我校开设有“英语角”、校本期刊I Love My School等,可号召学生积极参与,乐学英语,乐用英语。我们鼓励学生每天下午饭后去“英语角”散步,先感受,后参与,最后养成常去英语角用英语交谈的习惯。同时每天都有英语老师值班,这样可引导学生先听,然后提出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如希望英语(Outlook)这类电视节目,可与学生交流看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说,用英语表现他们对这类节目的看法、见解、话题尽量不与课本有关,学生对什么感兴趣,老师就与学生谈论什么,这可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上出现质的飞跃,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运用。像“我爱我校”上的学生习作,只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一个话题,他就可能按此话题写文章,通过评选后定期发表他们的习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不论是热身、读、说、写作,都在于引导学生将书本中学到的死的东西变活,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的英语教学才会真正起到作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其目的只有一个,使学生把英语学到会应用、会表达的程度,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都应吸收、实践,使学生真正把语言变成将来学习、工作、生活、交流的工具。

5.教师要善于不断总结、反思,在经验教训中取得进步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成果的客观评定,离不开教师的反思。所谓教学反思,其实就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与总结。我们主张教师反思,不是空谈理论,空喊口号,更不是不切教学实际的盲目争辩,而是为了让反思的成果成为一种经验、一种智慧,以求更好地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教师队伍的反思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反思的角度很多,我认为不妨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取得的教学效果着手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在此基础上查找漏洞弥补缺陷,这样得来的经验既真实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能够大幅度地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第二,可以通过虚心请教同行中的榜样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促进自身的成熟。这种间接经验一用于实践,就可以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第三,可以通过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比如召开家长会和班会)反思教学行为,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也会对今后的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上一篇: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策略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