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俗话拉杂谈

时间:2022-09-08 05:09:33

偶尔翻阅古籍《国史补》,见其中一个叫《王锷散货财》的故事末尾,不知几时几刻加上了这么个评语:“真的‘肥水唔过别人田’也!”再读此文,原来说的是有个叫王锷的大官,巨富。有个老朋友劝他把钱财分给别人,以博取仗义之名。几天后,那朋友见了王锷,王锷就对他说:“我已按照你的意见,把钱财都分啦!”那朋友问怎么个分法?王锷答道:“分给儿子各一万贯钱,女婿各一千贯钱。”

对于这样的做法,以这样的一句俗话作评语,我觉得贴切且有趣,由是又想起了台山俗话之妙,并注意随时记录。经过一段时间,居然记下了几十句。这些台山俗话,像全国通用的俗话一样,普遍流行在人们的口头上,经久不灭。它何以有这样强的生命力?我认为,首先由于它通俗易懂,人人说得出,听得懂;有的还雅俗共赏,如“入乡随俗,出水随弯”。其次,因它有诗的音节和韵律,顺口易记,有七言的,如“相信熟人买错镬”,“老鼠讨埋长久谷”;有五言的,如“大石砸死蟹”,“落头打三更”;有五、七言并排的,如“人饿唔怕丑,鸡饿唔怕棍打头”;也有四言六言的,如“人有几等,花有几层”,“偷背路骂皇帝”;此外还有像“百次笨拙没次同样”,“一时唔偷鸡就做保长”等八言九言的,不一而足,总之琅琅上口,容易记住;而有的简直就是一首诗,比如:“吃唔穷,著唔穷,打数唔着一世穷”。

台山俗话除上述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它在表现手法上多用比喻,形象生动,寓意深沉,每能一句话就说明一个道理。例如“宁做生h酰蟑螂),唔做死皇帝”,以形象的比喻,深刻、生动地道出人的求生欲望是何等之强烈,说明一个人如果厌世甚至轻生,是已经到了多么绝望的程度!“吃唔穷,着唔穷,打数唔着一世穷”,以及“身正唔怕影斜”,“人怕横怂,树怕横风”等,还很有哲理呢。又如“拆个门楼取个砖”,“挖肉补疮”,说法虽异,但同是比喻做得不偿失的蠢事的,一样形象恰切;再如“吃得咸抵得渴”,“口咬暗暗抵”,都是比喻自作自受,无可奈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少台山俗话不但比喻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讽刺性和幽默感。例如,对自以为是,毫无自知之明的人,讽之以“田螺唔知身扭,蚶(椿象)唔知身臭”;对以人定是非,不以理分正误的势利眼,刺之以“鸡公啼好声,鸡p啼斩头”;而对那狐假虎威,趋炎附势的之尤,则讥之以“马屎(侍)凭官威”。这些都可谓尖酸刻薄。还有,对于一个肚饿嘴馋,对着别人的食物垂涎欲滴,却又扭扭捏捏装“好妮娘”的伪君子的形象,你如何描写他呢?我看奉他一句“饿鬼诈斯文”就维肖维妙而觉幽默可笑了。对那满肚诡计,却装癫扮傻的人,又用哪句俗话形容?恐怕谁也会送他一句“扮猪吃老虎”。

像可以规范化的台山土谈一样,把台山俗话略以加工整理,使之变为文学语言,我看也是大有可为的,而且相信它不会比别的俗话逊色。

上一篇:茶餐厅,台山人的“大众食堂” 下一篇:写意油画――中西方文化精神的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