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分析论文

时间:2022-09-08 05:01:08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分析论文

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的160多年里,特别是在"十月革命"以后的80多年里,由于主义国家普遍面临着工业化这个重要,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工业化理论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化的理论

众所周知,工业化是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逐步确立了主导地位,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发展渗透至各个生产领域,导致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整个国家也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但是从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工业化又是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出现的生产力快速发展过程,它先在少数国家完成,然后向世界范围扩张,并成为发展家和地区的经济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地点和,正是工业化最早的诞生地和最早显示其伟大力量的时代,与此相伴,则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迅速扩张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充分暴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无论是他们的实证还是逻辑推理,工业化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而社会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诞生的取而代之的社会形态,因此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就不存在工业化的问题了。显然,从整个理论体系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业化的论述主要是针对工业化的出现以及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换句话说,他们的工业化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分析和结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工业化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工业化(当时称之为工业革命或大工业的发展)产生的分析,提出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必要前提和条件;二是对工业化的客观描述和实证研究,指出工业化所带来的生产力飞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第三个方面,则是通过对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矛盾的分析,推导出工业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一)关于工业化产生的分析。

最早走上工业化道路的西欧,其历程说明,现代化之路是从市场化开始的,即先有市场革命,才有工业革命。市场革命(或称之为制度创新)相对于工业革命来说,更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交往与生产力"一节中详细论述了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它始于16世纪脱离行会约束的"特殊的商人阶级"的出现,造成城市间生产的分工,从而工场手工业兴起。随之竞争使商业化,诸如殖民主义、保护贸易、民族国家形成以至英、法革命和海上战争到18世纪晚期,世界市场的巨大需求产生了机器大工业,同时英、法等国已具备了自由贸易的条件,过渡完成。《共产党宣言》中说得更为简洁:"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经营方式";"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2]对于市场化(贸易扩大)与工业化(大工业产生和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也作了形象地描述:"当贸易在英国已发展到手工劳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人们就感到需要机器。于是人们便想到18世纪时即已充分发展的机械学。"[3]

恩格斯后来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时说:"随着欧洲以外的大陆的发现,从十五世纪中叶以来,资产阶级得到了一个更广大得多的通商地区,同时也就得到了发展自己工业的新刺激;在一些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中,手工业被已具工厂性质的手工工场所排挤,而手工工场又被大工业所排挤,此种大工业是由于前一世纪的种种发明,特别是由于蒸汽机的发明才可能发展起来的。大工业又反过来商业,排斥落后国家里的旧式手工劳动,而在比较发达的国家里,建设起现代的新工具--汽船、铁路和电报。"[4]

关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和国家的作用,马克思指出:"由封建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及各国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的与此相应的工业战争,都取决于资本的加速发展,这种发展并不是沿着所谓的道路而是靠强制的手段来达到的。"[5]

(二)关于工业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分析。

对于率先实现工业化的英国,恩格斯分析了其工业化所带来的变化:"近六十年来英国工业的历史,在人类的编年史中无与伦比的历史,简短地说来就是如此。六十年至八十年前,英国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城市很小、工业很少而不发达、人口稀疏而且多半是农业人口。现在它却是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的国家了:有居民达250万的首都,有许多巨大的工业城市,有供给全世界产品而且几乎一切东西都是用极复杂的机器生产的工业,有勤劳而明智的稠密的人口,这些人口有三分之二从事于工业和商业,完全是由另外的阶级组成的,而且和过去比起来实际上完全是具有另外的习惯和另外的需要的另外一个民族。"[6]

对于工业化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加以肯定。马克思指出:"从事农业的相对人数,不能简单地由从事农业的人数来决定。在进行资本主义生产的国家,有许多人间接地参加这种农业生产,而在不发达的国家,这些人都是直接从属于农业的。因此,表现出来的差别要比实际的差别大。但是对于一国文明的总的水平来说,这个差别极为重要,哪怕这个差别只在于,有相当大一部分参与农业的生产者不直接参加农业,而摆脱了生活的愚昧,属于工业人口。"[7]

恩格斯在批判蒲鲁东时也指出:"自从大规模资本主义生产被采用时起,工人的物质状况整个讲来是更为恶化了,--对于这一点只有资产者才表示怀疑。但是难道我们就应当眷恋那个(也是很贫乏的)埃及肉锅,眷恋那只培养着奴隶精神的细小农村工业或眷恋那些’野蛮人’吗?恰恰相反。只有那被现代大工业所造成的,已从一切历来枷锁包括把它束缚在土地上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并被驱进大城市的无产阶级,才能够实行那消灭任何阶级剥削和任何阶级统治的伟大的社会变革。……相反,在蒲鲁东看来,近百年来的全部工业革命,蒸汽力,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并把劳动生产率增大千倍的大工厂生产,却是一个极其令人不快的事件,一个本来是不应当有的事件。"

对于市场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共产党宣言》的描述也是非常精彩和准确的:"资产阶级既已榨取着世界市场,于是就使所有一切国度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不管反动派怎样伤心--抽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旧有的各个民族工业部门都被消灭,并且每天还在继续消灭下去。它们被新的工业部门挤倒下去,采用这种新的工业部门已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生命攸关的问题,这种部门加工制造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从地球上最遥远的地区运来的原料,并且它们所出产的制造品已经不只是供本国内部消费而且是供世界各处消费。旧时的需要是用国货就能满足的,而新有的需要却一定要仰给于距离极远国度和气候悬殊地带所出产的货物来满足了。先前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塞状态以及单靠本地出产品来维持生存的状况已经消逝,现时各个民族都已经是在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在各个方面互相依赖了。"

"资产阶级既将一切生产工具迅速改进,并使交通工具极臻便利,于是就把所有一切以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的旋涡了。它那种商品的低廉价格,便是它用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仇恨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灭亡的恐怖下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自己那里施行所谓的文明制度,即变为资产者。简言之,它按照自己的形象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8]

(三)关于工业化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的推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分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由此也可以看到他们对工业化与社会制度演变关系的认识。恩格斯在1847年指出:"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随着挤掉手工劳动的新机器的不断发明,大工业就把工资愈压愈低,把它降低到上述的那种最低额,因而无产阶级的处境也就愈来愈不堪忍受了。这样,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力量的壮大,产业革命便孕育着一个由无产阶级来进行的社会革命。"

"大工业造成一种绝对必需的局面,那就是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在这个新的社会组织里,工业生产将不是由相互竞争的厂主来领导,而是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来领导。"

"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中造成一切贫困和商业危机的大工业的那种特性,在另一种社会组织中却正是消灭这种贫困和这些有害的动荡的因素。"[9]

"自从蒸汽和新机器生产把旧手工工场变成大工业时起,由资产阶级主持造成的生产力,就以向所未闻的速度和空前的规模发展起来了。但是,正如从前手工工场及在其影响下改进的手工业,曾经跟封建的行会桎梏发生冲突一样,大工业发展到更高阶段时,就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用以限制它的狭隘范围发生冲突了。新的生产力已经大大超越了资产阶级的生产力使用方式。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间的这个冲突,并非如象人的原来罪孽和神的正义惩罚间的冲突那样单只是在人们头脑中产生出来,而是实际地存在着,在我们外部存在着,不依赖于甚至是它所由造成的那些人们的意志或行为而存在着。现代社会主义不过是这一事实冲突在思维中的反映,不过是它在头脑中--首先是在那个直接吃其苦头的阶级即工人阶级头脑中的观念的反映。"[10]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主义化的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将马克思主义到一个新的阶段,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尤其如此,因为自此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工业化理论就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进行工业化方面。

(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思想。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唯一物质基础,就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但是不能局限于这个一般的原理。必须把这一原理具体化。适合最新技术并能改造农业的大工业就是全国电气化。"[11]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理论,虽然可以推导出生产资料生产要优先增长的结论,但是马克思更关心的是工业化的成果为谁享用的。而俄国的无产阶级通过"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后,面对落后的现状,列宁必然要关心工业化的问题。于是列宁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现象时,明确提出了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理论。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著作中通过考察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的扩大再生产,得出如下结论: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最快,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增长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的生产。列宁指出:"生产资料增长最快这个的全部意义和作用就在于:机器劳动的代替手工劳动(一般指机器工业的技术进步)要求加紧发展煤、铁这种真正’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技术愈发展,手工劳动就愈受排挤而为许多愈来愈复杂的机器所代替,就是说,机器和制造机器的必需品在国家全部生产中所占的地位愈来愈大。"[12]

这里不去评价列宁上述结论的正确与否。关键是列宁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后来成为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

(二)列宁的关于利用市场、利用外资来实现工业化的思想。

以1921年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为标志,列宁关于工业化与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关系,认识有了明显的变化。认为在传统的小生产占优势,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电气化)的条件下,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是不能立即直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列宁说:"试问能不能由这种在俄国占优势的状态(指列宁文中所说的’宗法制度、半野蛮状态和十足的野蛮状态’--本文作者注),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呢?是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可能的,但必须有一个条件,现在我们有了一部业已完成的巨著(指列宁指导下制定的俄罗斯电气计划--同上),知道这个条件是什么。这个条件就是电气化。如果我们能建立起几十座区域电站(现在我们知道:这些电站可以而且应该在哪里建立以及如何建立),如果我们能把电力从这些电站送到每个村子,如果我们能得到足够数量的电动机及其他机器,那么从宗法制度到社会主义就不需要或者几乎不需要过渡阶段和中间环节了。我们很清楚,单是完成第一批工程,就至少要花上十年工夫,至于缩短这一期限,那只有等到无产阶级革命在英、德、美这些国家中获得胜利的时候才有可能。""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和方式。"[13]

(二)布哈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思想。

布哈林作为苏联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著名理论家,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也对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实现工业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面临着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迅速发展生产力,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社会化生产体系,换句话说,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迅速实现工业化。

为此,激进的以普列奥普拉任斯基为代表的人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理论,即社会主义不可能依靠对外掠夺来为工业化积累必须的资金,必须依靠内部的积累。所谓内部的积累,就是从农民那里拿来剩余以及压低工人的消费。普列奥普拉任斯基认为"在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如果不把和手工业的部分剩余产品归公",国营经济就没法应付过去。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只能是从农民和农村抽调资金而加速工业的发展,具体办法就是国家利用垄断地位,通过预算、信贷和价格手段再分配国民收入,把资金从农业抽调到工业来。因此,普列奥普拉任斯基反对旨在利用市场机制的新经济政策。

而布哈林则根据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将资本主义的城乡关系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是最落后的半农奴制农业,农民一贫如洗,国内市场的容量很小;第二是农奴制的残余很少,农奴主(地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资本家,农民比较富裕,农村市场容量较大;第三是美国式的,在那里几乎完全没有封建关系,存在富裕的农场主,工业有很大的国内市场。布哈林认为革命前的俄国城乡关系属于第一类型。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像资本主义工业化那样,把农村当作"殖民地",掠夺农村来加速工业化。"而是对农业进行巨大改造和使农业得到极大增长的手段。因此,国家工业化也意味着农业工业化,这样它就为城乡对立的消灭作准备。"[14]布哈林严厉批评了普列奥普拉任斯基提出的以工农产品剪刀差来剥夺农民剩余的办法,认为这是"建议无产阶级杀掉会生金蛋的母鸡"。在这里,布哈林没有涉及到列宁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但是布哈林提出的利用市场机制均衡发展的工业化模式和政策,从理论上讲是好的,但是对于当时受帝国主义包围和面临战争威胁的苏联来说,不能解决快速发展重工业以保证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三)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

斯大林工业化理论,比较丰富,它作为20世纪2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苏联的主流理论和指导思想,不仅对苏联,也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内容: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二是工业高速增长;三是工业化以社会主义改造为条件,即工业化是以建立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保障的:四是关于农业应该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1、关于工业化战略,斯大林提出:"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了率先发展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在这时期内只得等待工业发展并在没有重工业的情形下勉强过活。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临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着手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15]"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作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否则就谈不到保证我国在经济上的独立。"[16]

2、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实施赶超战略和经济紧运行理论。斯大林工业化理论的第二个重要思想是必须高速度发展工业,以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国民经济就必然会"紧运行"。1928年11月,斯大林在中央全会上提出:"高速度发展整个工业特别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是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和关键。""高速度发展工业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尽量增加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但是这样做会使我们的一切计划(无论预算内的或预算外的)都很紧张。……--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方面,都可以看出一个特点,就是我们的计划很紧。"为什么要这样呢?斯大林提出了以下两个理由:

一是外部条件:苏联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假如苏联的工业与德国那样发达,假如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和法国也建立了无产阶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包围对于我们就不会有现在这样严重的危险,我国的经济独立问题就退到次要的地位了,我们就可以从这些国家得到机器来发展我国的工业和农业,而供应这些国家原料和粮食,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发展我国的工业。"

二是内部条件:"除了外部条件以外,还有迫使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脑即我国工业要高速度发展的内部条件。我指的是我国农业、农业技术和农业文化过分落后。我指的是小商品生产者及其分散而十分落后的生产在我国还占绝对优势,……列宁关于这一点是这样说的:’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列宁就是这样尖锐地提出问题:或者电气化,即’把国家经济,包括农业在内,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转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或者回到资本主义去。……可是,不高速度发展我国工业,首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要把我国经济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去是不可能的。迫使我们要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内部条件就是如此。"[17]

3、在经济体制方面,苏联为适应上述工业化战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以单一公有制和行政命令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提出:在私有制的小农基础上是不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在1925年斯大林提出工业化路线和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前,苏联已经解决了城市中的所有制问题,只是农村还是个体经济的天下,因此苏联在30年代开展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实际上就是建立单一公有制的运动。关于计划管理,斯大林在1927年召开的联共十五大上明确提出:"固然,它们(指资本主义国家--本文作者注)那里也有某种类似计划的东西。但这是一种臆测的计划,想当然的计划,这种计划谁也不必执行,根据这种计划是不能领导全国经济的。我们的计划不是臆测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而是指令性的计划,这种计划各领导机关必须执行,这种计划能决定我国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将来发展的方向。"[18]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正是适应快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于30年代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

4、在工农关系方面,斯大林采取了压低农产品价格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的征购和"剪刀差"办法。苏联在1921年初走上和平建设轨道后,国家为加快积累工业化资金,人为地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得部分农民收入在工农业产品交换过程中转入政府支持发展的工业部门,当时人们把农业和农民丧失的这部分收入称为"贡税"或"超额税"。1928年7月,斯大林在中央全会上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得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为了发展为全国(包括农民在内)服务的工业而向农民征收的一种额外税。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继续提高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然后完全取消这种额外税,消除城乡间的’剪刀差’,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19]

三、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化思想的丰富与

怎样实现中国的工业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考虑的重要。1944年4月,即强调"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20]。次年他在党的"七大"上,深刻论述了工业化与民主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关系[21],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又提出中国工业化的实现必须以"节制资本"和"统制对外贸易"为前提。同年6月,刘少奇在论述新中国的财政经济政策时指出:"中国要工业化,路只有两条:一是帝国主义;一是主义。证明,很多工业化的国家走上帝国主义的路。如果在没有工业化的时候,专门想工业化,而不往以后想,那是很危险的,过去日本和德国就是个例子。"[22]可以说,在建国以前,党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为工业化扫清道路。

中国革命的胜利造就了一个强大的政府,造就了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府,这个政府要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方面要求加速工业化,以实现国家富强;另一方面,为避免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民破产和工人阶级贫困化,希望走一条非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而此时苏联正好提供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在当时被认为是成功的。于是,经过3年国民经济恢复,以1953年"一五"计划的实施为标志,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启动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建构。

从1956年到1978年,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觉察到苏联模式的弊端,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并提出了以下很好的思想:(1)在工业化发展速度方面,提出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2)针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弊端,强调农、轻、重协调发展。(3)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特点,提出大中小并举、城市和乡村工业共同发展。但是在工业化的制度安排方面,由于这个时期的探索基本没有突破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大框架,因此也就没有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从1978年"三中全会"开始,以改革开放为标志,中国的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多年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既立足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化发展潮流,以与时俱进和"发展要有新思路"的创新思维,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新的探索,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这个时期与以前相比,除了工业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外,最大的特点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确立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并且市场化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进展。中国在经历了几乎150年的曲折探索后,终于明白了工业化和市场化对现代化来说,就像车子的两轮一样,缺一不可。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说明我国正加速顺应工业化进程中市场化这一世界潮流。

改革开放以来的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功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可以说极大地突破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概括地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经济市场化中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

改革伊始,中国实际上已经开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这个转变过程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关系问题。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与经济市场化关系。这里不再赘述。二是关于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把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使我们党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可以超越,但是市场经济却不能超越。1985年,邓小平在历史经验时说: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23]1997年党的十五大更明确把工业化和市场化融为一体,纳入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和动力体系同时推进。指出: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24]。

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伟大创新,不仅在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而且在于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从而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成功地找寻到了在经济市场化中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新途径。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来推动工业化建设。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难题是中国的工业化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多样性、多层次性的特点出发,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思想。党的十五大系统阐述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理论,并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而且是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新发展。集中地表现在:第一,突破了仅靠公有制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传统观点,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第二,突破了公有制仅限于"国营"、"集体"两种形式的传统所有制理论,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25]。

(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中国工业化与世界工业化的接轨。

与国内市场化方向改革相适应,邓小平提出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理论。其着眼点就是认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只有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才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接互补,不断提高我国工业化的国际水平和竞争能力。邓小平提出的、经过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的利用外资思想,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机器设备、资金等方面的困难,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利用外资作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有效途径。

在吸引外资的同时,第三代领导集体还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提出了"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对外投资注。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6]。2002年5月在重庆主持召开六省区市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要坚持扩大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全方位地发展开放型经济"[27]。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将上述思想概括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8]

(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

从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来看,工业化本质上就是在革命的激荡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成功的工业化都是吸收和当时最先进技术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住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脉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则把这一思想发展为"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六大则将其进一步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五)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推动小城镇建设,不断推进乡村工业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一是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29];二是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互动结合不断推进乡村工业化的道路。

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转换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形式。而乡镇企业的发展,又推动了我国大规模的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30]。随后1998、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了落实小城镇大战略的具体方针。十六大报告则将其概括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六)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东西部关系是我国生产力布局中的基本关系。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便提出了要"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的思路,但后来并没能很好探索实践下去。1978年后邓小平逐步形成了"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31]。就这一战略设想与工业化的关系来说,其实质是让东部沿海地区先加快发展工业化,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工业化,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全国的工业化。这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一个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大国工业化发展客观规律的。。这一战略思想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生产力平衡布局的观点,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新局面。

依据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和我国的工业化形势,1995年9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把"东部地区和中西部的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二大重大关系之一提了出来,并进一步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随着20世纪末全国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面向新世纪、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32]。十六大对此也做了专门论述。

总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基本经验。

注释

[1]武力:院所研究员;高伯文:福建省委党校教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52页,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69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4]恩格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2卷,162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5卷,第884页,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6]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96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7]马克思:《剩余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第542页,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1卷,12-13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9]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216-217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0]恩格斯:《社会主义由空想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2卷,137-138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1]《列宁全集》第32卷,第446-447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2]《列宁全集》第1卷,第88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3]《列宁论新经济政策》,第39-40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4]《布哈林选集》上册,第456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5]《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96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6]《斯大林全集》第8卷,第112-113页,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17]《斯大林选集》下卷,第76-84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8]《斯大林全集》第10卷,第280页,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19]《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139-140页,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20]《文集》第3卷,第146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1]参见:《论联合政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在"七大"讲话集》,中央出版社,1994年版。

[22]《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第13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149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5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1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注:对外直接投资也是一种利用外资。因为,海外资金的来源可以是母公司的母国、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和折旧、东道国或第三国等,我国所控制的海外企业在东道国或第三国筹借资金即是利用外资。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9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7]《人民日报》2002年5月25日。

[2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5日。下同。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5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69-570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7-278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2]2000年3月13日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0年3月14日。

上一篇:数学健康心理教学管理论文 下一篇:数学活动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