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空间里的真实声音

时间:2022-09-08 04:47:25

[摘 要] 本文主要从斯蒂芬·米切尔(Stephen Mitchell)《道德经》英译本的176篇网上读者评论入手,分析了米氏译文读者的主要阅读需求、读者类型及其对译文的接受情况。并且通过对12年间(1997—2008)读者评论的统计分析,揭示了米氏译文整体上在读者中有较好接受的事实和目前广大普通读者对译文的阅读爱好偏向。同时,作者特别点出了读者评论中所展示出的一种趋向:读者的转型,即从普通的注重实用的读者向追求文本本意的读者转变,这一方面说明了不同文化间交流的过程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米切尔译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网络读者评论;读者需求;读者类型;译文接受

[中图分类号] H315.9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3)01-0065-05

以往由于种种制约,关于译本真实读者的声音很难听到。除了有的编辑或译者能收到个别读者的直接反馈外,更多的则可能是书评人或学者发表的评论,这些评论散见于各类出版物,很难搜集、整理、研究,故而很多学者有关读者的论述都是建立在主观推断的基础之上。然而,学者头脑中的读者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的读者,但因上述困难,现实的读者长期以来处于被遮蔽状态,无法听到他们的声音。所幸的是,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为人们发表意见和评论创造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平台,本文的研究即得益于此。美国诗人、翻译家斯蒂芬·米切尔(Stephen Mitchell,1943-)于1988年出版了一个新的《道德经》译本。他认为对于自己的翻译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他长达14年的禅宗修行,若有对原作字句的偏离的话,那是因为他注重的是老子思想的翻译[1]。他采取的是较为自由的翻译方法。笔者在Amazon售书网站上,收集到1997年到2008年的十二年间,一百八十多篇关于米切尔《道德经》译文的读者评论{1},这些是来自于现实读者的真实的声音,对它们的研究将有助于发掘出一些前所未见的东西。经笔者整理,得到有效评论176篇,通过对这些评论的研究,在读者需求、读者类型、读者接受及某些趋向上均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 读者需求

在翻译史上,最受人关注的莫过于原作者,其次是译者,而译文的读者在接受美学的理论及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引入到翻译研究领域中之前,则一直是处于沉默状态,他们没有话语权,没有自己的声音,要靠译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去照顾他们的需求,他们一直都被认为是翻译产品的被动接受者。然而接受美学认为,读者积极参与了文本的创造[2];传播学的受众分析理论认为,受众是积极的[3],作为读者的受众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文本,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理解。因此,读者是有具体需求的读者。既然如此,那么译文的读者也应该是有自己需求的读者。通过对176篇读者评论的研究{1},我们发现米切尔译文的读者具有不尽相同的需求,它们大体可归为以下几类[4]:

(一)学术研究。这一类读者的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一星和二星评论中,约占总人数的18%{2}。他们一般都从学术研究的视角出发,来考虑和评价米氏译文,主要考察米氏在翻译中是否忠实于原著,是否有增删原文的现象,是否私自添加一些“非老”的思想进去。二号读者认为:“它(米切尔译本)是美国流行道教思想的映射”,“不能称为翻译”,“是米切尔的作品”[5]。这一类读者一般对老子的思想比较理解,接触到的译本不止一个,并且曾阅读过一些专家学者的较为信实的译本。这类读者中不乏专家学者,有的精通汉语,有的则是汉学家或曾来华留学,攻读过老子的著作,有的则是哲学家、宗教学家等。总之,这类读者对于老子及其著作具备一定深度的知识,能识别出米氏译本中的变形或不忠,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严密考证、资料翔实、忠实原文的译文,他们要能够从中体会到老子思想的本真含义。他们要求译文给出详尽的注解、多种版本或译文的对比及其他说明。十六号读者认为:“第五十章中他明显将老子的思想替换成了自己的思想。”[6]的确,米切尔的译文中表达了道教大师从容面对死亡的内容,这与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并不相符。

(二)审美愉悦。这一类型的读者占有一定的比例,基本属于三到五星的评论,约占25%,他们中有一些是文学教师或学生,也有一些是为译文语言魅力所征服的其他读者。五十号读者说:“它概括性的言说方式,使得它可以根据一个人的需求做出自己的解释。”五十四号读者说:“它可能不是最忠实字句的译本,但它肯定是最富有诗意的。”[7]他们需要的是能给他们留下足够想象空间或者叫“文本空白”的文本“召唤结构”,在阅读中将自己的生活阅历、经验等填补进去,创造出自己的理解,实现与文本的结合,并从中获得某种语言文字上的或精神上的满足。他们主要需要的是译作语言上的可审美性,包括语言的形象性、语言的诗意表达、语言的节奏韵律、语言的弹性或空白等。

(三)寻求智慧。这一类读者包括的人群较多,数量较大,基本属于三到五星的评论,约占32%。他们大部分是为老子《道德经》中包含的深广智慧所吸引,想从中寻求可用来指导现实生活、工作、学习及其他方面的思想,因而他们较前两种读者更注重米氏译本所具有的实用性。八十六号读者说:“这是一本触动灵魂的智慧之书,人人可从中受益。”[8]而他们所需要的译本也正是一种能启迪智慧、引人思考、思想深邃的译作,而语言上则趋向于要求简明易懂,形象有力,能激发人去思考。他们并不严格要求译文对原作的忠实,对原作的了解也较前两种读者少。

(四)反省自身。这一类读者较少,基本属于三到五星的评论,约占14%,他们主要以《道德经》思想为参照,对西方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反思,试图从东方的思想和哲学的宝库中发现拯救西方社会的良方。四十一号读者说:“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不是美国常用的那种资本主义视角。”他还说:“我认为老子关于政府的观点与我们的社会关系密切。”[9]他们对需要的译本是否完全体现原作的精神无特殊要求,他们关注的重点在于利用《道德经》的思想来反省自身的问题。他们根据需要来挖掘原作中所可能包含的某层意思。他们所反省的主要问题包括:社会政治、战争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科技的副作用问题、国家政治问题等。

(五)心灵慰藉。这一类读者占一定数量,基本属于三到五星的评论,约占11%。因为《道德经》所论述的问题和生活联系紧密,并且它具有与传统思维方式相反、与常规思路和想法迥异的特点,能给人一个崭新的观察问题的视角,因而很多在生活中遇到了麻烦和痛苦的人,都能在《道德经》的文字中找到一种超脱、一种释然、一种心灵的慰藉。二十四号读者说:“读米切尔的译本,我感到内心极为敞荡,有一种无法说出的柔和与安宁。”[10]这类读者也是实用型的读者,他们无意于追求老子的本意,他们要寻求的是能使他们放松、能给他们安慰的文字。

二、 读者类型

尽管鲁迅、傅斯年、茅盾等都分别对真实读者进行过分类,但他们的分类多缺乏对真实读者的具体考察,且过于简单。例如,鲁迅将译文的读者“粗粗的”分为三类:“甲,有很受了教育的;乙,有略能识字的;丙,有识字无几的。”[11]这样的划分只考虑了读者的受教育程度,对读者的趣味、目的等均无界定,有失全面考察。伊瑟尔和朱立元分别提出的“暗隐的读者”(the implied reader)和“潜在读者”(the potential reader)[12],虽有助于开拓新的视角,但与现实中的读者都有一定距离。因此,笔者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对176篇读者评论的作者进行了详细考察和分类。笔者根据读者对原作及其译文的知识水平、读者对原作和译文的态度、读者在处理原文与译文和读者“前见”之间关系的态度、读者与原作者和译者之间的关系等将米切尔译文的读者划分为四类:了解原著的读者和不了解原著的读者;追求本意的读者和注重实用的读者;视域封闭型读者和视域开放型读者;原作者的读者、译者的读者和其二者共有的读者。

(一)了解原著的读者和不了解原著的读者

在米切尔译文出现之前,《道德经》译本就已经有很多个,其中不乏一些学者的译本,比如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Arthur Waley)的译本,他说,我的目的一直是详细而精确地再现原作所说的内容[13]。他的译本采取贴近原文的翻译方法,较好地保持了原作的风貌,为读者提供了接触老子思想原貌的机会。有的读者读过不止一个译本,有的还曾留学中国,研习过老子著作,他们对老子的思想已有所了解,对原著具有较丰富的知识,能将原作和译作区分对待,对译作是否忠实有一定的鉴别力,这类读者是了解原著的读者。例如,一号读者认为:“米切尔在他的‘阐释’中融入了禅宗思想和一些现代思想。”[14]另有一类读者,他们在接触米切尔的译本之前,没有接触过原著及其他译本,对老子思想没有太多了解,他们以为米切尔的译文就是老子的《道德经》,不能将译文和原作区分开,更无从知道译文是否忠实,这类读者是不了解原著的读者。

(二)追求本意的读者和注重实用的读者

在米切尔译文的众多读者中,有一部分是研究宗教的学者,也有的是道士,还有一部分是习道者,他们阅读《道德经》译文主要是为了追寻《道德经》的本意。在他们看来,米切尔的译文过于自由发挥,虽然语言很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但因为加入了译者的禅宗等“非老”思想,使其译文失去了原文的本意,变成了米切尔的《道德经》,而不再是老子的《道德经》。另有一类读者倾向于利用《道德经》解决实际问题。他们主要把米切尔的译文当作文学读本、哲学读本、处世指南、智慧大全、心灵顾问等,以欣赏其文学美感,取得审美的愉悦,寻找生活的智慧,应对种种困扰,解脱现实的束缚,求得心灵的平静。五十四号读者说:“我的妻子到了癌症晚期……,她在这本书的词句和智慧中发现了极大的安慰。”[15]这类读者中大部分是对《道德经》原著不太了解的人,但也有较实用型的学者。

(三)视域封闭型读者和视域开放型读者

视域封闭型读者阅读译文不是为了求得新知,而是为自己固有的观点、认识寻找支持或证明。三十九号读者说:“不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就是不喜欢上帝。”[16]这类读者主要包括一些热衷于在米切尔《道德经》译文中寻找西方宗教意味的信徒,这其实是在延续早期《道德经》翻译中传教士们热衷于将《道德经》的思想与西方宗教思想相比附的做法。视域开放型读者的目的是在阅读译文中获得新知,对自己已有的观点、认识加以修正、发展,形成新的认识。如这类读者既包含追求《道德经》本意的读者,也包含实用型的读者,因为他们在阅读中对原著思想都有所借鉴。

(四)原作者的读者、译者的读者和其二者共有的读者

原作者的读者是指那些喜欢老子《道德经》思想及语言的读者,而译者的读者指米切尔作为作家的读者,这类读者喜欢米切尔的写作风格与作品特色,凡是米切尔的作品,他们都会喜欢。因为米切尔的译文采用了较自由的译法,译者个人的写作风格十分鲜明,他们当然喜欢。对这部分读者来说,原作者总是处在译者的遮蔽中,他们甚至把译文当作译者的创作,根本不会考虑它是否忠实。四十二号读者说,米切尔的翻译很流畅,而“严肃的”翻译又难懂又缺乏生气,他想把这个译本推荐给“喜爱诗歌和文学的人”[17]。其二者共有的读者是指既喜欢老子思想又喜欢米切尔文笔的读者,这一部分读者一般并不过分苛责米切尔译文中的不忠实,他们想了解《道德经》的思想又不愿意面对艰深的原著和较学究的学者译文,他们喜欢米切尔译文的轻松、简洁、易懂、诗意,总之他们想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了解《道德经》。

三、 不同类型读者对米切尔译文的接受

不同类型的读者因为知识水平、阅读目的、期待视野等的不同,对米切尔的译文有着不同的接受,具体分析如下:

(一)了解原著的读者和不了解原著的读者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读者在阅读之前就有了一个前见或期待视野,它主要是由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观点、趣味等构成。了解原著的读者因为接触过原著或学者译本,形成的期待视野与原作的视野较为接近,而米氏译文过于随意,添加了许多禅宗思想和美国社会的现代思想,删改了原著的很多形象,使译文现代化,加大了译文与他们期待视野之间的距离,因而米氏译文在他们中的接受就较差。例如十六号读者就认为,这本书最好命名为“建立在对老子思想理解基础上的米切尔的思想”[18]。而不了解原著的读者则很容易为米氏译文所展现的部分老子思想所吸引,再加上米氏个人写作的魅力和对译文采取了现代化和西方化的处理方法,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能够获得较好的接受。八十六号读者说,它是否是道的“合适的”翻译与我无关,要紧的是它能对我一个现代西方读者有意义[19]。

(二)追求本意的读者和注重实用的读者

追求本意的读者在阅读米氏译文中,发现他改变了原著的思想,替换了原著的形象,糅合了“非老”思想,随意解释,使译文成了米氏的创作,而非翻译,与其期待视野之间的距离过大,难以接受。二号读者就说:“(米切尔译文第五章)‘罪’的概念根本不应该属于《道德经》,而是圣经思想强加在了它身上。”[20]而对于注重实用的读者来说,他们所要的是米氏译文能给他们带来阅读文学作品的愉悦,阅读哲学文本的洞见,阅读益智文本的启迪和阅读心灵文本的释然。米氏译文虽对原著有所改动,但大部分老子奇妙的思想依然保留着,再加上米氏的改造,添加禅宗思想,而禅宗是一种主张“见心即性”的宗教,提倡顿悟,直指人的心灵,再加上米氏本人的诗人气质使其语言具有了诗的韵律和节奏,语言简练易懂,表达力强,所以能得到这部分读者的青睐。三十六号读者说:“要哪一天我遇到了内心的矛盾,打开这本书,总能发现让事情改变的字句。”[21]

(三)视域封闭型读者和视域开放型读者

因为米氏译了西化和现代化的处理,使那些要将《道德经》思想附益到西方宗教经典中的视域封闭型读者更容易发现《道德经》中西方宗教的影子,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想法,因而深受他们的欢迎。视域开放型读者中的实用型读者对米氏译文也有较好的接受,而思想开放型读者中的追求原意的读者则不然。

(四)原作者的读者、译者的读者和其二者共有的读者

第一种读者中有一部分认为米氏译文不忠于原文,作为译作质量很差,加以拒绝;另一部分则认为米氏译文虽然不太忠实于原著的文字,但它却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因而大加欢迎。译者的读者因为无视原作者的存在,所以他们当然接受米氏译文。第三种读者态度比较暧昧,但一般都还比较接受米氏译文。

四、米切尔译本读者评价

笔者所搜集的176篇读者评论都对米氏译文进行了评分,评分由低到高从一颗星至五颗星,分五个等级。为了获得一个读者对米氏译文的总体评价,笔者按读者给出的星级将1997-2008年共十二年间读者所发表的评论数量列表如下:

因为一至三星级的读者评论多为批评米氏译文中存在的问题的评论,而四至五星级的读者评论多为支持米氏译文的评论,因而笔者拟将前者定为不赞同米氏译文的评论,而将后者定为赞同米氏译文的评论,并由此计算出其各占比例,来说明读者对米氏译文的整体评价情况。统计发现:一至三星级的读者评论共44篇,约占评论总数的33%;四至五星级的读者评论共122篇,约占评论总数的67%。由此可见,对米氏译文持肯定看法的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还要多。

接下来我们再考察肯定性评论的年比率变化情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读者肯定性评论的年度分布比较平均,除去2000年外,无太大变化;另外以2005年为界,前面八年的肯定评价率相对较低,而2005年至2008年四年间的肯定评价率相对较高,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可见,米切尔的译文总体上较受读者欢迎,且受欢迎程度有上升趋势。

由上面的数据分析可知:一,追求老子《道德经》本意的读者和对老子思想和《道德经》有一定知识储备的读者,在整个读者群中数量较少;二,注重实用的读者和对老子及其《道德经》缺乏了解的读者居多;三,米切尔的译文总体上在西方较受欢迎;四,在全体读者中,重视译文忠实性的读者较少,而重视译文可读性的读者较多。

五、现实与趋向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汉语典籍外译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许多读者对原著缺乏了解,对译文是否忠实展现了原著的语言风格、思想内容并不十分关心,他们更注重译文所能给他们提供的现实的功用,因而对他们来说,即便是译者采取了比较自由的译法,只要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会认可他的译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汉语典籍外译面临的一种困境,这说明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易。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还有一部分追寻原著本意的读者,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米切尔译文在沟通中西文化上的积极作用,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将老子推广到了西方普通读者中去,使其从学者的书斋走向了平民的床头、餐桌甚至是私家车座。另外,通过读者评论,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值得欢欣的现象,有的读者因为米切尔的译本,引起了对老子《道德经》的兴趣,随后甚至开始学习汉语,到北京大学留学,读老子原著,并逐渐认识到米氏译文中对原著的扭曲和误释,也有的读者将米氏译文和其他译文对比阅读,加深对原著的理解[22]。由此可见,文化间的交际具有过程性,不可一蹴而就,而米切尔的译文则是成功交际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最终是要向真正的了解——了解原著的本意——迈进。本文研究所展示的这种轨迹,虽然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茱莉亚·哈蒂(Julia Hardy)对《道德经》在西方接受的三个阶段的划分{1}的合理性,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茱莉亚·哈蒂三个阶段的划分过于绝对,米切尔译文的流行说明前两个阶段的影响依然显著存在,归化性的译文目前仍有很大市场需求。

六、结语

176篇真实读者的评论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多样、更加复杂的现实,它不太符合以往学者们的各种主观设想。对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译文的可读性与实用性较其忠实性更重要,这一方面说明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困难,同时也从以下三方面提醒译者:首先,文化交流是一个过程,不要苛求读者,急于求成;其次,译者面临的读者有多样的需求,因而翻译的策略和形式都可以更丰富,可以有多种译本并存,互相补充;最后,要肯定和重视采取较自由的翻译方法产生的译本在现阶段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Mitchell Stephen. Tao Te Ching: A New English Version[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8.pix-x.

[2]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前言,p2~6.

[3]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p204~207.

[4][5][6][7][8][9][10][14][15][16][17][18][19][20] [21][22]吴冰.斯蒂芬·米切尔《道德经》英译读者接受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p22~26,p74,p78, p103, p107, p101, p99, p74, p103, p101, p102, p78, p107, p80, p100, p75.

[11]鲁迅.鲁迅和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p345~346.

[1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p265~266.

[13]Waley Arthur. The Way and Its Power: A Study of the Tao Te Ching and Its Place in Chinese Thought[M].London: Allen and Unwin, 1934.p14.

上一篇:以班会为载体 切实加强高校学习型班集体建设 下一篇:概念隐喻能力对语篇认知推理的核心价值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