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灵动 变化多端

时间:2022-09-08 03:30:29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千古传颂的名文,明代著名文学家茅坤曾评论说:“文中之画。昔人读此文,谓如游幽泉邃石,入一层才见一层,路不穷,兴亦不穷,读已,令人神骨倏然长往矣。此是文章洞天也。”

具体说来,本文景物描写的动态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朝暮之景,变幻无常。《醉翁亭记》一文中作者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日出东山,阳光洒满大地。蓊郁的树林本来被薄纱般的雾气笼罩,经日光一照,雾释露消,又显示出清新翠绿的颜色;而到了傍晚,日下西山,暮霭遍地,岩石穴壑一片昏暗,作者传神地写出早晚不同的景色。早晚不同,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感,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根据不同的景象写出了相异的境界。

二是四季之景,各有特色。文中作者不仅写出了早晚的景色,而且以醉翁亭为中心,把笔墨进一步铺展开去,描写了四季的景物变化。“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确是传神之笔。作者在这里仍然细心地选取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加以描绘。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溪水低落,山石显露是冬景。随四季变换,景物自有不同,各有其境界,出现了四幅画面,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同时,四幅画面又是互相映衬的,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冽。

三是动静结合,生动传神。我们知道,散文写景绘境最忌呆板单调,一样景物,一种笔调,一式情态,又有何意趣?欧阳修在这篇散文中时时注意事物的动静变化。1.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山是静态,潺潺的流水是动态,山谷秀美,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林阴翳,鸣声上下”,以树木之静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2.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残阳息于山头是其静,人影移散,纷纷暮归是其动。静的景和动的人彼此映衬。3.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有唱有憩,有动有静。“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由于作者多方面进行对比,散文的意境绘形绘声,山光、水色、人情、醉态并于一画,各具情趣。

上一篇:巧妙对比传神韵 侧面烘托添风采 下一篇:绘景亮点 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