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读书相信末来

时间:2022-09-08 03:30:12

沉醉读书相信末来

孩提时的我,生活在苏北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至今的我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当年,我多么希望拥有一套完整的《倚天屠龙记》!这个愿望,一直等我考上大学后,才得以实现。

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书――成了我唯一的精神食粮。我至今还惊讶于自己当年读书的那种狂热,不管什么书,逮到一本,总是如痴如迷地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完。

一辈子感激在那个时代给与我无私帮助的好人。

好友顾君不顾父母的责骂,从家里给我偷出大量武侠小说,诸如《=金蛇郎君》《四大名捕》……,甚至包括一本充满省略号的《废都》。这类书在我们那个年代可以称得上禁书,后来据顾君坦白:当年为了拖垮我的成绩,他不得不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结果他失败了,与我同学的日子,我的成绩基本上保持着年级一二。当然,我从顾君那儿也看过很多好书,诸如成套的《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儿童时代》……现在已经很多年不看这类杂志了。

孩童时代的我们,更多的是纯真与无知。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日子,异地求学的我看了N遍《大话西游》,每次读到至尊宝不得不带上紧箍咒前的自白“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时,我总眼角湿润,思绪万千。

还有我初中时代的语文老师张君,我有幸成了她的第一届学生。美丽的她一直鼓励我好好读书,还自费帮我订阅了《现代作文报》,这更坚定了我以后投身语文教育的决心。

最感激的当然是我那含辛茹苦的母亲,母亲从来不过问我读什么书,却总是从拮据的生活费中省出一点点钱给我买书。母亲双腿瘫痪,现在还开着代步车每天凌晨去市场贩鱼卖鱼。

我是时代的幸运儿。从小的我坚信: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我做到了,2001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有时候,人不得不相信宿命。当初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根本没想到填师范,更没想到报考中文系。冥冥之中,第三志愿填报了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当年在江苏只招一人)。第一志愿是人民大学,两分之差,我竞阴差阳错地被华师录取。贫寒的家境不允许我复读,加上师范院校收费低廉,还有生活补助,我便硬着头皮,直奔华师。

刚入大学那阵,我与一帮热心的朋友忙着印自己办的文学刊物――《新声》,写作老师普利华给与我们莫大的鼓励,并推荐我的一篇人物通讯在《白桦林》头版头条发表,我第一次拿到了一百五十元的稿费。基地班的班主任阮忠老师给我当头一棒:“你有本事不要自己印刊物,沉下心来多读书,把文章发在全国一流的刊物才是本事!,,我听进了阮老师的话,放弃了《新声》,开始潜心读书写作。可惜阮老师不久就赴海南师范学院任中文系主任了。今年4月,在中学语文教育唯一北大版核心刊物《语文教学通讯》上,我惊讶地发现了阮老师的文章。阮老师的文章是开篇语,我的文章在后面,那是我为了教《伟大的悲剧》一课,研读《昨天的世界》的感悟,不知阮老师有没有留意到学生的文章。

大学四年,我学会了如何有选择性的读书,如何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2005年,作为华中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的我签约广东深圳市龙岗教育局,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是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千古绝句。刚参加工作的我,第一天就读懂了王湾。

我在这首诗的解读中写道:

踏出了京城,他又要远行了!若是一位游客,应该会心旷神怡:骑马在山中漫步,泛舟在绿水中游玩,何尝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然而,他不是游客!

本来,他寒窗十年,高中进士,有的应该是加官进爵的荣耀,马蹄疾风的风流。然而,他有的只是仕途的坎坷!

作为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2005届来龙岗的唯一的校级优秀毕业生,我被分配到了龙岗区最偏远的大鹏中学。来大鹏的途中真可谓“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然而,我也不是游客!

习惯了省会城市喧嚣的生活,却一下子来到一个边远小镇;一直憧憬着自己能在一所重点高中大施拳脚,却被分配到了一所普通初中……我的心开始透凉!来大鹏中学的第一个晚上,我在古月坊喝得烂醉!

烂醉之后,我开始发现,周围有一群特别关心我的兄弟师长!虽然学校很小,但老师们的心却很大。感谢带我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的袁成东大哥,感谢亲手做饭宴请我的彭年大哥,感谢视我为手足的林潮大哥,感谢给与我诸多关照的立哥……

同事们的真情赶走了我心头的失落,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我开始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那就是教会自己的学生思考文本,研究文本!

为了准备好每一节课,我开始了真正的博览群书――凡是与课文相关的书籍资料,我一个字都不放过!收集、阅读、筛选、整理、创新……每一篇课文,我都争取上出新意,上出水平!

多么迫切地希望“90后”能在自己的教育下迅速崛起!

上大学之初的我,就强烈意识到了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完全脱轨!尚不必说念中文系的我感慨当年辛辛苦苦所学的数理化在上大学后被迅速遗忘,就连语文课本身也离我远去――中文系的专业课与中学语文课根本是两码事!

十几年寒窗苦读的意义仅仅在于换取一张高等学府的入场券!

我开始反思中学语文教育,并有幸读到了一本好书。

悲惨的中学生朋友,我的弟弟妹妹,你们学了12年语文,居然写不好一张字条;你们学过数百篇的课文,居然听不懂一首歌谣;你们呕心沥血背诵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标准答案”,只不过是为了应付几个小时的高考。假如你考上了中文系,大学老师第一天就会告诉你:“把你从前所学的,全部扔掉!”――《审视中学语文教学》

参加工作后的我,更深切地体会到这种愤怒与悲哀!

很多同行都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照本宣科,编题、做题、阅卷。他们注重的是传授应试技法、编纂应试题目、重复应试课例!他们除了关注学生字字词词句句段落大意之外,很少关注过学生的精神世界。他们读过几本当今的世界文学文化名著?他们对当今的文化思潮了解几分?他们是不是每天就是抱着那些试题、教参、课本翻来覆去“把玩”?

离开了大学校园,远离了恩师,我首先得坚持读书。为了保证自己的思维与知识结构与时代同步,我订阅了“龙源期刊杂志”、“人大复印资料”(人文数据库全库)、“中国期刊网”(期刊全库、博硕论文全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独秀学术搜索”等资料库,保证自己在第一时间内获取权威、全面的阅读资料和研究材料,每天坚持两个小时以上阅读文章和图书,受益匪浅。

我深深知道:课堂教学是每位老师的生命线!我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查找资料、备课、撰写教学论文到凌晨!我抛弃了陈腐的教参,查阅了大量资料,旁征博引,力求每节课上出新

意,上出特色,从而避免了把语文课堂教学变成无效教学。我不仅引导学生热爱语文、学习语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得到的成果,用于自编语文教材辅助教学,更能形成特色,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针对现行教材重于说教,对青年学生缺乏吸引力的特点,我精选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或课文作者的代表作,作为语文课的辅佐教材。这套教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学的兴趣,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

我非常痛恨不会写作文的教师教学生写作文,所以我坚持每周写两篇周记给我的学生传阅,并进行了师生同题作文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我从教五年的时间里,我在《雨花》《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广东教育》《报道》《新课程报》《i吾文学习报》等刊物发表小说、随笔、科研、教研论文数十篇。文学创作、科研成果多次获省、市级嘉奖,部分科研成果被南京师范大学列为精品课程参考资料,文学作品曾被《人大复印资料・当代文萃》全文收录,教研论文亦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全文收录。

近年来,我致力于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钻研,略有成果:独立承担了“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课题,前期成果获“2007年深圳市课程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开发的继续教育课程被评为“龙岗区教师继续教育优质课程”,系列成果获“龙岗区2008--200年度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通过深入研究得到的成果,用于教学中,特别得心应手,也特别能受到学生的欢迎。例如:我立足于人教版七年级的经典课文――《风筝》,深入挖掘鲁迅的内心世界和周氏兄弟失和的前前后后,不仅激发了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还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思考与把握,把学生引向当代学术水准的高度。

二十世纪的一些文学大师诸如叶圣陶、朱自清、夏丐尊……都曾经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他们不仅能把中小学的国文教好,而且还能站上中国一流大学的讲坛,著作等身,把教师、学者、作家这三者结合得很好。

感谢深圳市教育局的领导。在他们的大力鼓励与支持下,我很快就实现了站上大学讲台的梦想。2007年,我在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开设了《中学语文教学批判与反思》 《中学现代文学经典再解读》这两门课程,迈出自己理想的第一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的阅卷评分取向 下一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