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自虞美人之坡》看吉卜力的过去和现在

时间:2022-09-08 03:26:30

7月《来自虞美人之坡》在日本的各大影院上映了。继去年上映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这次吉卜力工作室的新作也同样是以培养年轻导演为主而制作的作品。导演是六年前曾指导《地海战记》的宫崎吾郎。

对于现在的吉卜力工作室来说,新老交替、培养新人无疑成为了重中之重。《来自虞美人之坡》(以下简称《虞美人》)给吉卜力工作室的未来带来了一个十分明确的答案,吉卜力未来的创作道路将不会平坦,甚至吉卜力工作室极有可能会走一条商业化之路,事实上也确实在走。日本的各大媒体还是对这部《虞美人》做了正面的宣传和评价。在欣赏这部作品之前,笔者多少有些小期待,但看完影片后,笔者同绝大多数的日本人一样,认为这部剧场动画已经脱离了吉卜力的惯有风格。为什么各大媒体给了《虞美人》好评,相信是因为与《地海战记》不同,至少观众知道导演在讲什么故事了——虽然这是对一个导演的最基本的要求。

《虞美人》是以1963年的横滨为舞台,描写经济高度增长时期的高中生少女海和少年俊的初恋故事。影片的制作人铃木敏夫指出,1980年左右连载于《好朋友》的同名漫画为原作创作的《虞美人》,与石坂洋次郎的小说《绿色的山脉》十分相像。

故事充满了昭和时代日本中学生特有的气质。少女海与少年俊是同一所中学的学生,并且在同一个文学部社团活动,两人渐渐萌生了如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般的青

输给《侧耳倾听》的《虞美人》

从电影院出来,我听到周围最多的评价是:“果然还是没法超过《侧耳倾听》啊。”的确两部电影题材的相似性使得两部电影有了可比性。如果说《虞美人》与《侧耳倾听》都完成了对少年少女恋爱的细腻描写。那么《虞美人》在人物性格的表现上输给《侧耳倾听》是十分明显的。

故事是因人而存在的,人物性格的成败决定了故事的成败。我们还清楚地记得《侧耳倾听》中那个对读书着迷的女中学生月岛辛和梦想成为一名小提琴工匠师傅的少年圣司。两人的性格特点十分鲜明。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贯彻了莎土比亚主张的注重人物本身性格、人物性格导致其命运的艺术理想,这使得故事的情节发展自然而合理。两个人的恋情与两人追求梦想的心情交织在了一起,使得影片的人物更为真实,也增强了影片的深度。

关于人物的性格刻画,《侧耳倾听》运用了侧面描写。在交代场景的同时也交代了人物性格。首先是《侧耳倾听》的开场,主人公少女雫买了牛奶回家,一进家门观众就能从凌乱的玄关感受到这个家特有的气质。这是一个把精力一心扑在学问上的家庭,母亲在台灯下做着研究,父亲则在里屋写文章。这样的家庭背景描写实则是为了交代成长在这样的家庭的少女的性格特点。雫是一个继承了父母好学的优良品质的文艺女孩。而且,雫的父母之间是存在“学术交流”的,作为夫妻的同时也是一同进步的同志。看到现在的雫的父母,使观众有种看到未来的辛和圣司的感觉。这是十分巧妙和洗练的表现方式。

另一方面,圣司的居住环境也有一定的特点。圣司的爷爷是一个可以修好古董挂钟的手艺人,因为早年曾留学欧洲,所以现在经营一间欧式的古玩店。偶尔这间古玩店还有小提琴课。这些给圣司立志去欧洲学习做小提琴给出了解释。从两人的家庭生长环境来看,两人的性格相互吸引是必然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虞美人》中少女海也有一个好学的母亲,为此海的母亲只身留学,把海一个人留在日本。海作为姐姐要照顾妹妹的同时,还要照顾同一屋檐下居住的邻居朋友们。这样的环境特点绝对不单单是海每天机械性地重复洗米煮菜的工作。对于每天为大家无私地付出的海来说,这样的生活环境和经历除了重复劳动,还有一些更有意义的地方。显然,宫崎吾郎在这方面的考虑不够周全和细致:例如海在照顾年长者时的从容熟练、温柔体贴,在邻居的美术大学的学生那里看到艺术品时的感动,这些都是集体公寓中人和人交流的最宝贵的经验。然而这些情节在电影中总是有种没有正中红心、恰到好处的感觉。关于人物性格着墨不多,或是说不够洗练,家中的场景设计也少有可以彰显个性的地方——从一个人的家中陈设可以窥视一个人的性格心理,比如一些爱书的人,最不愿意公开自己的书房,也就是这个道理——动画不应单单表现故事情节,描写场景环境也同样是在讲故事。涩恋情。然而,一次家庭聚餐使俊发现自己和海本是兄妹。这不得不为这段恋情蒙上了灰色的阴影。

海和俊两人一直把这种恋情埋藏在心,并继续以朋友的身份相处。

宫崎骏在创作完《风之谷》之后,在他岳父于山上搭建的小屋休养的那段时期,闲暇无事翻阅了几本外甥女留在小屋的少女漫画,被《虞美人》关于恋情的描写、以及男女主角的角色性格设定吸引。但受限于少女漫画与电影动画在剧情上有不同的表现手法限制而未能完成。

然而,宫崎骏早逝的弟子近藤喜文成功地完成了另一部由少女漫画改编的动画《侧耳倾听》。这使得宫崎骏看到了把《虞美人》搬上屏幕的可能。

数十年后,宫崎骏亲自担任企划及脚本,与负责导演的长子宫崎吾朗一同完成了《虞美人》的剧院动画版。对于这部同样是少女漫画改编的动画,同样是培养新人导演,宫崎骏的心情是怎样的复杂我们是可以想象的。宫崎骏赏识的得意弟子近藤喜文已经不在,目前吉卜力所要培养的新人导演是曾让宫崎骏头疼的儿子宫崎吾郎。而对于宫崎吾郎来说,有一个太过伟大的父亲也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从共同奋斗到矛盾暧昧

《侧耳倾听》的结尾有一段最为经典的描写:少年圣司骑着单车载着雫上坡,途中雫跳下了单车,在后面推着圣司的单车。“我不想成为圣司的负担,而是你的力量。”雫如此说着。这一段成为这部动画的点睛之笔。这段上坡路正是两人梦想之路的象征。而在未来的路上两人会协力度过人生的上坡路,一同进步。雫和圣司不是一种依赖关系,也不是跟随关系。两人的恋情和电影的走势,以及两人共同追求梦想的路程从这一段的描写中就可以体现出来。

与长期以来日本社会所主张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习惯有关,日本的男女就业比例一直保持悬殊的差距。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开始日益丰富,日本文艺作品中也经常出现男女主角共同追求梦想、共同奋斗、互相激励的题材。除了吉卜力推出的《侧耳倾听》外,《交响情人梦》应该是最为典型的例子了。

然而《虞美人》中的少女海,虽然与俊一同去了东京,却并非主动请缨。联系《虞美人》中的少女海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一种沉默式的付出,为势所迫的情况占绝大多数,并且因为繁重的家务,海的梦境中还出现过母亲回家的场景,这些都使少女海的性格产生了一种被动性。

当今的日本国民,普遍存在着一种自我中心主义,而60年代的日本国民则是更加积极并愿意为他人付出的。为集体公寓中的其他人做饭,对于海来说应该是件高兴事,正如海主动帮助俊刻新闻板一样。所以海的

上一篇:美国漫画中的中国英雄 下一篇:台网联动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