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性随缘玩收藏

时间:2022-09-08 03:22:17

财富堂:您觉得收藏对于您自己和您的家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曹启泰:收藏于生活中,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比你我的生命都持久的东西,就是收藏。但是收藏也是要讲缘分的。比如我太太夏玲玲,大家都知道她比我年长几岁,从前在台湾也很红。她既然比我年长,于是在她当红的时候,就有幸给张大千磨墨了。有美女研磨,这个在中国古典文化人中,自然是雅事。但是张大千送给夏玲玲的扇面,可惜找不到了。我与她结婚以后还开玩笑说,为什么当初没藏好。只怪她当初还没认识我,哈哈。

收藏,对于个人来说,肯定有很强的满足感。你生了个小孩,初为人父,一定也会很有满足感。但是呢,小孩长腿满街跑,等你的孩子大了,他一定不会围着你转,你也不希望他围着你转。然而收藏品就不同了,它可不长腿。

财富堂:您对如今年轻人有什么要说?是否鼓励他们进入艺术品收藏领域?许多人担心看走眼,这一点您有什么高论?

曹启泰:现在,拜经济发展所赐,大家手头宽裕了,小丈夫小太太们,小房子也买了,小日子也过着,小资情调也有了,衣服包包也买得够多了。好多人买了人生第一幅画,挂在客厅的墙上。我觉得是时候投资艺术品了。进入一个领域,一定要趁早。当然,我倒不鼓励人们一上来就去摆弄古玩、青铜器。话说回来,真的古董青铜器,国家是有法规的,不准买卖的。那么,如果我们买一些当代艺术品,应该不成问题吧?这次上海城市艺博会,我就看到了当年为我画肖像的一位画家的作品,有很大升值哦。

财富堂: 如何挑选当代艺术品?您的标准是什么?

曹启泰:其实,选择艺术品就如同选老公一样,你永远不知道这次挑选的是否对,既然选了就跟随他吧。如何挑选,当然只能因人而异,看个人口味。我觉得,除非你有话语权,并掌握自己的话语权。比如每次艺博会,你都只买放在厕所马桶后面那幅,而且高价购买。只要你有足够实力,每次都这么买,你也会引领风尚,并且厕所后面那幅画的价格,会由于你的介入,而必定拉高,即使那幅画的艺术水准本身不怎么样。

财富堂:您看好当代艺术品的后市?

曹启泰:我相当看好当代艺术品的后市,特别是大众流行艺术,正要很好地好起来。个人观点,未来三年内,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会出现大幅增长。2003年到2007年,二级市场,拍卖市场,出现过井喷,但是一级市场一直没有大幅增长。原因么,画画的人多了,二级市场烧过头。如今是平稳期,但是十年后你就能看到一个规范的艺术品市场。现在正是收买当代艺术品的好时候!并且,这个领域的品鉴方面,目前没有专家,所以你就是专家。我同时认为,艺术是最没有专家价值的地方,只要你心里认为美好的东西,喜欢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各花入各眼。好作品的欣赏,与情境有关,与心境有关。

财富堂:有什么经历让你这样看待藏品?

曹启泰:很多。一次我在北京,父辈亲戚从河北老家开车来找到我,从后车厢拿出两幅古画,让我帮忙请专家看。一幅说是郎世宁的作品,五米长卷,宽一米四,展卷之时,我看那个画面灵动,栩栩如生。还有一幅说是吴昌硕的作品。可是专家细看后称,“郎世宁”不对,“吴昌硕”也不对。那一次,我看着河北老家的这位老人的背影,落寞地离开。后来,我再也没见过他。说起我的父辈、祖辈,我至今珍藏着祖父留下来的一个木头盘子,那盘子的背面,写着一个“曹”字,跟随祖父从大陆到台湾,如今又传到我的手上。对于别人来说,它根本不值钱,也不是什么艺术品,只是对于我来说,就是永远也不会变卖的珍藏。所以我觉得东西主要关乎情境和心境。

财富堂:有些收藏类节目动辄砸碎所谓赝品,您如何看待?

曹启泰:我觉得大可不必。那些赝品,也是人类的劳动成果,你只需证明它是赝品也就得了,为什么要去砸碎呢?比如我手里这瓶矿泉水,如果没有启封,保存完好,七千年后,你敢说它不是人类的珍藏?不是文物?到时候,即使它是一瓶冒牌的矿泉水,只要它留得下来,也就比我们喝掉的正牌的更具有文物价值。它记录了人类文明在21世纪这个阶段饮用水的一种方式。不过,是否冒牌这一点,就需要后世的专家去考证了。相亲最后一关就是见本人,艺术品也是如此。我现在收藏作品说不上系统,我觉得,看着喜欢就买,有何不可?

财富堂:在各类慈善拍卖中,您也乐于执槌。如何看待京沪两地的艺术品拍卖?有何不同?

曹启泰:因为没有相关证照,所以我没有资格在正式拍卖场担纲拍官。那些慈善拍卖,都是非正式的。比如苏富比、嘉德等的慈善拍卖,我都做过。在这些场合,我认得了一些朋友,获得了资讯,我也在里面学到不少东西。

南北市场相比较,我觉得北京人更直接。由于土壤不一样,造成风格不一样。上海的拍卖场上,人们更低调一些,不像北京那般张扬。北方的拍卖,拍得很快,场面很热。上海乃至于长三角一带的拍卖,场面就显得绵绵密密。这个圈子,说大也不大,所以还是挺容易进入的,与其说我是拍卖师,还不如说是一个快乐的主持人,毕竟是客串嘛。

财富堂:您本人最大的投资是什么?

曹启泰:说到艺术品投资,我比较少在画廊买画,所属藏品大多是人家送的。关于收藏,我相信缘分。说到我最大的投资,就是我本人。我就是生财的工具,所以我认为钱放在银行是种浪费。比如三十岁之前,我也开过饭店啊什么的,未必成功。许多事,上过手,开过眼,见过光。如今,我乐于做一个主持人,我不是职业画家,而是职业“话家”。对于收藏,我也不会与投资家切磋,虽然其中有我的好友。我乐于随性随缘地把玩艺术,同时做好属于我的工作。

上一篇:樊锦霖:学习着、快乐着 下一篇:罗伯特·斯特恩 寻求建筑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