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误差分析

时间:2022-09-08 02:49:15

临床医学检验误差分析

1误差的种类及来源

1.1系统误差

在工作人员操作检测仪器的过程中,患者的感官障碍以及仪器由于没有校正而产生的偏差均会导致检测误差的发生,使检测值偏离真实值,此类误差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消除,也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予以避免[1]。

1.2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也被称为是偶然误差,指的是除系统误差外剩余部分的误差[2]。随机误差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其观察值不会出现系统性或方向性的变化,变化的随机性极强。

2误差的特征

2.1系统误差的特征

系统误差指的是在连续或者一系列测量结果中存在的具有相同变化倾向的偏差,它是由恒定因素所引起,因此会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重复多次出现。系统误差的大小基本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来了解,也可以通过正确的措施进行纠正。

2.2随机误差的特征

随机误差的符号和绝对值变化并不具备明显的倾向性,因此不容易通过采取某些措施的方式进行控制。当测量次数达到一定值时,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会趋向一致,因此随机误差的总体均数为零,具有抵偿性特征。随机误差的数据分布呈正态,具有明显对称性特征,所以其算术平均数会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而逐渐接近真实值。

3误差的控制

3.1高度树立检验质量意识,确保医疗质量提高

临床检验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如果没有真实准确的检验结果为依据,就会影响临床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要加强检验工作的建设,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以保证良好的医疗质量。在检验工作中,要始终围绕质量这一核心,教育工作人员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质量是工作发展的唯一保证。

3.2开展新业务,引进新技术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高速更新的时代,检验人员想要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就必须要积极主动地了解国内外有关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对新设备进行使用。同时,有关方面也应注意加强对新设备和新技术的投入力度,以便从技术上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

3.3加强检验与临床的交流

在标本检验过程当中,检验前所占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57.3%,而且,分析前的工作全部由医师和护士来完成,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必须加强交流与协作[3,4]。检验人员一方面要向医护人员介绍医学检验方面的新技术和临床意义,另一方面也要多深入病房,听取医护人员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4提高受试者对处理或医嘱的依从性

受试者执行或不完全执行应接受的处理,也是临床检验误差的一个来源,提高依从性的常用方法有:简单明确的医嘱;为患者制定简便易行的服药时间表;必要的操作示范;让患者交回未服用完的药品;监督或检查;监测血液或尿液标本。

3.5避免报告偏倚

报告临床检验结果时一定要提供足够的信息全面反映临床检验的设计、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过程,以使读者在理解上不产生偏差。除此之外,临床试验报告还应对以下3个问题进行认真分析。①检验是否按照计划进行任何一个临床试验,最根本的问题是各对比组具有可比性[6]。因此,在汇报临床检验结果时,应比照试验计划,检查检验过程有无意外情况及有无采取相应的措施。②与其他检验结果比较临床检验结果应有合理的专业解释,与其他同类型的检验应有一致的结果,在与其他检验对比时,应注意比较研究人群是否相同,再比较检验结果的差异。在报告中最好给出效应指标的可信区间,以便和多个同类型检验结果比较。③临床意义有意义的临床检验,其结论应能适用于相应的研究人群或一般人群。在做推论前,应说明样本对研究人群的代表性,并用假设检验的P值说明统计推论的可靠性。此外,费用到效益分析也是反映检验结果临床意义的一个方面。

4总结

总的来说,想要避免医学检验中的误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性。②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做到赏罚分明,以便更好地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③制定科学、合理的检验流程,让工作人员有章可循。④加强管理工作,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行为。相信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医学检验工作的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临床医学人才培养革新思路 下一篇:护士模拟病人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