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渣在双孢菇栽培上的试验报告

时间:2022-09-08 02:32:38

沼渣在双孢菇栽培上的试验报告

尧都区2007年底开始推广建设农村户用沼气,目前已发展势头迅猛。沼气的建设方便了百姓的生产生活,节约了能源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与欢迎。为了进一步挖掘沼气资源的潜力、提高沼气池的综合利用效益、促进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特进行了本次试验。

1 供试作物

贺家庄乡贺家庄村土窑洞双孢菇。

2 试验地点:

贺家庄乡贺家庄村

2.1 地理特征

尧都区位于山西南部,临汾盆地中央,总面积1304平方公里,北纬35°54′21″-36°19′48″,东径111°05′07″-111°49′04″,西依吕梁山脉,东屏太岳余支,中部是冲积平原,矿产资源以煤炭、钻土矿、白云石、铁矿为主,植被种类有杨、柳、山杏、核桃,苹果、榆等等。

2.2 水文气象

我区年均气温气温9―13℃,日照时数2416小时,年均降水494.19毫米,年均蒸发量1829.4毫米,降水天数76.1天,无霜期197天,年均风速1.9米/秒,主要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早多涝少。

2.4 试验场所情况

根据试验场所的标准和要求,经过详细的考察和论证,实验分别安排在户用沼气发展多、应用效果好的贺家庄乡贺家庄村进行,建设符合实验要求的试验区一个。

3 试验材料

沼渣:由固定沼气户提供。正常发酵3个月以上沼气池。

4 试验设计

4.1 沼液、沼渣施用试验设计

4.1.1 小区面积。

每个小区面积为7.2平方米。中间设30厘米过道,兼作隔离区。

4.1.2 小区排列。

设3次重复,共9个小区,随机排列。

4.1.3 试验处理

处理1:使用沼渣,按每100平方米使用2400公斤;

处理2:使用一半沼渣一半牛粪。按100平方米使用1200公斤;

处理3:(对照)使用牛粪,不添加沼渣。

沼渣准备:沼渣出池沥干,趁晴天摊薄暴晒,暴晒时间以手紧捏沼渣,手指有水而不下滴为宜。

堆料时间一般安排在下种前30天进行,堆料前2~3天将麦草浇湿或浸湿吸足水分。先铺一层2米宽、0.3米厚的麦草,再铺一层0.06米厚的沼渣(一半牛粪一半沼渣、牛粪),这样一层麦草一层沼渣(一半牛粪一半沼渣、牛粪)的堆,边堆边补充水分,并均匀加入尿素、过磷酸钙等辅料。堆10~12层后,使堆高约达到1.8米左右。将堆顶堆成龟背形,使堆边垂直,根据天气和堆料温度变化通常翻堆4次,间隔时间分别为7、6、5、4天,将沼渣(一半牛粪一半沼渣、牛粪)和麦草拌松翻匀,外部料翻到中间。要进行四次翻堆,前两次加足辅料(尿素、磷肥、豆粉),每次翻堆加入石灰、石膏总量的25%。料堆缩至1.8米、高1.6米,堆制完成后培养料生熟适中,且有韧性,不易折断,柔软有光泽;含水量在62%左右、pH为7.5~8之间。

5 试验场所选择

双孢菇土窑洞应选择能保温、保湿、空气流通,无直射光,近水源,场地宽敞,通风良好。堆肥场地应远离畜圈,鸡舍、饲料及粮食仓库等,避开产生污染的工厂。

6 试验数据与结果

6.1 试验数据

6.2 试验结果

7 结果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使用沼渣堆料的处理3比纯牛粪堆料

(对照)增产2%,沼渣牛粪各半堆料的处理2比纯牛粪堆料(对照)增产9.6%。

7.1 使用沼渣种植双孢菇可节约生产成本。牛粪每方50元,每200平方米需6方,计300元,运费220元。使用沼渣可就地取材,减少运输费用

7.2 使用沼渣种植双孢菇可增加农民收入。沼渣牛粪各半堆料方式比使用纯牛粪每平方米增产0.47公斤,每洞按200平方米计算,共计增产94公斤,双孢菇市场价7元/公斤计,每洞增加收入658元。

7.3 使用沼渣种植双孢菇,为全区“三沼”利用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延伸沼气事业生产链条,促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

8 存在问题:

8.1 培养料腐熟较差。使用沼渣堆制培养料的,因沼渣已发酵过,产生的热量低,造成堆料时间延长约10天左右。

8.2 用沼渣堆料配方中应多添加尿素20%,按每个土窑洞200平方米计,需增加6公斤尿素。

上一篇:广昌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路与对策 下一篇:严寒地区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相结合进行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