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交流

时间:2022-09-08 02:23:54

审议报告、提出建议和议案,是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在参政议政时,要在提高建设性上下功夫,着眼于如何解决问题。如果只是提出问题而不研究解决问题,只是“会诊”却不能开出药方,那就没有多少实际的作用。从目前两会的情况看,大多数代表和委员提出的意见中,都有很好的措施,但也有的成为不着边际的空泛议论。

第一要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只发表一些看似深刻全面的认识和议论。比如说“相夫教子不是女人的人生目标”、“干部不干事干不成事都是腐败”,这些观点好像很新,但这不是意见或建议,只是要大家接受的观点,没有落实的需要。而对于腐败、诚信、环境、教育乱收费、假冒伪劣、三农问题、扶贫问题、再就业问题、社会保障、干部作风等等,大家都会说一通,但关键是要研究出正确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一位专家型的代表分析了在修路、造桥、盖楼等基建中搞“”的表现、危害、根源等,但对如何治理,却基本没有谈到,那最多只是提出了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

第二是提出的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贯彻落实到位。有许多发言用大篇幅讲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只用几句话一带而过,这几句话都是大家听了千百次的大熟话,几句完全正确的原则话,不好落实到位。比如有代表说,“税费改革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是要让农民的腰包真正鼓起来,还要想办法增收”;还有的说,“贫困地区只搞农业,永远也摆脱不了贫困,必须在结构调整上有一个突破,才能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在这里,他们提出的措施是“要抓农民增收”、“要调整产业结构”,其实这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事,这些意见几乎没有什么针对性和操作性。

第三,我讲的建议的可操作性,主要是对政府讲的,而不是对全社会讲的。一位委员谈教育造假问题,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位委员讲了几个方面,如“高校和教师要重视和宣扬诚信、正直、正气的学风”、“教育和科学研究要甘于寂寞、严于律己,杜绝急功近利”、“有关部门在政策的制定和引导上要把握一定的‘度’”、“对已出现的造假行为决不姑息,予以严厉的处罚”等,在这四条措施中,只有后两条好像是政府要做的,其余的是要求学校和教师做的,则他们听不听,就很难说了。而在两会上,我们主要应该讲要求政府做什么。当然,有的代表、委员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只能反映一些情况,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们也不能苛求他们;而有的代表应该能提出一些治国方略的,应该把握参政议政的重点。其中也有个会议主持人的导向问题,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摆现象、议危害、挖根源上,而对措施就研究讨论得不深,一带而过了。这种现象是值得注意、需要改变的。

上一篇:干部群众问题思考 下一篇:学习型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