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棍》:雷剧与传奇剧的一线之隔

时间:2022-09-08 01:54:12

如何界定一部戏是雷剧还是传奇剧?不仅是广电总局审查官员们头疼的事,估计也是广大电视剧观众们摸不着头脑的一个大问题。就好像郭靖宇导演的最新作品《打狗棍》,从故事情节来看,很有雷剧的潜质,但是同样的,这也是一部传奇剧最基本的架构。在雷剧与传奇剧的一线之隔上做文章,胆大心细,还得兼顾着老百姓的爱好,难啊!

首先梳理一下,抗日雷剧的起源大概要从《抗日奇侠》算起,但是判定标准呢?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这种夸张的手法和桥段,用在金庸剧、武侠剧是理所当然,但是用在抗日剧里为什么就成了雷点呢?这不是最流行的类型混搭么?为什么用在电视剧里就行不通了?中国电视观众啥时候起变得这么有原则了呢?

当然,郭靖宇导演很聪明,他并没有用以上所说的那些俗套手法去包装《打狗棍》。即便在戏里,巍子和黑子两位演出的角色系出名门,各自身怀一身绝世武艺,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也只是摆个蒙古摔跤的架势,最多舞一把九环大刀。不夸张、不矫饰,虽然看上去视觉效果没那么唬人了,但是同样好看。所以可见,雷剧之所以雷,有的时候只不过是在细节处理上,有点想太多了而已。

据此而言,《打狗棍》尽管有雷点隐藏其间,却用最通俗的手法,用最踏实的细节去铺排,这或许也就是雷剧与传奇剧,郭靖宇与其他雷剧导演最大的不同之处。

接着说雷剧的第二条特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狗血剧情。这一点更加难以理解。所谓现实远比戏剧更加吊诡。以当下层出不穷的种种诡异新闻来看,我国的电视剧创作者们简直可以说是创意与生活匮乏,毫无想象力。但是这个责任显然不在于他们,而是眼下的审查制度并不允许他们去这样创作。

好了,不扯闲篇。狗血与传奇之间,其实同样只有一线之隔。还是以《打狗棍》为例,戏里众多人物之间,尤其是戴天理、那素芝、马九斤这三位主要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不可谓不狗血,同样充满传奇色彩。假如是搁在其他戏里,哪怕是当代婆妈剧里,估计都要被人说雷了,其实我印象中好像还真有人用过。

同样的桥段,搁在不同导演手里,出来的效果截然不同。首先,郭靖宇导演事先张扬,《打狗棍》几乎是根据导演家史改编过来的,先在根本上站住了脚,你总不能拽着郭导,非说他家长辈当年不是这么过来的吧?其次,狗血的桥段,给出恰如其分的解释。妻子不认丈夫,是因为封建礼教的威压,还有些阴差阳错的误会,其实很好理解;儿子不认老子,是因为耳濡目染的家教,以及女人天生的因爱成恨。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而且还好看。

综上所述,但凡换个导演来拍,《打狗棍》都是一部标准的抗日雷剧。杆子帮不就是丐帮么?丐帮帮主手拿打狗棍,耍一路打狗棍法,再玩几招降龙十八掌,小鬼子们闻风丧胆,不战自退,然后再家长里短,妯娌婆媳,儿女情长,怎么雷怎么玩,怎么起范儿怎么拍。这样弄下来,观众未必不买账,看完了再骂也是很可能的事。但是无论如何,是不会拍成现在这样,荡气回肠,传奇色彩浓厚,还不至于让人厌烦,这是导演的功力所在,也是雷剧与传奇剧那细微的一线之隔,郭靖宇做到了,《打狗棍》也就不是雷剧,而是一部接地气的传奇大戏。

当然,话说回来,郭靖宇导演自从《铁梨花》声名大噪之后,这几年似乎有点吃老本,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把一种类型模式的剩余价值挖掘干净。简单来说吧,除了把主角从“铁梨花”、“红娘子”换成了“戴野驴”,基本情感模式、故事套路,《打狗棍》并没有任何超出前作的部分。至于那个家史的说法,我相信是真的,但是更相信郭导一定根据自己的喜好改编了,夸张了。其次,演员的表演更是换汤不换药。巍子还好,他的表演虽然没有改变,但是不招人烦,而且戏路是对的。杨志刚和黑子两位演的就有点过了,尤其是杨志刚,他似乎还没走出《红娘子》、《火蓝刀锋》的戏路,故意拖慢半拍的念白,还有动不动就二起来的表情,让人实在很出戏。这是不应该的小瑕疵,倒是也不影响剧情,只是影响对人物的喜爱罢了。

其实,无论雷剧还是传奇剧,不过都是现阶段观众受用的剧种类型罢了。能够做到像郭靖宇导演这样,在剧情上,在细节上多把点关,做出观众爱看,又不是那么不合乎逻辑的忠实演绎,守住那点做电视剧的底线,其实也不是那么难!

上一篇:《爸爸去哪儿》为何成功? 下一篇:华晨宇&欧豪&白举纲 青春永不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