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 “绿色”课堂

时间:2022-09-08 01:39:11

小议 “绿色”课堂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和谐、健康、安全、合作的课堂环境,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种课堂就是“绿色”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所倡导的。绿色作为环保的流行词,象征着勃勃生机,春意盎然。怎么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是现在教育的责任,所有说,我们应构建一个关注民主,追求高效、健康、和谐的绿色课堂,其本质是以“学生为本”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构建“绿色”课堂呢?

【关键词】绿色;课堂;和谐

一、预设情境,心怀学生

在课改经验中,许多老师认为教学应主张“预演和生成”,即先预测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步骤和环节,并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作出适当的调整。“预演”强调老师是主体,“生成”强调学生为主体,关注教学中的动态过程。做到动静结合,克服两者脱离现象,恰当处理动与静,重点在于心怀学生,灵活“预演”。

老师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应使老师、课程、学生等要素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才会有宽广无垠的胸怀,包容学生的一切,而不是操控他们。这样预设和生成完美结合,避免了两者分离,这就是构建绿色课堂的前提环节。

二、把握经验,创造新知

物质是客观的,每个人对万物的理解是由自我意识决定的,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对世界万物的理解也不同。所以说,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教授于学生,而应让学生自己建构,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新知。以学生原来存在的经验、心理、状态和信念为基础建构新知。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存在的经验,让其成为新知的成长点,带领学生从先前的知识中成长出新的经验,从而促进学习。因此,老师应该用最优的方法向学生展现多元信息,把信息和先前的经验合为一体,创造出自己的新知。课堂的“生命”应让学生自己创造的,建构出属于自己的新知,这才能体现课堂的生命意义,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主置和学习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低碳,绿色的环保教学之路。

三、师生对话,平等互动

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是教学的过程,鉴于真实的课堂情景,应由师生一起和由老师带领学生完成建构新知。以往的课堂老师是“传话筒”但新课标要求师生要平等对话。只有如此,才能完成知识的碰撞,经验的分享,灵魂的配合和深层次的升华。事实上,所有形成的教学全应遵照师生对话的原理,老师应放弃个人的霸权主义,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伙伴,把自己当成是引导者。建设平等对话制度,才能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索,全面得到发展。

师生的人格也应是平等的,老师应做到尊重他人人格,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不会损害学生的自由思想,关注他们人格成长。学生个性不同,应注重每个学生的性格,发现各自的长处和潜在能力,让他们有相同的发展成才机会。如果没有这样的观念就不能构建绿色课堂。

四、教学反思,学海无涯

新课程要求老师重视课后反思,他要求老师审视个人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课后反思不但强调老师从教学技术上思索,怀疑或批判自己课堂的有效程度,而且强调老师运用反思的成果纠正不良的教育模式,能在以后的课堂实际中运用。可以说,课后反思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体现。有人曾说过,反思+经验=成长,经验如果不是通过反思出来的,只能说是空谈、肤浅的经验,老师的发展必会受到抑制。

所以说,一节课上完后,应该说教学过程却没有结束。学海无涯,教学更是如此。在老师与学生面对课堂积极的建造和开创的过程中,课堂之后所产生的产物(如日记、教学经验、学生的练习等)都会进入老师新的教学课件中。老师重新回味和审视个人的教学时,就能填补教学实践新知,这将是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一个回馈;对学生课堂后做的练习则是对教学的深层次的延伸和开放!审视个人的教学能力,总结出得与失,对所有过程回顾、思索和处理,才会形成自己反思的思想和自己控制的能力,才能提高自我情操,提高发展潜力,完善教学潜力。

总的来说,思考之后就活,思活之后则深,思深之后则透彻,思透之后则新颖,思新之后则进步。只有擅于反思的教师才有可能走出一条环保绿色之路,建造出自我的绿色课堂。新课标背景下,我们应“走环保低碳”教学之路,高扬“绿色”旗帜,激活学生对生命的渴望,点亮学生感情火苗,让课堂勃勃生机,春意盎然,充满“绿色”。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全南中学)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基于换位思考之下的几点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