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荒山崛起“第二春”,谢妻子居安思危留退路

时间:2022-09-08 01:19:03

1991年起,陈佩斯投资拍摄了几部电影,但票房均不理想。苦撑至1999年,那场沸沸扬扬的“央视侵权官司”使他退出小品舞台,彻底沉寂,他的公司也濒临倒闭。

此时的陈佩斯从巅峰跌入低谷,情绪非常低落,甚至产生了悲观厌世的念头。幸运的是,他有个聪明的妻子,在他辉煌时就已居安思危,给他找好了退路,帮助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笑星事业遭遇滑铁卢,聪明妻子提前思“退路”

1991年初,陈佩斯与妻子王燕玲创办了一家影视制作公司,先后投资500余万元,拍摄了《父子老爷车》《编外丈夫》和《好汉三条半》等电影,但均叫好不叫座。

到了1995年,陈佩斯的影视制作公司陷入了困境。为了解决资金周转问题,他只能拉着黄金搭档朱时茂,奔赴各地演小品。每次演出归来,陈佩斯都将数万元的酬金全部交给妻子,叮嘱她:“三分之二交给公司周转,三分之一给你,你可不能亏待自己……”

转眼到了1998年9月,陈佩斯一如往常接到央视春晚导演的邀请。但是在排练过程中,因与导演在观念上存在着冲突,陈佩斯和朱时茂决定不参加1999年央视春晚演出。

随后不久,陈佩斯发现央视下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在他和朱时茂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版发行了他们创作并表演的《吃面条》、《拍电影》和《警察与小偷》等8个小品的VCD光盘。

陈佩斯和朱时茂数次要求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负责人对侵权一事作出解释,并停止侵权行为,赔偿两人的经济损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负责人则坚称不构成侵权行为,理由是《吃面条》等小品是在央视春晚舞台上表演的,应属于“职务作品”。

无奈之下,陈佩斯和朱时茂以自己的著作权、表演权和获得报酬权遭到侵犯为由,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告上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要求对方赔偿166万余元。

令陈佩斯没想到的是,这起特殊的官司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沸沸扬扬的“央视封杀风波”,直接导致原被告双方矛盾的激化……

陈佩斯和朱时茂一下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少演出单位和各大电视台不再追捧这对“颇受争议”的人物,他俩不得不放弃了小品的创作和表演。陈佩斯的影视制作公司失去了“后援”,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1999年7月中旬的一天,王燕玲向一直闷闷不乐的陈佩斯提出一起去郊外散心。于是,陈佩斯开着桑塔纳,在妻子的引导下,来到了北京延庆市井庄镇西三叉村。

下车后,王燕玲从包里拿出一份承包合同,指着眼前的一大片荒山,告诉丈夫,自己在半年前拿出多年积攒的70余万私房钱,承包了1万亩荒山,承包期为50年,为的就是居安思危,给今天留条退路。

陈佩斯愣住了。王燕玲说:“这万亩山林可以保证我们后半辈子过上富足的生活。我算了一笔账,如果种上果树和速生用材树的话,每年只需投入不到10万元,七八年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回报,每年净得少则100万元,多则500万以上……”

王燕玲继续说:“佩斯,在你事业最辉煌的时候,我就有了隐隐约约的担忧,一直在考虑着‘退守’的问题。” 妻子未雨绸缪的安排震动了陈佩斯的心。

万亩荒山育灵感,放下锄头演话剧

1999年7月底,陈佩斯和王燕玲动手在山上搭建了两间小木屋,将家从北京城内搬了过来。随后,他们雇请了20多个山民,协助看山、养山和植树。为保持低调,夫妻俩除了衣着打扮尽量“本土化”外,还向山民们隐瞒了真实身份,说自己是天津城里的下岗职工。

陈佩斯与妻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山民们一起上山除杂草、搬石头、挖树坑,挥汗如雨地干着。晚上躺在床上,浑身酸痛,但陈佩斯从没喊过一声苦一声累,反而叮嘱妻子多歇一歇。

有一天,一个山民在劳作之余,盯着陈佩斯看了一会儿,说他与电视上的那个“陈小二”长得很像。听到这话,陈佩斯哈哈大笑,说:“如果我是‘陈小二’的话,就不会带着老婆来承包这片荒山了。毕竟靠山吃山太难了,人家是大名鼎鼎的明星……”如此“推心置腹”的一番话,打消了该山民的怀疑。

2000年12月6日,陈佩斯和朱时茂终于打赢了侵权官司。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的行为构成侵权,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陈佩斯和朱时茂经济损失33万余元。

官司尘埃落定后,陈佩斯拿到了16万余元的侵权赔偿金,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他和王燕玲立刻买来近万株侧柏、油松、黄栌、苹果和石榴等树苗,争分夺秒地种植……

半年后,新栽的小树不仅长出了绿叶,而且长高了一截。陈佩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对妻子说:“小树林里没有小动物跑来跑去,实在太单调了。”王燕玲说:“是啊,我们要想办法保护并引进小动物……”

陈佩斯和妻子说到做到,当他们发现当地山民用鼠药灭杀山鼠时,就挨家挨户做工作,告诉山民应该保持生态平衡。

经两三个月的努力,山鼠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每天晚上,都有山鼠“光顾”陈佩斯的小木屋。说来也奇怪,这些山鼠从来不噬咬屋内的东西,陈佩斯为此感慨不已。

除了保护山鼠外,陈佩斯和王燕玲每次回北京城内办事,都会顺便买些鸟和无毒蛇等小动物,带回山林放生……

不知不觉中到了2001年1月,陈佩斯和王燕玲所承包的“责任田”里陆续引来了野猪、狍子和狐狸等野生动物。

不久,天降瑞雪。雪停后,陈佩斯走出小木屋,蹲下来,看着印在雪地上的动物蹄印,感觉自己回到了天真未凿的少年时代。他呼唤妻子过来,挥舞双手说:“这片山林和雪野,这些可爱的小动物,突然让我有了创作和表演的冲动……”

王燕玲当然举双手赞成,可是陈佩斯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该选择哪一种表演方式呢?夫妻俩经再三商量,终于锁定了话剧舞台。然而在当时,话剧很不景气,大多演出团体都赔钱。

2001年春节期间,陈佩斯回北京给父母拜年时,遇到了老朋友王宝社。王宝社是武警部队政治部文工团的编剧,他告诉陈佩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有个朋友前不久去婚姻介绍所征婚,与一个女孩见面后,聊得挺好的,可是后来却再也联系不上她了,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遇上了婚托儿,可婚介所坚决不肯退费……”

待王宝社说完,陈佩斯意识到这是一个好题材,请他赶紧写出一个话剧剧本。王宝社答应了。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王宝社仍没拿出题为《托儿》的本子,他说始终进入不了状态,感觉比小学生解多元方程式还要难。

为了找到突破口,在王燕玲的建议下,陈佩斯与王宝社数次去北京市公安局,找办案民警了解一些与婚介所有关的情感诈骗案。此外,两人还乔装打扮去婚介所“征婚”,走进了“婚托儿”的内心世界。

完成前期准备后,陈佩斯带着王宝社来到自己承包的荒山上,让他住在一户山民家里全心写剧本。有时,王宝社写着写着“卡壳”了,陈佩斯就让他放下笔,在山上转一转,看一看自己种的树,逗一逗林间的小动物。王宝社依计行事,果然有了灵感,在半年内捧出了厚厚的剧本《托儿》。陈佩斯看完剧本,非常满意。

真情相守终见云开月明,昔日笑星迎来人生“第二春”

2001年9月初,陈佩斯夫妻将承包的荒山托付给山民们管护后,离开小木屋,回到了北京城。在妻子的支持下,陈佩斯筹集资金盘活了影视制作公司,随即组织一班人马排演话剧《托儿》。

作为主演,陈佩斯每天都有江郎才尽的感觉。因过于焦虑和烦躁,他戒掉了抽了多年的香烟。他向自己的“上司”兼制片人王燕玲表示:“我拿出吃奶的力气,也要把‘陈晓’演好。现在,演活剧可以说是我的最后一个平台了。如果失败的话,我就剩下搞篆刻和写字这两条路了。”王燕玲劝他不要悲观,送给他7个字:“天生我材必有用。”

妻子的鼓励仿佛是一剂强心剂,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排演,陈佩斯对自己和手下演员的表现很满意。然而在首演的大幕拉开之前,他和王燕玲对观众能否接受《托儿》没有底。夫妻俩已做好最坏的打算:票房很差,亏本34万元。

11月11日,《托儿》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亮相,上座率达到95%以上。长达两个小时的演出过程中,观众笑声及掌声不断,大家一致认为陈佩斯的转型很成功。

在北京连演了10场后,陈佩斯带着剧组全体成员,踏上了全国巡演的征程。王燕玲考虑到丈夫长途奔波太劳累,就将公司交给助手打理,自己陪同丈夫去各地演出,照顾他的日常起居。

2003年10月起,陈佩斯在《托儿》大获成功的基础上,先后推出话剧《亲戚朋友好算账》和《阳台》,这两部话剧分别讲述了父母兄弟及城市普通百姓悲欢离合的故事,均大获成功。

生命中再次响起掌声,陈佩斯没有忘记再次唤起自己斗志的地方。只要有空,他就会开着那辆旧桑塔纳,带着王燕玲去延庆县的万亩山林里散心、采风。看着眼前4万余株日渐长高的树苗,他动情地对妻子说:“这里是我的人生新起点,也是我创作的源头活水……”

陈佩斯在话剧舞台上迎来了又一个事业的高峰。《托儿》等三部话剧的成功让他有了新的打算,他在妻子的支持下,准备暂别话剧舞台,将话剧《阳台》改编成电影。就在这时,他接到话剧剧本《阿斗》,立即被“阿斗”这一历史人物给吸引住了。

为了演好“阿斗”这个角色,陈佩斯在王燕玲的配合和帮助下,用半个月的时间研究《三国志》和《汉书》等历史书籍,还上网查阅了许多资料。

2007年6月,《阿斗》开始排演。陈佩斯首次穿上龙袍,摇身一变成了蜀国皇帝阿斗,可他竟然找不着北。

王燕玲和导演熊源伟一起给陈佩斯鼓劲,说“阿斗”这一角色非他莫属。王燕玲还叮嘱陈佩斯:“你遇到难题时,就想一下那万亩山林吧。当时,我们封山育林的难度比你扮演皇帝大得多。”渐渐地,陈佩斯有了“高高在上,俯视臣民”的感觉。

因入戏太深,陈佩斯每天晚上都睡不着,需要服用安眠药。王燕玲考虑到长期服用安眠药对身体有危害,就哄他说:“我把安眠药磨成粉末放进牛奶了,趁热喝下吧。”

待陈佩斯喝下热牛奶,王燕玲放起舒缓的催眠曲,并轻轻按摩他的头颈部,直至他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2008年1月17日,《阿斗》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首演成功,此后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巡演。观众们惊喜地看到,陈佩斯已由小品演员过渡到话剧明星。

日前,陈佩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打心眼里感激妻子王燕玲,在他最落魄之时,妻子给他找到了安身之地,让他有机会东山再起。他一再说,他的妻子绝对是个聪明的贤内助。

上一篇:你不会孤单 因为有我们 下一篇:成龙咖啡厅主管:一位聪明勤奋的聋哑打工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