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好”习惯应改一改/“时髦”穿着多半不利健康 等

时间:2022-09-08 01:00:34

有些“好”习惯应改一改/“时髦”穿着多半不利健康 等

有些“好”习惯应改一改

每位老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习惯,但是这些习惯是否科学合理呢?

老年人因功能性消化不良,容易导致胃饱胀感,尤其是晚上,消化功能较白天差,更容易出现胃部不适。因此,为了“好消化”,很多老年人喜欢晚上喝汤或稀粥。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十分妥善。晚餐过多食用汤、稀粥会冲淡帮助消化的胃酶浓度,反而造成消化不良。晚上有喝粥习惯的老年人,最好喝稠一些的,且不要多喝。

有的老人怕夜起影响睡眠,晚上不喝水,即便是口渴也尽量不喝水。实际上睡前喝水是为防止夜间口渴,如睡前已觉得口渴,说明身体处于缺水状况,如果仍然控制饮水将导致不良后果。因此,老年人最好在床前常备一杯水,感觉口渴需马上补水。

另外,夜间口渴喝水也要考虑疾病的可能。如男性前列腺肥大、女性排泄障碍等都会使喝下的水难以正常吸收,导致频繁排泄。此时,夜间喝水应该少量多饮,让身体慢慢吸收水分。

“体虚补人参”的说法一直被很多人提倡,特别是在人参产品的广告中,经常强调为老年人多补一补。人参可以补元气、强身健体,但要分清药理、药性,因人而异。比如,美国产的花旗参益气养阴,药性偏凉,故脾胃虚寒、手脚凉、怕冷的人服用,症状反而加重,疗效相反。吉林参和野山参,药性温热,阴虚体质的老人即使少量服用也会上火。因此服用人参前,最好先咨询一下医生。

(王国乾,中医医师)

“时髦”穿着多半不利健康

要美丽也要健康,如今流行美丽的穿着却并不见得健康,着装得当,可使女性更漂亮、更健康;如果着装不当,就有可能受到伤害甚至引起疾病。通过调查我总结出6种“杀人”女装名单。

1、又紧又窄的胸罩。女性如果每天长时间地穿着又紧又窄的胸罩,会影响及其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有毒物质滞留在组织内,增加患乳癌的可能。

2、长时间穿高跟鞋。尤其是当女性长时间地穿着高跟鞋走较远路程时,会引发脚部疾病。发育期少女穿高跟鞋还会影响正常发育与身高增长。

3、太小太紧的内裤。如今窄窄的“丁”字形内裤受到很多时尚女性的喜爱。与普通三角内裤相比穿着者会有“更紧绷”的感觉。也正是这种“紧绷”可能会影响穿着者的健康。勒在身上的橡皮筋、弹力纤维会影响到血液循环,并使局部肌肉因为不透气、汗渍而发炎。另一方面,与接触的皮肤都非常娇嫩,长时间与裤子边缘摩擦,很容易引起局部皮肤充血、红肿、破损、溃疡、感染,穿着者会有痒痛等不适感。为了有贴身效果,一般都是由透气性较差的化纤材料制成,可能引起一些皮肤过敏者发病,还会引发阴道炎、外阴炎等病,并且容易复发。

在此建议年轻女性最好不要长期穿,如果白天穿,晚上回家后应换上棉质宽松的内裤让局部得到休息;穿时最好穿宽松一些的外裤,不要穿同样紧绷的牛仔裤;每天要更换,以减少发炎的机会;局部有病症、月经期以及月经前两周的排卵期都不要穿。

4、连体紧身内衣。很多胸部、胃部、小腹突出的女性喜欢穿着紧身内衣,这种衣服长时间穿在身上会出现心口灼热、心跳加快、头晕、气短等不适现象,甚至会出现心口疼痛。

5、迷你裙。如果穿迷你裙时间太久,会使腿和脚部形成脂肪团。因为这是暴露在冷空气中的身体部位所作出的生理反应,肌肉为避免冻伤而自然生成了一个个脂肪保护团。

6、尼龙丝袜。长时间穿着会引起皮肤过敏,尤其是得过花粉过敏病和枯草病以及对颜料过敏的女性。这些女性还必须远离由羊毛、马海毛制成的服装。

(杨晓柳,保健专家)

“山珍海味”价高值不高

人们历来把“山珍海味”视为美食,并把“山珍海味”分为八珍。八珍,是饮食业对八种珍贵的烹饪原料及其制成食品的称谓,最早在周代,就有“珍用八物”的说法。明清以后,海味逐渐列入佳肴,出现了海八珍和山八珍。现代,人们又将山珍海味的珍贵原料分为上、中、下八珍。上八珍为:狸唇、燕窝、驼峰、熊掌、鹿筋、猴头、豹胎、哈土蟆;中八珍:鱼翅、果子狸、大乌参、广肚、鳖裙、鱼唇、鲥鱼;下八珍:川竹苏、银耳、冬菇、猴头菇、干贝、鱼骨、鱼肠、乌鱼蛋。此外,如鱼皮、鲍鱼、飞龙鱼等也属于名贵的山珍海味。

“山珍海味”就是高营养吗?其实,“山珍海味”无论其氨基酸含量构成比例,还是维生素、无机盐或微量元素等,都没有什么特别高的营养价值。例如燕窝,它是金丝燕利用苔藓、海藻和柔软植物的纤维混合体内唾液胶结而成,其糖类含量30.55%,不如同等数量的谷类,其蛋白质含量49.45%,不如同等数量的蟹肉,其脂肪含量0.3%,也不如同等数量的肉类、大豆等,其矿物质含量比不上牛奶。总之,没有任何科学数据可证明“山珍海味”营养高。“山珍海味”在加工干制过程中,一般多经晾晒、焙干、脱水或腌制等工序,其间营养成分又不断遭到破坏。因此,盲目追求“山珍海味”真是价高值不高。

(张晓英,食疗专家)

抗生素当“饭”吃的恶果

一个年轻人,因为顾虑单位食堂不干净,每次饭后都习惯嚼上两粒抗生素,以致餐餐不止、顿顿不息,最终“吃”出一身耐药菌,一命呜呼。与此公一同被列入央视反面教材的还有一群无辜的孩子: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我国7岁以下的永久性耳聋患儿已经超过了30万。

药本是用来救命的,可紧要关头,它却把人给“吃”了。这个玩笑够“骇人”的!

就那位年轻人的事例,我身边几个同事的调侃口吻几乎一致:真是个极品。然而反照自己,却没几个人会轻松到底:我能躲过抗生素的滥用吗?

曾几何时,自己也被动地做过一回“哈药族”,每年假期结束,老妈总是会给我包上几盒这个“孢”那个“素”的,临走还嘱咐“万一不舒服记得吃”。我到学校啥都忘了,遇到感冒发烧的,就跟着同宿舍的几个哥们一起“体抗”,至于那些价格不菲的抗生素,不是“藏”得发了霉就是出了水,为此没少挨家里骂。现在回想不由暗暗庆幸。

乍一瞧挺熟悉,一问啥都不懂。我对于抗生素的这种感觉多少带点普遍性。如今,城市九成以上的家庭常备抗生素,有其中一半不知道抗生素怎么用。“医生说的,抗生素是万能药,而且越贵效果越好。”除了意识模糊之外,市民更多的是无奈:“大多数抗生素数天疗程动辄好几百元,一个月工资才多少,岂能浪费?”

面对调查报告,专家、医生们纷纷谴责药品滥用、披露利益黑幕,言辞之正毋庸置疑。我却有小小疑问,这么多的抗生素药,究竟是谁开的?

抗生素会吃聋耳朵,也能吃丢性命。而在此之前,甚至到现在,还有多少人拿抗生素当“宝”,仍不得而知。如此想着、写着,我第一次有了一种“无以落笔”的心寒:到什么时候,老百姓才不再被忽悠?

于是,智者说:多喝水、少生病。

(周奉超)

有文明才有健康

我在检察机关从事出庭公诉工作,几乎天天与犯罪嫌疑人打交道。时间长了,在掩卷沉思中,我悟出了这么个道理,健康与文明是密切相关的,不文明行为有损健康。

你看啊,有的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张口就骂人,动手就打人,不文明吧。骂“顺”嘴了,打“顺”手了,接下来再碰到不“顺心”的事儿,此人就可能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地行凶伤人或杀人了。于是乎,行为人便触犯了法律,或押进大狱服刑,或押上刑场。如此一来,健康呀,长寿呀,也就不存在了。

说到这里,我得通过具体案件来说明了。有个叫二狗的小伙子,犯故意伤害罪致他人死亡,发案时刚满20岁。其实,案情极为简单:他在市内的大街上逆向行车,“咣”的一声,撞了一位正常骑车的小青年。按说,错在二狗,他应该向对方赔礼道歉才是。可他偏不,因为骂人骂惯了,有了“惯性”了,于是开口便骂,对方和他讲理,他理屈词穷,干脆动手打吧。对方一还手,打了他一拳(应该算正当防卫),二狗觉得被打疼了,吃了亏,于是凶相毕露。他掏出尖刀,狠狠地向对方捅了过去,致其肝脏破裂而死亡。开庭审判前,我到看守所去提审他,他说,人的生命咋这样脆弱……一刀捅死了他,我也恐怕要过河了吧(刑场在汾河的西山下,处决死刑犯都要过汾河上的迎泽大桥,死刑犯们便称处决为“过河”)。3个月后,二审终结,他还真耷拉着脑袋“过河”了。

古人云,仁者康,善者寿。按现在的话说,仁者、善者不就是讲文明、讲礼貌之人吗?文明待人,文明处事,心胸坦荡,不想和不做对不起他人和有损于他人的事情,吃饭香,睡觉香,甚至做梦都处在山清水秀风光好,鸟语花香景色新的美好意境中,能不身心俱健吗?

所以我认为,欲求健康,讲究文明。文明促健康,健康赖文明,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检察官 山西陈祥玉)

上一篇:我国每年新增4万白血病患者 少年儿童占了五成 ... 下一篇:炼狱终结,注射隆胸伤害大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