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防护

时间:2022-09-08 12:12:42

抗肿瘤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防护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护士;危害及防护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数为细胞毒剂。既可以杀伤肿瘤也对正常组织有抑制作用。对长期接触药物的护理人员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护理人员在接触抗肿瘤药物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职业防护。

1 抗肿瘤药物的危害

1.1 抗肿瘤药物通过空气传播

护士在配制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当粉剂安瓿打开时;瓶装药液抽取后拔针时,均有药物溢出,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或者配制的药液溢出后落在操作台上,同样可以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并导致环境污染。

1.2 细胞毒药物对生殖的影响 细胞毒药物对生殖的影响已得到了充分证实。从事化疗工作的护理人员可能出现不孕、自然流产、先天畸形等不良生殖后果。

1.3 毒性反应 虽然在日常工作中接触的剂量很小,但其蓄积作用可以产生毒性反应。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脱发,口腔溃疡,免疫力低下,荨麻疹,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皮肤潮红、瘙痒等。同时还会产生远期毒性反应,如致癌、致畸形等。

2 护理人员的防护措施

2.1 要保证临床在使用抗肿瘤药物过程中达到安全防护,必须将抗肿瘤药物处理中心化。即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在防护设备齐全的化疗备药操作室负责所有抗肿瘤药物的配制及供应[1]。使污染减少到最小范围,有利于护理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2.2 护理人员在配药的时候,要穿有隔离作用的防护服,戴帽子、口罩、手套。手套要戴双层,一但有破损立即更换。操作台上铺一次性防护垫,减少污染操作台。打开安瓿前要把药液弹至瓶底,以防药液溢出,散发到空气中。

2.3 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两个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防止药液排于空气中。另外使用针腔较大的针头,防止注射器内压大,药液外流。抽取药液应选择一次性注射器,并且抽出的药液以不超过注射器的3/4为宜。操作完毕,要用75%酒精擦拭操作台表面,污物放于专业袋,封闭处理。用肥皂及流水彻底洗手。

2.4 静脉给药时护士应做好个人防护,并戴手套。静脉滴注加药时,抽取少许负压,防止压力过大,药液从排气管溢出。操作过程中不慎药液碰到皮肤上,立即大量清水反复冲洗,严重的按化疗药外漏处理。静脉点滴化疗药前后都要用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防止排气和拔针时化疗药外泄。从茂菲氏滴管冲入化疗药时,应该用无菌纱布围在滴管开口处,,再推药且速度不宜过快,以防药液从开口处溢出。操作完毕后,脱掉手套,用肥皂及流水彻底洗手。

3 污物处理

3.1 注射器、输液器、针头、手套必须一次性使用。化疗药污染后的注射器、输液器、针头、手套和安瓿、药瓶均放置于专用袋密闭处理。

3.2 药液溢到桌面或地面上,应用纱布吸附药液;粉剂药则用湿布轻轻擦抹,防止药液粉尘飞扬,污染空气。用过的纱布置于专用袋中封闭处理。

3.3 污染的表面,用肥皂水擦洗,再用75%酒精擦拭。

3.4 棉织物高温焚烧处理。处理化疗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时,必须戴口罩、手套。水池、厕所用水反复冲洗。

3.5 护士在处理污物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操作完毕,脱掉手套,用肥皂及流水彻底洗手。

4 建议

4.1 定期检测空气中抗癌药的含量,完善检测系统及防护设施。

4.2 对接触化疗药物的护理人员进行自我防护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制定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

4.3 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理人员应定期轮换,以减少对其身体的危害。尤其是在妊娠及哺乳期应避免直接接触抗肿瘤药物。对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4 采取适宜的防护设备,如使用生物安全柜、一次性隔离防护服、帽子、口罩、眼镜、防护垫、封闭式的污物专用袋。

4.5 药物的剂型,尽量用水剂代替粉剂药品,药物标签要注明警示标志。使用无排气管的塑料软包装注射溶液,防止有毒气体排至空气中。

4.6 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厕所应分开使用。护理人员配制或使用抗肿瘤药物后,最好能淋浴,减少毒性的作用。

总之,抗肿瘤药物的危害性已引起广泛关注。在操作中,应该按照化疗防护原则,使用适宜的防护设备。尽可能将危害降到最低,达到有效防护。

参 考 文 献

[1] 徐波,肿瘤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4.

上一篇:加强门诊导医管理 优化门诊服务流程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妇产科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