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浆技术在公路养护和改造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8 10:57:09

压浆技术在公路养护和改造中的应用

前言:笔者作为江苏省大丰市G204养护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和改造工程的业主代表,与这条水泥砼路面打了多年交道。2000年~2005年这条路在养护中采用压浆技术处治已损坏的水泥砼路面(575K―725K),我作为养护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了跟踪检测,对浆液的配合比进行了对比实验。实践证明在公路养护中合理利用压浆技术,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2007年G204改造工程也局部利用了老混凝土路面作为路面基层使用,并采用了压浆技术,但由于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现就压浆技术在公路养护与改造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一、水泥砼路面病害的类型

水泥砼路面的病害类型主要有纵向裂缝、横向和斜向裂缝、板角断裂、交叉裂缝和破碎板、拱起、唧泥和脱空、错台、边角剥落、接缝填缝料破损、表面裂纹和层状剥落、坑洞、修补损坏等11种。

二、水泥砼面板病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各种病害的产生有其内在因素和外界因素:内在因素是基层本身的质量、组成以及被面板接缝状况;外界因素则是汽车荷载和气候变化。2000年之前路面基(垫)层材料一般都选用稳定类集料,其弹性模量远小于被面层的弹性模量。水泥砼路面在重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板下基(垫)层将产生累积塑性变形,使砼板的局部范围不再与基层保持连续接触,于是水泥砼路面板底与基(垫)层之间将出现微小的空隙,即出现了板下局部脱空,或称为原始脱空区。同时温度、湿度的变化,以及板内温度的非线形分布,引起板向上或向下的翘曲,加速了板与基础之间的分离,形成板底脱空。脱空的出现又为水的浸入创造了条件,当路面接缝或裂缝养护不及时,雨水从破损处侵入基层,渗入的水将在板下形成积水(自由水)。积水与基层材料中的细料形成泥浆,并沿面板接缝缝隙处喷溅出来,形成唧泥。唧泥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板底的脱空。这样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路面的各种损坏。

三、需压浆板块的确定

脱空板可采用人工观察法、弯沉测定法等方法来确定。人工观察法是通过肉眼观察接缝、裂缝、唧泥等情况初步判定脱空。当重车行过,能感到砼板有竖直位移时,或下雨之后,有明显唧泥现象的板块,认为是脱空。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主观性强,即便是有经验的工程师也不能避免错判、漏判。弯沉测定法是测试板角弯沉,如果超过某一限值,即认为存在脱空。我国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水泥砼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以下简称《规范》)中也明确规定水泥砼面板脱空位置的确定可采用弯沉测定法。

四、老路水泥混凝土板弯沉控制指标及对应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国内外大量工程实践证明,无论是采用加筋还是应变消散的防裂措施,当应用于传荷能力很差的旧路面板时,任何罩面对防治反射裂缝都显得无能为力,因此说,治本重于治标,旧水泥砼路面的修补对加铺改造工程成败至关重要。

首先要对老路水泥混凝土板板块进行逐板地毯式测量调查,逐板把关控制进行修补,以老路水泥砼板块的单点实测弯沉值进行控制,控制指标如下:

单点实测弯沉值LR20(0.01mm),不予处理;

单点实测弯沉值20(0.01mm)<LR40(0.01mm),钻孔压浆处理;

单点实测弯沉值LR>40(0.01mm)。则按严重脱空板处理,整体破碎并处理基层后新浇混凝土板块。

五、加固机理

在现有砼路面设计理论中,把砼板看作是小挠度弹性薄板,其假定条件是面板与地基间完全接触(不脱空)。同时砼板是一种准脆性材料,抗压强度高、抗弯拉性能差。在正常情况下,面板均匀支承时,无论荷载作用在何位置,应力都较小。而一旦脱空,板角处由于基础支撑的丧失处于悬臂状态,板内将产生过大的应力、剪力,论板很快达到极限寿命。水泥使面板压浆是通过注浆管,施加一定压力将浆液均匀注入板底空隙、板下基(垫)层中,以充填、渗透、挤密等方式,赶走板底、基层裂隙中的积水、空气后占据其位置,经人工控制一段时间后,浆液将原来的松散颗粒或裂隙胶结为整体,形成一个良好的“结石体”。压浆改善了板底原有受力状态,恢复板体与地基的连续性,达到加固基础,治理病害的目的。

六、浆液材料基本要求

常用的水泥浆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水、外加剂等。将浆体制成7.07×7.07×7.07cm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7天,其抗压强度应到5MPa以上。浆体应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和易性、保水性,浆体过稠不能均勾布满板底空隙,浆体过稀,干缩性大。在施工中为防止浆体的干缩,浆液中宜掺加千分之三左右的铝粉。流动度是影响可灌性的主要因素,一般流动度越高,可灌性就越好。由于在现行规范中未对此做明确规定,参照预制梁板压浆施工经验,采用水泥浆稠度试验漏斗(体积1725ml+5m1),以浆体自由全部流完的时间作为流动度来控制(《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附录G―11)。其中,在室温条件下,纯水的流出时间为8s(室内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可发现水泥净浆不管掺或不掺减水剂,其流动性都比相同条件下水泥粉煤灰浆体的流动性要好。因此,可以看出,水泥粉煤灰单位体积的需水量要大于水泥。在施工中,浆体流动度不宜过小,控制在20-30s之间较好,否则会产生泌水现象。

七、试验资料

经试验,在相同水灰比情况下,流动性随着水泥与粉煤灰的比例产生变化。同时,粉煤灰比例也影响水泥浆的后期强度。在相同条件下,水灰比越大,则浆体的强度会逐渐降低,因此,不宜采用过大的水灰比。根据试验结果,在施工中采用的浆液配比为:水泥:粉煤灰:水:早强剂=1:0.5:0.7+0.5%,这样就能在取得大流动性的前提下,同时保证了浆液的强度。

八、压浆技术的实施

孔位布设一般为5―8孔,应根据砼面板尺寸、裂缝状况以及压浆机械等确定。压浆孔大小应和灌注嘴大小一致,一般为3cm左右。压浆顺序从沉降量大的地方开始,由远到近,由大到小。压浆压力的控制应视砼板的损坏及脱空情况具体确定,当浆液从接缝处或另一注浆孔冒出,就可认为完成该孔注浆,稳压1min即停止注浆,迅速移至另一注孔继续作业。压力一般控制在2MPa左右,实践证明,当注浆压力达到2MPa并继续稳压1min以上,效果比较好。

路面压浆工艺得益于桥梁的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的施工工艺,近十几年,经过不断的摸索和研究,已经由不成熟走向成熟。

本改造工程压浆时采用的施工工艺如下:

①布孔:呈梅花型(4个板角各1个,板中心1个,孔边距板边的垂直距离0.5m),每板5孔,第一压浆后经测定单点实侧弯沉值LR20(0.01mm)时,则需第二次布孔和压浆,布孔则集中在不满足条件的孔位附近补1―2孔,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②钻孔:用直径3cm钻头钻孔,深度要求超过板厚(板厚为22cm左右)穿透基层到达垫层,一般为50cm左右,要安排专人量孔深并记录。

③临时封孔:大面积流水作业,各种施工车辆来往不断,钻孔的孔需临时封孔,以防杂物进入。

④清孔:用空气高压枪,插入压浆孔中,吹出杂物。

机械配备:一般一台发电机组放置于一台手扶拖拉机,配备一很高压气枪,一至两台压浆机。

⑤压浆:压浆采用冲程式压浆机,压力由压力表指示,一般能稳定在2Mpa左右(由于封孔好,有时压力可达3Mpa)约1min。压浆的关键在于压浆枪头与板块上的压浆孔要能联接牢固并不漏浆(枪头周围有橡胶密封装置),以保证压浆力。当压力在2Mpa且达到1min后,关闭压力阀,则灰浆回流到回流槽,用提桶接住,倒回灰浆缸中。

⑥封孔养生:压浆后,应立即用塞封孔,养生3天后,才能开放交通。压浆期间应注意车辆通行,一般开放慢车道作为施工通道。

⑦第二次压浆:经第一次压浆3天后,再次测单点弯沉值,对于弯沉值仍大于20(0.01mm)的点,用红漆直接标记于板块角上,钻孔组根据标记进行补钻,重复上面的压浆过程。第二次压浆布孔和压浆时应仔细,应重点把关掌握,以保证效果。

⑧灰浆配比:根据道路交通施工特点和压浆工作的特殊性,浆液要具备下列特点:初凝时间长,施工和易性好,早期强度高,不发生收缩,避免再次造成收缩。

下列配比仅供参考(气温变化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九、压浆效果评定

应在压浆7天龄期后,再次测量板块弯沉值。当弯沉值均低于设计要求值时,可认为压浆效果已经达到。2001~2002年养护中,经试验段压浆前后弯沉值对比可以发现,压浆前弯沉值在20一40(0.01mm)之间的板块,首次压浆后有99%以上降到了20(0.01mm)以下,达到了设计要求,原砼面板通过压浆板底承载力有了显著提高。对于不合格的部位进行二次补压,直到全部合格为止。但2007年改造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交通控制措施不力,局部路段开放交通较早,影响了压浆效果,导致弯沉值超标板块较多(约为37%),效果并不好。

十、经济效益评价

压浆处治旧水泥没路面早中期破坏与“换板”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利用原路面板。其直接成本随脱空情况及处治目的不同而不同,对于一块4m×3m,厚22cm的板块,每板钻5个孔进行压浆,综合单价为30~50元/孔,合成本20元/m2左右。用c30砼“换板”翻修,包括旧板破除外运、同时修补松散的基(垫)层、板块间纵横向植筋、砼浇注养生等,综合单价为600元/m3,合成本130元/m2左右。与后者相比,前者的直接成本明显低很多。压浆作为一种治理混凝土路面病害、及时可行的科学养护技术,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操作简便,对车辆行驶影响小,受自然因素影响小等优点。在道路施工和养护工程中,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一、总结

水泥砼路面是我省2000年之前公路路面主要形式之一,在公路建设中占有较大比重,它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受温度影响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水泥砼路面接缝较多,对超载较为敏感,易发生脱空、唧泥、裂缝等先期病害,从而导致路面的破损。随着我省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很多道路都需要改建和扩建,在老路改造中,不能对老路不分好坏一概挖除重建,可以因地制宜的考虑对原有道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压浆技术在治理与预防脱空、唧泥等病害,搞好水泥砼路面的养护,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改善通行条件,增加其通行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小议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 下一篇:针对加强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