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是投資第一步 重視「局勢與「政策變化

时间:2022-09-08 10:34:39

訊息是投資第一步 重視「局勢與「政策變化

最近全球原物料大跌,黃金重挫,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場,才在幾年前雷曼兄弟倒閉導引的全球金融風暴,演變一連串包括歐債危機等事件,全球一片不穩定的金融局勢與經濟困境,都還沒有擺脫的跡象。

或許很多人會納悶,在這種大背景下美股卻能持續反彈,甚至創下歷史新高;另外,更值得關注的,過去10年新興國家氾濫資金,卻有逐漸在退潮的跡象,這對企業未來發展與佈局,將產生哪些深遠的影響?

抛金棄銀 砸銅賣鐵 買美元

早在2011年第三季,在美元指數最低點時,美元轉向的趨勢就逐漸顯現出來,當時日元創下歷史以來兌換美元的最高紀錄;而這與1995年日元首度升破80日元兌一美元有很類似的背景。兩次日本史上最嚴重的地震都在東京都附近,日元在90年代也是引導亞洲貨幣貶值的因素之一。另外,也是在亞洲新興市場貨幣經過一波大升值的後期,美元成為當時許多外資與經濟學者不看好的貨幣——什麼東西都漲了,就美元下跌,沒有人敢要。

全球商品交易都以美元作為交易單位,什麼都在漲,透過數字反映出來,就是貨幣單位在貶值的另一種表徵。因此,初期在上海金融圈提出這個現象時,還不太有人關注,最近大家頓時發現,資金流向變了:竟然有許多人在買美元,而QDII是境內被允許購買以投資海外市場的基金,一時間也成為投資熱門。

人民幣持續累積全球流通的能量

日元從最強的76日元兌一美元,最近已迅速貶值到99日元,逼近百元大關,貶值幅度超過3成,這令很多與日本有貿易往來的企業,匯兌損失很嚴重。市場有人認為這是日本在做量化寬鬆,日元貶值意味著資金在流出;而日本因釣魚島造成的區域緊張關係,韓朝的局勢不穩,甚至危機進一步在擴大,對有錢的人來說,最擔憂的是戰爭,因此資金在逃離日本,這也應該是日元貶值很重要的因素;或許有人會問,那人民幣會像日元那樣嗎?

非也。因為人民幣匯率畢竟仍在外匯管制的環境中,在採取主動、漸進、可控的條件下,從此次日元貶值,也沒有讓人民幣出現加大的波動,仍然是穩定匯率的走勢。即使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與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的背景中,人民幣幾乎也保持與美元亦步亦趨的穩定走勢,持續累積未來全球流通的能量。更何況,目前大陸的經濟體規模已居全球第二、亞洲第一的地位,人民幣已經具備在亞洲區域流通的條件。

漸進政策已透露外匯開放趨勢

雖然人民幣外匯開放沒有時間表,但從許多漸近開放政策,仍可以看到外匯開放的趨勢。此次,2013年4月1日率先開放台港澳居民買A股,儘管沒有開放其他境外人士買A股,只允許買B股(上海B股用美元,深圳B股用港幣);儘管以台港澳同胞在境內已持有的人民幣,作為投資A股的資金來源,沒有針對匯入出的外匯管制放寬,但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轉變。

像過去台港澳居民也不能用自己名字買房,只允許買外銷房或僑匯房(當時專門供給境外人士居住與購買的房地產),在2001年8月內外銷房併軌後,境外人士可以在大陸購買商品房,正逢大陸房地產市場與行情的啟動,一些人賺得盆滿鉢滿。過去在地產投資的機會,還能否在股票投資重演?目前上證指數過去10年幾乎沒漲沒跌,原地踏步,這與上海房地產過去10年的上漲幅度相比可以看出,股票投資的吸引力在逐漸增加。

股投資 重視「政策訊息

大陸股市歷來有所謂「政策市之稱,其實,全球股市受當地政策的影響也一樣很大。比如美國股市因貨幣政策的關係,都要看美聯儲的臉色;台灣股市因證所稅,也受政策影響,壓抑了市場;歐債危機下,歐洲各國股市,也都受到了財政政策的影響;因此,以政策轉變來看投資機會,也是筆者研究大陸股市20年來很深的感受。

因此,A股投資要重視「政策訊息,因此,除了三大證券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是過去官方訊息發佈的正規管道,網路盛行後,網路媒體,目前當屬東方財富網、人民網等,普遍被市場認同,也是投資人會去尋找訊息的來源。當然,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證監會的官方網站,是看上市公司公開資訊最權威的管道。只有正確而公開的訊息,才能作為投資的參考依據,最好不要聽從內幕消息與小道消息。

上一篇:台辦主任親自下廚宴請台商 下一篇:理財變損財 內地女富豪欠債近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