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8 10:24:54

农业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定民心、稳定农村的战略产业,事关发展全局。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分别连续出台了强农惠农的一号文件,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和强大的动力,极大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但是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及矛盾,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一、总体趋势: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呈现三种基本特征

当前,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提速,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得到改善,农业农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发展形势趋好。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形势趋好,以笔者所在的洋坪镇为例:一是农民增收势头好。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047元,增长23.2%,持续几年保持了年均500元的增幅。二是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好。目前全镇柑橘种植总面积突破1.8万余亩,生猪年出栏达到8.2万头,优质稻市场品牌化运作初见成效,食用菌种植规模稳步发展壮大。三是新农村建设试点效果好。全镇新农村试点村达到8个,在“20字”方针的指导下,试点村较好地发挥了“典型引路、示范先行”的带动作用,推动了全镇新农村建设。

(二)环境质量上升。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要求,采取专业队伍与农民群众相结合的建设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在规划区内通过整理集聚、拆旧建新、移民迁建等途径,大力开展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同时,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农村“一建三改”、扶贫开发、通村公路硬化、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文化广播、通讯商贸等公益设施,稳步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农村特困人员救济救助水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

(三)干群关系和谐。随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基层民主制度的逐步规范和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农村基层决策进一步民主化、科学化,特别是通过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等措施,有效地增强了农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水平,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断突出。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基层政府的工作职能进一步转化,服务“三农”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农村党群、干群之间沟通的渠道更加宽广,相互理解信任、携手发展、共建家园的共识逐步形成,基层干部精神饱满,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社会总体上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二、现实需求:加速推进发展需要解决四个方面矛盾

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历史因缘、客观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在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一)引领发展与人才匮乏的矛盾。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带动引领作用。但是当前农村干部后继乏人,村级组织建设面临严峻考验,主要表现为“三难”:一是来源不足,选苗难。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可供培养的农村后备干部较少,选拔优秀青年到村级任职的难度较大。二是渠道不畅,培养难。现行制度缺乏让村级后备干部接受实践锻炼、提高工作能力、取得群众认可的长效措施。三是待遇不高,吸引难。村级三职干部总体工资水平较低,对后备干部选配工作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

(二)基础建设与资金匮乏的矛盾。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观,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农民的期望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任务依然艰巨,资金压力大。乡镇受财力限制,能够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限。大多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还要依赖转移支付资金,缺乏集体企业支撑或其它收入来源的村级组织也无力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三)规范管理与手段匮乏的矛盾。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政府的领导职数、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均大幅减少,特别是改革后行政执法职能被上收,乡镇政府“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责、权、利三者不对等影响了乡镇政府机构管理农村社会事务职能的有效发挥,对于部分群众在乱搭乱建、违反计生政策及乱砍滥伐等方面违规行为的约束、惩罚手段有限,规范管理难以实施到位,使得乡镇政府机构在工作上显得较为被动,直接影响了服务“三农”的质效。

(四)壮大实力与政策匮乏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村民自治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壮大的村级集体经济作支撑,但是从近几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鼓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优惠有限、可操作性不强,稳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未来发展:结合农村实际狠抓四项基础工作

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使用干部要与注重关爱并重。对待村级干部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以充分发挥村级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带头作用。一是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及时帮助村干部协调、解决好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切实保护和发挥好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二是在待遇上真情关怀,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综合考虑农村人口、面积、工作难度等因素,逐步调整提高村级干部的待遇水平。三是在政治上真心爱护,对村级干部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事迹,要及时总结,广泛宣传;对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年轻村级干部,要加大培养选拨力度,比如优先推荐考录乡镇公务员等。

(二)关爱农民要与关注集体并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是根本,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关键。因此,推进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惠农”与“富村”双管齐下。一是要营造发展氛围。建立县乡领导干部、县直部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帮扶机制,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人才、项目、资金等方面进行结对帮扶,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二是要加强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现金管理、开支审批等制度,确保村级集体支出科学合理。认真贯彻落实“村帐镇管”制度,杜绝村级集体经济资产非正常流失,确保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三是推进政策创新。利用国家加大农村投入的有利时机,在低丘岗地改造、土地开发整理、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方面给村级组织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度,鼓励村级经营,对村级组织发展农业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鼓励村级组织兴办致富产业,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三)强化教育要与严格管理并重。在培育新型农民方面,要把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有机结合。一方面,要按照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要求,以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全面实施“阳光工程”,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不良风气和现象的惩处警示力度,对买码、乱搭乱建、乱砍滥伐、无端滋事以及各种与法律法规、村规民约相违背的歪风邪气,坚持严惩重罚。把各项法律法规和国家对农村的新政策全面渗透到农村社会管理的各个层面,充分融入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政策措施要与实际需求并重。近几年来,各级各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但有些政策措施超越了当前农业农村的发展实际,与基层的现实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比如前几年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两工”,农民不再承担村级公益事业的义务劳动,村级事业筹资筹劳全面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如果有部分村民拒绝和阻扰,“一事一议”就难以进行。同时由于打工经济的影响,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导致“一事一议”筹劳收效甚微,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制定农村相关政策措施时,要更多地倾听基层需求,从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出发,出台更加符合地方发展规律和方式的政策。

上一篇:招生工作实施办法 下一篇:磷化工产业发展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