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猪猡入画来

时间:2022-09-08 09:59:20

众所周知,国画常见的题材是梅兰竹菊、琴棋书画、古松奇石、碧波白荷、清风明月、青山绿水、林泉飞瀑、高士佳人……这些事物怡人心怀,成为古今百画不厌的内容。

明代大画家龚半千说:“物之不可入画者,猪也,阿堵物也,恶少年也……”的确,这些东西,有什么美感?

令人惊奇的是,当代有位画家别出心裁,不仅画猪,还画苍蝇,却画出了美妙、高雅的诗情画意,成为经典之作。1997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推出了一幅7cm×9.7cm的国画,只有手掌大,画的内容更是闻所未闻:一只苍蝇!

此幅作品经过激烈竞争,一位买家以18万元买下。是什么原因,让一幅小小的苍蝇画,如此激动人心?且看画作:一张巴掌大的宣纸中部画了一只苍蝇,双翼如透明一般,纤细的腿脚仿佛欲动,让人分不出是活体还是图画。旁边的题款是:“庚申冬十月,正思还家时也,四出都门,道经保定,客室有此蝇,三日不去,将欲此矣!老萍不能无情,为存其真。”

“老萍”就是齐白石。看到苍蝇,年过古稀的他,心中产生了一种微妙、奇特的共鸣。“老萍不能无情”,写出了他刹那问不可言尽的情怀。回到家,他就用一块残纸画下苍蝇。十天后,他念念不忘,又在画上写道:“此蝇比苍蝇稍大,善偷食,人至辄飞去。余好杀苍蝇而不害此蝇,感其不扰人也。”在他看来,这苍蝇又聪明又乖巧,“善于偷食”却“不骚扰人”,是很有灵性的。两天后,他仍不能忘怀这只苍蝇,又在画上写道:“此画人以为假,予以为真造假者,断无此人情味。”这只苍蝇,加上饱含画家丰富情怀的题款,顿时令画情趣盎然。

在别人眼里绝对不可入画的苍蝇,被画成了大雅之作,可见艺术的天地何等辽阔。诗意一定在清风明月里吗?不一定,事实证明,苍蝇也有诗意。能实现这种前无古人的创造,原因在于齐白石不仅有画苍蝇的技艺,更有关爱生命的仁者之心,和体悟万物的细腻情怀。他在回家的车站上偶然遇到的一只老苍蝇那里,品到了“人情味”,这是他超过其他画家的地方。

被龚半千明确列为不可入画的猪,更是多次进入齐白石的画。比如这幅:一头胖胖的母猪,带领四只小猪,正从野外回家。前头一条水流平缓的小河,一道木板长桥横卧水面。母猪已上桥,尾巴在摆动,小猪有的蹿,有的跳,撒欢的样子若顽童,似乎还没玩耍尽兴。画面仿佛传来淙淙水声,簌簌风声。小溪那畔,杨柳岸竹篱茅合,依稀可见一缕炊烟。猪和炊烟,搅和出一派人间烟火,把清寒的日子搅和得暖暖的。画家题款:“曾牧星塘屋后。”所画之猪是童年所牧之猪,猪和人亲亲的,画猪就是为儿时的伙伴写照啊!

有人曾问齐白石:“作诗作画,从何处得来?”他答:“世间无物非诗画之料也。”在他看来,世间事物,都蕴含着诗意、情味,苍蝇、猪猡也不例外。上天造物,本无弃物,再丑的事物中也含着美,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秦湖摘自《扬子晚报》2012年10月19日)

上一篇:杨丽萍的翡翠之缘 下一篇:“国家美”的101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