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计量专业管理对标

时间:2022-09-08 09:14:34

略说计量专业管理对标

一、对标工作规范的指标构成和工作机制

《工作规范》共选取4个方面10项指标作为对标工作的主要内容,并提供了一份《冶金计量管理对标信息年报》,以方便各单位从其他信息中获得有价值的对标信息。

1.对标主指标的选择

企业计量管理从工作范围上,大体上可以分为4类,即物资计量、能源计量、计量设备、计量检定校准,这也是各企业内部计量职能管理职责分配的基本规则,在各冶金企业的计量管理机构都可以对应找到类似的管理科室、作业区等部门,所以4类对标内容均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对应。在物资计量方面,我们选取了3个指标。物资计量异议是衡量企业进出厂及厂际计量准确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反映企业贯彻“以用户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原则,我们特意选取“钢材销售计量异议率”作为对标主指标,用来衡量一个企业在计量方面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水平;“物资计量系统数据信息准确率”和“计量衡器远程集中管理度”主要是针对企业信息化手段在物资计量管理上的应用程度,体现各企业在物资计量管理中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能源计量近年来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要内容。冶金企业是耗能大户,绝大多数冶金企业是各地区政府重点关注的节能减排单位,所以在能源计量方面选取了3个指标。“能源仪表计量准确率”主要体现企业能源计量仪表维护水平和能源计量数据的应用程度;“能源计量信息化采集率”主要反映企业信息化手段在能源计量管理上的应用程度;“能源计量仪表配备率”主要体现企业在国家强制标准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上的执行力。计量是工业生产的眼睛,计量设备管理重在过程控制。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中过程方法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计量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程度,我们把计量设备管理列为第三类内容,即“计量过程控制”。鉴于冶金企业的规模和计量设备种类多、数量大的特点,采用80/20管理原则进行分类,重点对AB类测量设备进行控制,即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A类)和冶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包括关键和重要工艺监测、质量检验、厂际能源消耗等)。我们通过“AB类测量设备周期确认率”这一指标来反映设备定期检定校准的程度,指标也引入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中的“计量确认”概念,要求不仅要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检定校准,还要实施验证,以确认满足工艺计量要求。“关键测量过程受控率”指标,主要是以贯彻ISO10012:2003为目的,在冶金企业推广使用国际标准,实现计量管理的系统化和标准化,要求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测量过程进行识别和控制,并采用量化评价方法来衡量关键测量过程的控制水平。计量校准能力是企业计量量值传递和溯源的基本能力,是保证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准确控制的有力手段。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冶金企业跨越发展,许多企业在国际化上取得了重要进展,高端产品获得国际认可,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精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计量校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我们在这方面选取了“校准认可项目”这一指标来反映企业计量校准能力获得国际认可的程度,选取“计量标准建标项目”来反映企业计量检定校准能力适应企业发展的水平。

2.对标工作机制

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会员单位均可参加行业对标,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参与对标的冶金企业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年度对标指标完成情况用电子版和文字版上报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冶金分会将对标年报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筛选出各项对标指标的标杆,同时也将各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年度对标结果于每年一季度由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反馈给所有参与对标的单位。只有参与对标的企业才能共享这些信息,并遵守对外信息保密的原则。对标单位可通过协会,也可以自行联系,在企业间进行深入探讨,互相建立对标标杆,改善自身业绩,鼓励各企业对行业对标提出建议或意见。

二、冶金计量专业对标工作的发展成果

《工作规范》的出台,清晰了冶金行业对标思路,统一了计量管理指标统计平台,给各钢铁企业信息交流提供了方便,可以提供年度行业专业管理标杆,为各企业对标超越,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促进计量管理融入钢铁主业并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创造了条件。

1.建立了冶金行业计量管理对标指标体系,统一了专业管理指标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冶金行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内部多次进行流程优化和整合,各冶金企业计量管理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有许多已经不是单一的计量管理部门,更多的是综合性的职能机构或业务公司,在计量管理指标的定义和统计范围上无法完全统一。《工作规范》在新的形势下将冶金行业计量管理的指标进行重新定义,并兼顾了新世纪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给计量管理带来的变化,创新性地提出了冶金行业计量管理对标指标并在全行业,这本身就是一项行业对标的发展成果,意义重大。

2.冶金企业间对标,有效促进了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近几年的对标工作中,主要是通过零散信息引导,并再次实地考察获取详细信息进行对标学习,许多企业获得了有益的信息资料,并综合应用到自身企业计量管理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了各自企业的计量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比如:太钢2007年才开始自己的校准实验室建设和申请,是太钢国际化战略发展的需要,根据行业内对标信息,将武钢校准实验室管理作为学习的对象,两次赴武钢计控公司参观学习,并请武钢计控专家亲临指导,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了校准实验室管理,经过连续两年的申请,目前共有25项计量校准项目获得认可,新建计量标准10项,基本满足了近年来太钢JIS、ASME等国外产品认证的要求。钢材销售计量异议率的高低反映了用户对太钢的态度,为了降低异议率,太钢计量管理人员多次到济钢、莱钢、马钢等企业对标参观,学习兄弟企业物资计量经验,完善了出厂计量衡器管理,配置齐全了标准比对物,在计量系统上开发完善了标准物报警和数据比对流程,有效降低了出厂钢材计量异议,连续几年计量异议率从0.07吨/万吨,稳步下降到0.05吨/万吨,2012年实现0.03吨/万吨,接近6西格玛管理水平,有力地支持了太钢用户满意度的提升。

三、对标工作的进展和展望

2012年参加对标的单位有太钢、武钢、济钢、唐钢、宝钢、包钢、莱钢、安钢、马钢、鞍钢、攀钢、石钢、本钢、攀成钢、天铁、新兴铸管、重钢、首钢矿业、涟钢、酒钢、陕西龙钢等21个单位。2012年受冶金分会委托,太钢自动化公司对各企业报送的信息进行了整理,特别是对其中的10项对标主指标和相关计量管理信息数据进行了核实,提出了分析报告,了2012年度冶金行业计量管理对标标杆,并将对标资料和信息全部发送给各参加对标的钢铁企业。2012年4月冶金分会在武钢组织召开了冶金企业计量管理对标经验交流会,武钢专题介绍了计量工作经验,参会单位就对标工作进行了充分交流,针对对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进一步明确定义、细化对标指标的建议。随着计量管理的精细化以及冶金企业发展的要求,计量管理对标指标也将不断修订完善,并形成新的实用性更强的指标体系。冶金分会已经向参与对标的企业发出通知,要求2013年1月份完成上年度的对标总结。在本年度的对标信息收集中,冶金分会还根据一年来各企业反馈的意见,对部分对标指标进行微调,在原10项主对标指标下,增加了4项分指标,以适应各企业细化对标工作的要求,增强对标工作的有效性。

作者:马莹 周喜龙 初秀兰 单位:山西太钢不锈钢有限公司自动化公司 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

上一篇:谈新课程视域下化学教学策略 下一篇:略说女职工委员会在企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