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衣”不一定都是“炮弹”

时间:2022-09-08 08:37:05

出生三天的婴儿,给他糖水他就会露出高兴的表情,给他苦水他就本能的拒绝,可见,人对甜味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而如今人们却对甜食产生了恐惧,其实――

随着肥胖、糖尿病群体的不断增多,人们普遍认为,糖,就是导致这些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还有人认为,糖不具有任何营养,只会产生热量,是一种纯能量的食物,它没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所以它只是单纯的产生热量。

【营养主张】

不必谈糖色变,关键是要管理好吃糖的量。要倡导考虑能量收支平衡,把糖作为整个平衡膳食的一部分。人们对糖的恐惧有很多都来自于误解。

糖对健康功不可没

人体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热能,60%以上是糖提供的。可以说,糖是人体能量的最主要和最合理的来源。如果用蛋白质代替糖来提供人体必需的能量,那么便会明显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如果用脂肪来代替糖,那么我们的脑力将明显减退,因为脑组织必须由葡萄糖提供能量,而且稍不当心就可能患脑血管病。

另外,糖类是维持人体血糖的生力军。可以说,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营养素能像糖类一样快速、有效地提升和维持血糖。同时,糖类也是保护蛋白质的护航队,是避免脂肪过度动员、酮体过多产生的有效武器。

对女性而言,甜食能减轻经前综合征的症状,含糖量高的食物对忧郁、紧张和易怒等症状有缓解作用。研究者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当人们进食了碳水化合物后,大脑里的血管收缩素5-羟色胺增加,改变了人的情绪。

【营养主张】

没有能量人就活不了,糖也是产生能量的一大功臣。糖在体内不能大量储存,需要时,肝脏和骨骼肌中蓄积的少量糖分仅够24小时的需要,因此需要适时适量的维持人体对糖分的正常需求。

导致肥胖的是能量失衡

糖确实是一种纯能量的食物,但只有吃多了,导致能量过剩了,才会导致肥胖。大家都知道糖是碳水化合物,1克碳水化合物或者是1克糖吃进去产生的能量是4千卡,而1克油,无论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产生的能量都是9千卡,也就是说,你吃2克的糖还不如吃1克油产生的能量多。所以从能量造成肥胖这个角度讲,吃油比吃糖的影响要大得多,因为它产生的能量高。如想控制体重,更多的是控制脂肪的摄入量,而不是糖。

还有人认为粮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形成葡萄糖,所以有人一提到减肥就会想到不吃粮食。实际上,粮食转化为葡萄糖产生的热量与“产热大户”脂肪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营养主张】

人之所以会发胖,是因为吃进去的能量大于你消耗的能量。通过活动就可以消耗能量,这就是简单的收支平衡。你要是支出大于摄入的能量,体重一定会下降,这就是所谓的减肥。假如你使劲吃又不爱动,那能量的摄入大于支出,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发胖。

糖尿病和吃糖没有直接关系

有一些朋友一提到“糖”,马上联想到“糖尿病”。其实,迄今为止,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表明吃糖多就会得糖尿病,正如同不能认为不吃糖或少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一样。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极为复杂,涉及遗传、感染、基因变异、环境、饮食等。简单地将糖和糖尿病联系到一起,不是科学的态度。

【营养主张】

糖尿病不是吃糖多引起的,或者说,吃糖不是引发糖尿病的决定因素,但是得了糖尿病以后不应该多吃糖,症状轻微又喜甜的患者少吃一点也无妨。

餐后吃甜品非常错误

大家都知道吃糖过多会导致龋齿。事实上,过量吃糖还会给身体造成其他方面的伤害,如引起多种维生素的缺乏或营养性疾病,影响视力等。那么要科学吃糖最好能遵循五个“不”:

(1)每餐之前不要吃糖果。甜食有一种特性,可以延缓胃肠道的蠕动和排空,抑制食欲。有些人因某种情况在餐前半小时饮用了一杯高糖的饮料,结果导致正餐食量大减,营养摄入失衡。因此,每餐前1小时禁用任何甜食、糖果。

(2)每餐之后不宜马上进食甜品。一些人有正餐后进食甜品的习惯。这样做是不合适的。我们知道,进餐后血糖升高,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如果餐后即刻进食糖果,可造成血糖负荷过大,胰腺就要加倍工作以分泌更多的胰岛素,长此以往,胰腺因疲倦而怠工,从而导致病变。因此,每餐后不宜立刻进食糖果。

(3)空腹不吃甜品、糖果。空腹状态下进食甜品,会导致胃肠胀气、胃酸分泌过多,出现恶心、反酸和烧心感。还有人以一杯甜饮料替代正常早餐,认为这样做“方便快捷”。其实空腹饮用甜饮料会造成糖分迅速吸收,血糖瞬间升高,使胰岛素大量分泌来降低血糖,结果可能导致血糖过度下降,出现低血糖反应,不仅严重影响上午的工作和学习,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4)不要一次性大量吃糖。一次性大量吃糖,不仅会使血糖骤升,胰腺负担过重,还会引发胃肠不适,食欲减退,胃胀嗳气,并严重影响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取、消化和吸收。

(5)部分人士不宜吃糖。部分人士不能或不宜吃糖果,必须在营养师的指导之下才能适量吃糖,其中包括肥胖、糖尿病、糖耐量低减、胃肠功能弱、胃炎和消化道溃疡、胃食管反流症、功能性消化不良、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患者等。

于康营养主张

于康,著名营养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央视《健康之路》等全国十几家电视台健康节目嘉宾,编著《饮食决定健康》等大众健康图书45种,累积发行量百万册以上。

上一篇:实质谈让人快乐等 下一篇:抽烟喝酒真能治癌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