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槟榔之味》的原生态叙事与文化认同

时间:2022-09-08 07:56:16

论《青槟榔之味》的原生态叙事与文化认同

[摘 要] 《青槟榔之味》是青年导演韩万峰创作拍摄的第一部黎族题材电影,影片以黎语对白、非职业的黎族群众表演、黎族村寨的民俗风情来展现海南黎族原生态的民族生活形态与民族文化图景。本文通过对影片中青槟榔之味、青槟榔之色、青槟榔之思的分析,展现影片原生态的民族叙事分析、清新的原生态影像分析以及影片文化认同分析,凸显了现代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中,黎族人民所特有的民族身份的困惑与认同。

[关键词] 黎族;原生态;文化认同

《青槟榔之味》是导演韩万峰于2006年创作拍摄的黎族题材电影,影片曾入选2010年第一届“中国民族电影展”优秀影片目录。由于其采用了黎语对白,演员均由当地黎族居民扮演,展现了原生态的黎族生活场景与文化意味,因而被学者誉为“表现当代黎族生活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对黎族生活的影像记录”①。可以说,《青槟榔之味》通过对原生态民族叙事的展现,突出了黎族人民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所造成的民族身份的困惑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一、青槟榔之味:原生态的影片叙事分析

《青槟榔之味》是一部原生态叙事的影片。“所谓原生态是指一切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影视界引入原生态、原生态文化的概念由来已久。”②原生态影视是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认识和评价当前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关键词。从原生态叙事入手,也是解读《青槟榔之味》这部电影的关键词。

《青槟榔之味》的故事发生在“槟榔之乡”海南保亭乡村的一个普通黎族家庭,整部电影并不是传统的合家团圆模式,而是充满了矛盾冲突的叙事结构。按照格雷马斯的叙事模型,③我们可以把影片结构分为三组对立统一的结构:

第一层结构:“主体(实施行动)―姐姐立秋/事件―离婚/客体(行动的对象)―(丈夫)王清林”。在这一层叙事结构中,姐姐立秋与丈夫王清林因为结婚三年却一直没有生育,最终导致婚姻破裂。在民政局办公室,立秋不顾民政助理员的苦心劝告,毅然决然和丈夫王清林领了离婚证,并在离婚后与情人一同去到大陆谋生。

第二层结构:“发送者(决定行动,是行动的推动者)―妹妹立春/事件―学习黎语/接受者(接受行动的效果和后果)―(姐夫)王清林”。在这一层叙事结构中,妹妹立春在姐姐离家后,对曾经的姐夫王清林还是很亲密,经常去王清林的黎语学习班帮忙,甚至还自创了一套学习口诀,用玩偶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面对升学考试只考英语而不考黎语的现状时,最终学习班的孩子全部缺席,而王清林则发出“不会讲黎语,还是黎族人吗”的疑问。

第三层结构:“辅助者(促进行动)―妹妹立春/事件―对王清林的爱情/反对者(阻挠行动)―姐姐立秋”。在这层叙事结构中,妹妹立春在与王清林的朝夕相处传播黎语的过程中,萌生了淡淡的情愫,甚至还偷偷为他买了一件衬衫却不敢送出去。但另一方面,姐姐立秋去到大陆后过得并不如意,最终被恋人欺骗而怀着孩子重新回到家乡,这时王清林决定重新接纳立秋以及她的孩子,这让妹妹立春尝到了青槟榔苦涩的滋味。最终在孩子的百日宴上,立春把衬衫当做姐姐给丈夫的礼物而给了王清林,也将姐夫曾给自己的学习班的钥匙扔得远远的,与同学一同踏上去往深圳甚至世界的寻梦之旅。

从叙事结构来看,《青槟榔之味》的主要对立与冲突可以归纳为“爱情”冲突与“民族文化”冲突。表面的冲突是王清林与立秋、立春姐妹俩的爱情冲突与抉择。内在的冲突却是在面对现代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曾经艳羡现代文化的姐姐抛下一切外出打工,远离曾经的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却在生活受挫之后回到故乡的民族文化中。而一心想辅佐姐夫传播黎语和黎族文化的妹妹立春,却是在爱情受挫之后选择去民族风情园跳民族舞,甚至还远上深圳去感受现代文化的洗礼。在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中,影片借助原生态的黎族语言、黎族演员以及黎族村落风光为这双重的叙事冲突增添了浓浓的黎族民族风情。

二、青槟榔之色:清新的原生态影像分析

影片导演韩万峰是一位致力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青年导演,《青槟榔之味》是其拍摄的第一部黎族题材的电影。其作品还包括2007年羌族电影《尔玛的婚礼》、2010年苗族电影《锹里奏鸣曲》,等等。他坦言自己拍摄影片的初衷是:“我的这几部民族电影首先从选题和立意上避开了经典民族电影的叙事模式,把镜头直接对准了当下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最普通的群体生活,用电影剧情的方式把他们的生活回归到真实中来。也许,这样无戏剧强度的情节会失去一些观众,然而,我却得到了一个民族最真实的生活一面。”④可以说,追求影片的纪实性、真实性,最大可能保留黎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就成为《青槟榔之味》最大的美学追求,而导演也通过一系列的影像处理和拍摄手法来达到这一美学追求。

首先,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性格特征上。影片在海南当地选用非职业的黎族群众作为主要演员,他们生活化的质朴表演最大限度保留了影片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同时又注重在人物性格刻画上与民族性格相统一。《青槟榔之味》中最引人注目的姐妹立秋与立春,性格各异,却都有着黎族妇女特有的坚毅与顽强性格。如影片开始段落以民政局办公室里僵硬的气氛展开整个故事,表现了姐姐立秋是一位性格坚毅、独立自主的黎族女性。另一方面,镜头一转,画面呈现的是妹妹立春趴在课桌上望着窗外的槟榔树出神。槟榔树正是开花、结出青涩的果实的时节,对立春及其同年龄的少女来说,她们的青春就像是刚结出果实的槟榔一样新鲜却带有一丝苦涩。在这样的叙事段落里,导演以青槟榔作为象征,表现了妹妹立春是一位充满青春、梦幻的黎族少女形象。

其次,在电影场景上多采用实景拍摄,突出展现民族地区的风光景色与黎族风情。影片中有不少段落中都展现了优美的黎族村寨风光与民俗风情。如影片描绘当立春一家人吃晚饭时,电视上的新闻联播节目带来了外面的世界的信息,立春耐心地用黎语将新闻翻译给老奶奶听。而奶奶穿着传统服饰,斑驳的脸上留下的是黎族特有文面的痕迹。影片用大量长镜头来展现幽静的黎族村寨风光与生活场景,同时又多以中景甚至远景的视角来对画面进行展示。镜头视角大部分的时候是平视展现着黎族群众生活中的点滴画面,真实记录黎族群众传统习俗生活中夹杂的现代事物,默默展现了黎族群众的传统生活方式及其变化。

最后,在语言对白上,影片大量采用同期录音,并多使用黎语对白,只在后期加以字幕说明。这就最大限度保持了影片人物对话的生动性与原生态,记录了传统的黎族人生活和语言文化,全景式展现了黎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习俗。从展示黎族文化影像角度看,非常具有原生态的风格和气息。影片正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黎族服饰与民俗、黎语对白与黎族民歌的展示,展现了一种本真的民族原生态生活,传达出黎族质朴而美好的民族特性。

三、青槟榔之思:影片文化认同分析

《青槟榔之味》选择黎语对白来贯穿全片,不仅为影片带来浓浓的原生态风情,更是贯穿导演韩万峰对黎族民族文化的反思与认同。他曾自言:“在电影中为什么选择少数民族母语来进行电影对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而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保护这些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使用母语对白,除了追求电影艺术的原生态真实性外,我想还有的就是我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母语保护的一种自觉行为,更是一个艺术家的责任。”⑤可以说,民族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涵,也代表了人们对自我民族身份的认同。

影片中黎族民族语言的代言人是男主角“王清林”,他在家乡担任小学教师,苦心教授孩子们黎语。但他却发现来的学生越来越少,孩子们都说以后考试都不会考黎语,因而都被家长送到了英语辅导班去学英语了。语言的隐退与文化的流失让王清林很是担忧,但他仍执著教授着黎语与黎族文化。执著的王清林打动了立春,她自告奋勇来帮助王清林,但是立春的努力、王清林的执著还是不能停止学生的大量流失。当孩子们纷纷转去英语补习班学习英语后,王清林只能寂寥地举着“为了我们不在地球上消失,请现在开始学习黎语”的大幅标语,却怎么也得不到人们的回应。这种对本土民族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功利选择恰恰印证着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人们对自己的母语、自己的民族仪式甚至自己的民族身份的焦灼与困惑。

正如影片中人物对待自己民族语言的态度一样,是选择忠实于母语,还是选择更功利的外来语成为冲突最激烈的文化场域,而这样的文化选择会给人物带来不同的文化身份认同,正如“身份认同主要指的某一文化主体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进行的集体身份选择,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其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一种焦虑与希冀、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主体体验”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矛盾的文化认同与文化情感也在影片中得到了凸显。

四、结 语

在这部有着淡淡忧郁与青涩影像的影片中,《青槟榔之味》用黎族村寨最常见的青槟榔作为象征,既体现了黎族少女不为人知的青涩的爱情滋味,也象征了在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撞击下,黎族人民苦涩、困惑的文化认同感。最终,王清林对黎语的执著得到了政府的肯定与扶持,成立了黎语学习班来普及黎语,成为坚守在自我民族文化的文化卫士。而青涩的黎族少女立春却是穿着黎族特有的筒裙,跳着美丽的黎族舞蹈,带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而走向外面的世界,在黎族文化与现代文化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无论是坚守黎族文化的王清林,还是希望在现代文化中传播黎族文化的立春,都表现了对自我民族身份强烈的认同感和肯定感。正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民族被想象为一个共同体。”⑦勤劳质朴的黎族人民通过黎语、黎歌、纹面、服饰、记忆等来为民族创造了一个想象的“民族共同体”,最终产生对自身民族历史、文化身份的认同。

注释:

① 闻过:《伤感的沉重:〈青槟榔之味〉》,《电影艺术》,2006年第6期。

② 饶曙光等著:《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第278页。

③ [法]弗朗西斯・瓦努瓦著:《书面叙事・电影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8页。

④⑤ 韩万峰:《多民族母语电影创作谈》,出自《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牛颂、饶曙光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77页,第77页。

⑥ 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465页。

⑦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作者简介] 刘琼(1980― ),女,广西桂林人,硕士,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电影研究。

上一篇:埃塞俄比亚 被太阳晒黑的国度 下一篇:水文进入公众视野折射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