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明溪各水口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远景

时间:2022-09-08 07:54:51

福建明溪各水口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远景

【摘 要】明溪各水口测区位于中溪―萧坊北东向背斜褶皱的南西端,核部地层早-晚寒武世林田组,翼部为末寒武世东坑口组。区内土壤地球化学Ag、Pb、Zn综合异常总体呈北东向分布,与区内褶皱、断裂带展布方向基本一致,显示两者具内在成因联系。区内银矿体均赋存在背斜褶皱轴部张性断裂带中,断裂控矿特征明显。揭示区内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成矿关系,对本区地质找矿工作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关健词】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地质特征;找矿远景;明溪各水口

前言

明溪各水口测区位于为武平―光泽北北东向断裂带中部,中溪―萧坊北东向背斜褶皱的西南端。区内出露地层为新元古代万全(岩)群黄潭(岩)组;早-晚寒武世林田组和末寒武世东坑口组。区内圈出土壤Ag、Pb、Zn综合异常19处,异常分布与背斜褶皱、断裂构造线的展布方向基本一致。该背斜褶皱轴长度大于10km,西南侧出水坑矿区已圈出银矿体10个,各水口、下各场见有老硐、炉碴等古采矿遗迹,展现出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远景。

1 测区地质特征

1.1 地层

出露地层有新元古代万全(岩)群黄潭(岩)组,早-晚寒武世林田组和末寒武世东坑口组(图1)。

(1)万全(岩)群黄潭(岩)组:为基底地层,岩性为灰白、灰绿色厚层状二长浅粒岩、黑云钠长变粒岩、钾长变粒岩夹云母石英片岩、石英云母片岩等。地层厚度大于692m。

(2)早―晚寒武世林田组:为一套含炭质、砂泥质浅海相沉积。岩性为灰色、灰黑色薄层―中厚层状绢云千枚岩、千枚状粉砂岩、变质石英砂岩、杂砂岩夹含炭硅质岩、白色硅质岩等。地层产状总体倾向北西,倾角40~80°,地层厚度大于658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3)末寒武世东坑口组:为一套含炭质砂泥质浅海相沉积。岩性为灰―浅灰色厚-巨厚层状含长石石英砂岩、变质石英砂岩夹薄层含绢云母千枚岩、千枚状粉砂岩,在各水口一带夹较多含炭千枚岩。与下伏林田组地层呈整合接触,地层厚度大于1422m。

1.2 构造

(1)褶皱

测区总体为一倒转复式背斜褶皱,属中溪―萧坊区域性背斜褶皱的西延部分。核部地层以早-晚寒武世林田组为主,翼部为末寒武世东坑口组。银矿体主要赋存在复式背斜褶皱中的张性断裂带内。

(2)断裂

区内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向、北东东向、北西向三组。

北东向断裂:属区域性断裂构造,长度大于6km,断裂性质以压性为主,次为压扭性。

北东东向断裂:属次一级断裂,长度0.5~1.5km,主要分布在各水口、出水坑一带复式背斜褶皱轴部,断裂性质以张性为主。断裂产状总体倾向北北西,倾角50~80°,是本区主要的赋矿、控矿构造。

北西向断裂:属区域性断裂,长度2-6 km,产状总体倾向南西,倾角55~75°。该断裂对区内地层造成错动,破坏了褶皱构造的完整性。

1.3 侵入岩

为加里东期侵入岩,分布在测区西部,呈岩基株产出,主要岩性为似斑状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

1.4 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

(1)地球物理特征

1:5万泉上幅物探资料显示,区内地磁异常(Cz-Ⅱ)主要分析布在中溪-出水坑一带,Z强度一般-50γ-200γ,面积约5 km2。航磁异常(80-14)ΔT一般为0-+50 NT。

(2)地球化学特征

1:5万泉上幅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显示,本区圈定二个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HJS-7、HJS-8),分布在出水坑、各水口一带。其中HJS-7异常与Cz―Ⅱ磁异常基本重合。

1:2.5万各水口一带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共圈出Ⅰ类Ag、Pb、Zn综合异常2个;Ⅱ类Ag、Pb、Zn综合异常10个;Ⅲ类Pb、Zn综合异常2个。其中Ⅰ类综合异常主要分布在出水坑一带,属矿致异常。Ⅱ类异常主要分布在各水口一带。异常浓度值Pb一般25-50×10-6,最

高200×10-6;Zn一般80-120×10-6;Ag一般0.5-2×10-6,最高10.0×10-6(图2)。

(3)各水口测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共圈定Ag、Au、Pb、Cu、As元素综合异常5个,其中Ⅱ类异常2个,Ⅲ类异常3个。该异常与1:2.5万土壤综合异常基本吻合。

Ⅱ-1 Ag、Au、Pb、As综合异常:异常形态呈透镜状,长约400m,宽约80m,面积0.03 km2。最高异常值为:Ag 4.5×10-6,Au 17.3×10-9,Pb 75.8×10-6,As 189.0×10-6。

Ⅱ-2 Ag、Au、Sn综合异常:异常形态呈透镜状,长约180m,宽约50m,面积约0.01 km2。异常区内见LD3老硐,钻孔揭露破碎带厚度2.68m,品位Ag 6.7-14.9×10-6,Au 0.04-0.05×10-6。

Ⅲ-1 Ag、Au、As综合异常:异常形态呈透镜状,长约300m,宽约60m,面积约0.016 km2。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最高异常值为:Ag 0.85×10-6,Au 18.4×10-9,As 176×10-6。

Ⅲ-2 Ag、Pb、W、Sn综合异常:异常形态透镜状、不规则状面型分布,长约600m,宽100-300m,面积约0.12 km2。异常套合好。最高异常值为:Ag 2.2×10-6,Sn 15.8×10-6,Pb 134×10-6,W 27.9×10-6。

Ⅲ-3 Ag、Au、Cu、As、综合异常:异常形态呈条带状、透镜状,长约300m,宽约50m,面积约0.02 km2。最高异常值为Ag 9.5×10-6,Au35.0×10-9,Cu189×10-6,As148.0×10-6。

2 矿体地质特征

2.1 矿体规模、形态、产状

2.1.1 各水口测区

异常区内初步圈定银矿化体2个。

①银矿化体:出露在 LD2老硐矿体,呈透镜状,长度大于50m,厚度1.0-1.5m,产状倾向北西,倾角50-60°。容矿岩石为褐铁矿化硅化碎裂岩。品位Ag 42.8×10-6,Au 0.06×10-6。

②银矿化体:出露在 LD3老硐,矿体呈透镜状,长度大于50m,厚度1.2-2.68m,产状倾向北西,倾角50-65°。品位Ag 6.7-14.9×10-6,Au 0.04-0.05×10-6。

2.1.2 出水坑银多金属矿区

矿区中部倒转背斜褶皱部发育三条北东-北北东向张性构造断裂带(F1、F2、F3),长度均大于2000m,延深100-200m。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赋存在张性断裂带内,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容矿岩石为黄铁矿化硅化碎裂岩、硅化岩。

F1断裂带:长度2600m,宽度0.20-1.80m,圈出银矿体4个。矿体长度50-150m,厚度0.45-1.73m。矿体产状倾向北西,倾角55-80°。品位Ag52.1-828×10-6,Au最高为0.28×10-6,Cu最高为0.41 ×10-2。

F2断裂带:长度2680m,宽度0.30-2.00m。圈出银矿体3个,长度100-150m,厚度0.3-1.5m。

矿体产状倾向北北西-北西,倾角65-75°。品位Ag 112-568×10-6,Au 0.09-0.11×10-6。

F3断裂带:长度2050m,宽度0.50-2.60m。圈定银矿体3个,长度100-200m,厚度0.30-1.50m。矿体产状倾向北北西-北西,倾角50-82°。品位Ag56.0-990×10-6。

2.2 矿石成份及结构、构造

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绢云母、

黑云母及少量绿泥石等。

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它形粒状变晶结构、填隙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稀疏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等。

2.3 矿石类型

按矿物自然组合划分为银矿石。按容矿岩石不同可分为构造蚀变岩型银矿石,硅英岩脉型银矿石。

3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3.1 矿床成因

区内新元古代万全(岩)群黄潭(岩)组及早-晚寒武世林田组和末寒武世东坑口组地层为基底岩层,在漫长的地壳运动演化过程中,随着区域构造活动的发生发展,岩层发生一系列褶皱构造,中溪―萧坊背斜褶皱就是区域构造活动的产物。褶皱轴部的张性断裂为成矿物质及含矿热液的运移提供有利空间。区域多期次构造活动致使含矿热液进一步充填、叠加富集成矿。根据矿物成份及结构构造分析认为,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银矿床。

3.2 找矿标志

(1)物探、化探异常是找矿有利地段。综合异常浓集中心是主要找矿标志。

(2)褶皱、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导矿、容矿构造,是主要找矿标志之一。

(3)硅化、黄铁矿化与银矿关系密切,特别是硅化或硅化岩脉是主要找矿标志。

(4)老硐、古采坑、矿碴等采硐遗迹是直接找矿标志。

4 找矿远景评价

(1)各水口一带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出的Ag、Au、Pb、Zn异常规模大,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异常分布与区内褶皱、断裂构造线的展布方向基本一致,说明二者具内在成因联系。综合异常是直接找矿标志,也显示区内良好的找矿远景。

(2)通过对各水口测区4线Ⅱ-1和29线Ⅱ-2 Ag、Pb、Zn综合异常钻孔验证,深部见到Ag矿化构造破碎带,厚度2.68~3.56m。证实了区内综合异常为构造断裂引起的矿化或矿致异常,具直接找矿意义。

(3)各水口测区与出水坑银多金属矿区处在同一背斜褶皱、断裂带上,两者地质背景相似,成矿地质条件相同,地表均见有老硐、矿碴等古采矿遗迹,展现出良好成矿地质条件。

(4)测区位于中溪―萧坊北东向背斜褶皱带的南西端,该背斜褶皱带长度大于10km,核部地层以寒武系林田组,翼部为东坑口组。沿背斜褶皱带轴部形成一系列张性断裂带,展现出良好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远景。

参考文献:

[1]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1:5万清流幅、泉上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1985.

[2]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福建省明溪县各水口一带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报告,1993.

[3]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福建省明溪县各水口矿银多金属预查报告,2008.

[4]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福建省明溪县出水坑矿区银多金属矿普查报告,2012.

[5]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福建省明溪县各水口矿区银多金属矿预查报告”,“福建省明溪县出水坑矿区银多金属矿普查报告”资料,系项目集体工作成果.

作者简介:

李金清(1956.6―) 男,汉族,福建省仙游县,1979年毕业于福州地校地质专业,地质矿产工程师,目前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

上一篇:立足成才让单元教学“一步一个脚印” 下一篇:在英语阅读中应用PBL教学法为学生成才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