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安全标识管理模式提高现场危险源认知

时间:2022-09-08 07:47:01

创新安全标识管理模式提高现场危险源认知

摘 要:只有在正确认识身边的危险源,职工才能够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才能主动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本文针对企业日常安全工作中安全标识管理上的不足,提出创新的管理方法,增强职工辨识现场危险源的能力,预防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保证企业生产安全。

关键词:安全标识;管理;危险源;事故

安全标识是企业日常安全管理中容易忽视的部分。部分职工甚至一部分管理人员,并不觉得安全标识对企业生产安全有多重要,认为丢失几个标识,现场也不会有多少危险。其实不然,若是安全标识丢失,操作工不能及时发现,也不能及时给予补充维护,给该设备或该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带来隐患,也就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一、安全标识管理的不足之处

(一)企业安全标识数量多,不易管理。一般来说,企业会在风险较大的区域或设备部位粘贴一定的安全标识。统计起来,各类安全标识的数量要远远多于设备设施的数量,安全标识的数量基本上是设备设施数量的2-3倍。而且安全标识的粘贴位置比较宽泛,有的在设备表面,有的在设备内部,有的在厂房墙壁,有的在室外区域,所以在日常统计、管理、维护等方面存在较多难点。

(二)安全标识规格标准不统一。企业安全标识一般是经过多次购买、多个年度粘贴汇总起来的,每次采购不是一个厂家或者不是一个标准,自然现场粘贴的标识就不会统一规范。有的符合国标,有的符合行标,还有的不符合标准,造成现场标识杂乱无章。

(三)职工对安全标识信息掌握不清楚。各岗位职工对本岗位上有多少种安全标志、每种标志有多少个,每个安全标志分别粘贴在设备的什么具置上等信息掌握不够准确、清楚,即使丢失一、二个标志,操作工也不能及时发现,因此也不能及时补充,给该设备或该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带来隐患。

(四)职工对安全标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职工觉得安全标识并不重要,丢了也没多少关系。其实安全标识不是我们平时认识的那么简单,安全标识是现场管理和危险源提醒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粘贴安全标识部位也是存危险源的部位。若能做好安全标识的管理和检查,也就能提高对现场危险源的认知,增强员工安全意识,防范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二、创新安全标识管理模式

(一)统计各设备的安全标识。沿设备工艺流程、以单机设备为单位统计各生产线、设备设施上粘贴的安全标识。在统计过程,对缺少的安全标识进行补充,对不规范的标识进行修正,实现安全标识流水线的统计方式,统一安全标识的管理和粘贴标准。

(二)按岗位划分安全标识。每个岗位负责的设备是不一样的,按岗位对设备和安全标识进行区别划分,建立各岗位的安全标识岗位标准,实现各岗位职工对本岗位安全标识负责的网格化管理。新安全标识清单如下:

(三)岗位员工进行安全标识自查。将各岗位的安全标识岗位标准发放到员工手上,让职工自己对照标准,熟悉本岗位的安全标识位置、种类、数量等信息,同时增强对本岗位危险源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标识管理效能。

三、项目的创新点和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后,有效提高了职工进行安全标识检查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对现场危险源的学习,为维护现场作业安全提供了保障。

(一)减轻职工安全标识检查的工作量。岗位职工通过一张安全标识清单,沿设备工艺流程顺序进行检查,很容易的完成本岗位的安全标识检查工作,省时、省力、好记、清楚,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职工安全标识检查的工作量,便于操作。

(二)加深危险源认知,提高安全意识。检查安全标识的过程,也是学习、认识本岗位危险源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职工安全风险意识的过程。有标识的部位,一般来说也是容易发生伤害的部位。不管对新员工还是老员工来讲,通过巩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识的含义,进一步识别身边的危险源,绷紧安全弦,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三)体现了“把复杂留给设计,把简单留给操作”的理念。检查安全标识是一件枯燥麻烦的事情。本文建立了实用有效的岗位安全标识标准,有效减轻职工工作,但是让职工做检查的时候又有效率和效果,体现了“把复杂留给设计,把简单留给操作”的理念。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创新安全标识管理模式,有效开展安全标识统计、检查工作方法,以生产岗位为单元,沿设备工艺流程顺序,对该岗位涉及的设备和每台设备上相应的安全标识进行统计、建帐,建立安全标识岗位标准。岗位职工的工作就是沿设备工艺流程顺序对照表格去检查安全标识有无缺失、有无破损等情况,方便职工掌握本岗位安全标识的总量和确定每一个安全标识的具置,并通过检查安全标识进一步掌握所在岗位的危险源情况,发挥安全标识应有的作用,提高安全标识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李铎.张炳孝,李晓辉.浅析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标识设置管理现状与改进[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5(1):7-9.

[2]滕学荣,冷一楠,刘栋栋.北京地下交通枢纽安全标识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3月.

上一篇:博航阿佤文化旅游生态村植物配置浅谈 下一篇:教育角度避免进城务工人员贫困的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