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力”构筑课堂教学

时间:2022-09-08 06:32:10

用“三力”构筑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情感使教学活动呈现一种知情交融的复杂状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释放亲和力,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率;要善于拥有感召力,激励学生在课后主动学习。

一、拥有亲和力,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记得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本来就有一些害怕教师,害怕学习。所以,教师首先要亲近他们,从而和他们建立融洽的情感,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1、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这样才能互相了解。低年级的学生,好玩,好动,我就适时的抓住他们的这个特点,在课堂上多做一些小游戏,和他们玩在一起,比如一起玩个猜字谜的游戏,七人头上长了草,让学生猜一个字。并挖掘课文中一些有趣的内容,增加一些课堂小游戏。通过游戏,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习新知识。

2、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互动,建立信任关系。

小学低年级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高,但由于他们很爱表现自己,回答的答案往往并不正确。这时教师千万不能大声的批评他们,而是要给予他们一些赞赏。“你真勇敢,已经接近正确的答案了,坐下再想想,相信你的答案可以更完美。”这时候一句赞美的话,一个微笑的表情,能传达一种信任。只有建立了信任才能形成一种师生的有效互动。

二、控制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低年级学生上课时,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稳定性差的特点。正如洛克所说的,“教师的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如何在课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呢?我们就要采用多种形式将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控制和调节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大脑的振奋状态,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1、抓好课堂纪律,控制好学生的注意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低年级学生由于好动的天性,在上课的时候会出现诸如说话,做小动作,不按规定举手等纪律情况,这些都不可以视若无睹,因为纪律差的课堂,是无法让学生注意力稳定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用儿歌、手势、口令等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学生上课时开小差或发呆的时候,我微笑着一边用身体做动作一边说儿歌:“123坐端正,456手背后,789看黑板,老师讲,大家学。比一比,谁最棒!”通过口令让学生较快地端正了学习态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时在上课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学生随便讲话的情况,这时候我会迅速伸出一根手指放在嘴边,提醒他们不要讲话,注意听讲。时间长了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只要我一说一动,学生们就能迅速的明白其中的意思。

2、创设课堂氛围,调动好学生的注意力。

想要学生学好知识,集中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创设美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融入到教学中来,让枯燥的学习不在枯燥。通过老师的赏识、同学的鼓励,让他们忘我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之中,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潜意识中逐步记住当天的学习内容,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并适时的根据学生的情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把握好注意力。这样学生对注意力的认识会有所提高,课堂的学习纪律肯定会有很大的改观,教师授课也会变得更轻松,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此时,教师再进一步点拨或讲解新知识的重难点部分,学生学起来就会兴趣盎然,这样明显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激发感召力,提高课后学习

正如一句俗话所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评价一节课上得怎么样,课的结尾的部分尤为重要。因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玩心未收,容易遗忘新知识。教师除了在一节课的结尾处,引导学生巩固当堂课所学的知识,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外,一定要用上几句富有激情和感召力的语言来激励学生在课后主动学习。可以用语言鼓励发言积极的同学,并鼓励没发言的学生,争取在下一节课做的更好。一句句简单而又平淡的语言,却能又一次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同时还能随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好学精神,何乐而不为呢?课的最后,教师可以说我们在下一节课要开展一次填字比赛,看谁得到有五角星多,看谁读的课文有感情,看谁找的识字卡片又快又准……通过一系列的激励,也更好鼓励学生课后学习。

用“三力”构筑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用教师丰富的情感去调控语文课堂,封闭的教室因为爱变的不再狭窄,情感的火花让语文课堂变成一个欢乐的家园。相信在爱的阳光下,语文课堂一定会迸发出更多的光亮。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

上一篇:让人文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 下一篇:让图书馆成为学生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