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景样式对现代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启示

时间:2022-09-08 06:16:05

布景样式对现代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启示

摘 要:在现代戏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戏曲舞台的表演形式有了更高的追求,其重要性更是不可替代。舞台布景在现代戏曲中的从属被动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围绕着戏曲表演的意境和空间氛围挖掘自身的潜力,相互配合渗透。它不仅表达了戏曲场景的具体地点和环境氛围,更深层次揭示了戏曲蕴含的意境。其舞台布景样式在尊重剧本与观众审美品位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表现手段,舞台布景样式逐渐从平面化向立体化、高科技化的的方向发展。从戏曲舞台空间形式和表现手段上促进现代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布景样式;现代戏曲;舞台美术设计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1-0054-03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Set Pattern to the Modern Drama Stage Art Design

SHANG Dun-jiang(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Zhangzhou 363105,China)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opera, people have a higher pursuit of the performing form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 stage. The stage scenery in the modern drama in the passive position of the passive position is changing, around the opera performances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spatial atmosphere to tap their potential, mutual coordination and infiltration. It not only expresses the specific location and atmosphere of the drama scene, reveals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ect of the script and the audience’s aesthetic taste, the stage set style i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plane to three-dimensional, high technology and high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drama stage art design from the space form and the expression means of the drama stage.

Key words :sets the style; modern drama; stage art design

Internet :.cn

一、戏曲舞台美术现状及布景样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戏曲作为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这种演艺形式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特有的个性。而在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中,戏曲舞台布景作为戏曲表演的重要载体,在人们的现代生活审美形式中渐行渐远。传统戏曲中,人们认为“布景在演员身上”,表演者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布景含义,例如,通过走一圆圈代表“翻山越岭”,通过双手往外推代表“开门”,通过跳跃迈步代表“过溪流”……这些具有典型抽象意义的表演使人们认为舞台布景对戏曲表演的重要性不高,更有甚者认为过于具象的舞台布景容易造成景与表演的重复和矛盾,影响演员在戏曲舞台空间的自由发挥,降低了观众的自由想象能力。所以在戏曲舞台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舞台布景在整个戏曲表演中处于被动地位。“一桌二椅”和切末装置成为人们对戏曲舞台布景的认识。这种狭隘的认识成为戏曲走向没落的原因之一,并没有从深层次认识戏曲舞台布景单一的历史原因,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观众审美能力的提高,舞台布景在现代戏曲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表达了戏曲场景的具体地点和环境氛围,更深层次揭示了戏曲蕴含的意境。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现代戏曲的表演艺术更加关注表演与舞台布景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电影、电视、话剧等强势介入,其场景舞台设计越来越立体化、精美化。很好迎合了现代观众的价值观念和审美需求。人们在观看戏曲表演的时候已经不局限于剧情的表达、唱腔的考究和表演的能力,更关注表演与舞台布景的搭配融合以及舞台空间本身的设计美感。尤其关注是舞台布景与相关部门共同促进剧情发展的需要。因此,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必将促进戏曲舞台布景样式的变革。而在这样的变革中,戏曲有的表演样式和表现手法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形式得到继承,不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表现形式将被改良。舞台布景在现代戏曲中的从属被动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围绕着戏曲表演的意境和空间气氛挖掘自身的潜力,相互配合渗透。

由于戏曲所表现的生活和人物形象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所不同,舞台布景样式日益丰富多样,从舞台布景的写实表现效果和布景所传到的空间丰富程度,戏曲舞台布景从形式上和内容上主要分为写实布景舞台样式和非写实布景舞台样式。

(一)写实布景样式的概述及与现代戏曲舞美设计的关系

在现代新编戏曲中,采取时空相对固定的分幕法构成的剧目。能当此重任的只有以写实手法见长的写实布景样式。写实布景样式的产生借鉴了西方戏剧的舞台样式,在形式手段上通过再现真实的现实场景环境,使观众心理尽量进入戏曲氛围。观众从审美观念的考虑,要求不仅从听觉上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希望从视觉上得到内的享受。显而易见,写实布景舞台样式自出现起就带着再现场景生活这一特殊使命加入戏曲表演中。首先是因为它能充分地描绘生活环境的具体性和历史性(这是其他样式的布景所不及的)。其次在戏曲舞台表演上,它能最大限度地再现生活原形的环境。

在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的京剧《杜鹃山》刑场斗争一场中,选用祠堂大门的形象加强刑场的森严气氛,为全剧确立以祠堂为背景的铺垫整个舞台表演形象,也为柯湘第一次出场亮相,刑场搏斗的场面提供了动作支点。在其他场景中,突出高山峻岭、峭石险峰的画面,表达了当时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山区建立根据地斗争的艰险环境。

京剧《红旗谱》的舞台布景为了反映大革命年代的火热气息和浓郁的地域特色,设计者选用沱河堤的一排杨树为全剧的背景,可以根据剧情变化升高或降低,前景则以大石碑上的官府告示,大树下农民春节前夕的屠宰场面、衙门口等气势恢宏的画面,以及寒春飞雪的气氛渲染。

(二)非写实布景样式的概述及与现代戏曲舞美的关系

而作为舞台布景样式的另一类没有具体空间形式的非写实布景样式。通过运用元素化的形象呈现。抽象或夸张的设计手法表达戏曲表演所要传达给观众的空间想象。中国的传统戏曲里一般都是采用这种非写实舞台布景样式,现代戏曲对此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砌末大都是非写实的,它们在演出中的作用,基本上是协助演员完成戏曲表演动作。

京剧《膏药章》的舞台布景设计在尊重戏曲空间个性的同时,融合了当代艺术的审美感悟。在舞台中心,错落一组大平台,四周几根倾斜的柱子,柱子前后披挂漫天的乱布条和一面破龙旗,台口两侧置一对石狮子。这些形象组合构建了一个坍塌的空间框架,隐喻清王朝即将崩溃的社会空间,把复杂的具体环境提纯化为抽象的形式美感,以此营造了一个深沉的悲剧氛围。

现代京剧舞台布景设计中,通过提取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表达戏曲的场景属性,京剧《圣洁的心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整个舞台空间布景中,提取了藏族服装中的“鲁蒲”。这种就有典型的特色的图案,揭示了《圣洁的心灵》所要表达的地域文化和场所属性。因此把“鲁蒲”作为舞台的主题形象具有很多层含意的象征,它是孔繁森之路,也是孔繁森为架起的金桥,同时也成为孔繁森精神的外化形象。牛头是藏族祭天的供品,但用在这里恰当的抒发了藏族人民对孔繁森的祭奠和缅怀,更是对孔繁森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写照,“鲁蒲”顶部的光环和散射出的亮点,昭示了这种精神的凝聚和更宽广的空间焕发。而当孔繁森的死讯传来,牛头缓缓升天,更是设计者在戏曲高潮时用舞台形象将戏曲艺术意念升华的传神的一笔,意味深长。

大量运用中国传统图案也是非写实布景样式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中国传统图案形象高度概括、构图丰富、手法多样而且时代特点鲜明。非写实布景样式的舞台空间设计中湖北京剧《一包蜜》的运用,在舞台前区留出广阔的舞台空间只设置一桌一凳,演员在表演中通过形体语言揭示空间环境,在舞台背景区将揭示戏曲环境的梨树以及树叶枝干用夸张变形的线描手法进行表达以此寓意浓厚的生活气息。广阔的空间留给演区,景表现在天幕之上,同样结合大道具。

舞台布景样式中另一种非写实的表现形式中通过运用幕布组合表现空灵丰富的舞台效果,主要有侧幕组合硬景、对称斜拉幕组合硬景和吊幕组合硬景等非写实布景设计手法。如越剧《状元打更》、曲剧《湘魂遗恨》、京剧《杨门女将》、沈阳京剧《岳飞》等。

二、现代戏曲布景样式对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启示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电影、电视、话剧等强势介入,其场景舞台设计越来越立体化、精美化。很好迎合了现代观众的价值观念和审美需求。舞台布景作为现代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舞台空间处理手法和布景样式的表现形式决定了现代戏曲的环境氛围和剧情介绍。舞台布景同时作为舞美设计师与导演揭示戏曲主旨思想和处理表演环境的重要手段。

在整个戏曲空间环境的营造中,戏曲演员的程序化表演与写实的舞台环境在戏曲思想的表达上具有一定的冲突。但舞台布景设计师如能根据剧本的结构、人物所处的场景来考虑布景样式,并在戏曲舞台空间设计中重视高科技的应用,从舞台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与戏曲表演在内容和意境上统一,以此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促进现代戏曲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中《白蛇传》的表演中,舞美设计师运用传统山水画中的写意线描手法与演员的表演者的舞蹈动作相统一,以此增强戏曲舞台氛围。这也是从意境出发找到了统一的因素而为观众所接受。

舞台空间设计师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设计中,为了表达江南一带的环境背景,通过运用纱幕等非写实的舞台布景样式,借用演员的唱词和表演动作给观众创造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山间小庙、井边等。寓意的表达出江南美丽景致和主人公依依惜别的感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观众审美能力的提高,舞台布景在现代戏曲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表达了戏曲场景的具体地点和环境氛围,更深层次揭示了戏曲蕴含的意境。现代戏曲的布景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

现代戏曲中要用什么样式的布景,应该从剧本和观众的审美需求角度去考量。

(一)根据剧本的结构、人物所处的场景来考虑布景样式

剧本是戏曲创作的灵魂,戏曲最终要揭示剧本的主旨,剧本交代了戏剧冲突的时间、地点、人物,戏曲舞台空间环境必须围绕着剧本交代的环境进行设计创作。舞台布景样式不仅要考虑有利于戏剧冲突的展开、发展和结束同时也要考虑剧本结构和人物所处的场景。

如果剧本结构复杂、年代时间跨度比较大,剧本交代的环境空间比较大。为了戏曲舞台设计的风格形式的统一和时空的流通性。往往采用非写实的布景样式。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十八相送》,从空间的角度讲,环境空间跨度非常大,如果采用写实布景,演员在舞台上行走仅仅只能表现一小段的环境,根本不能表达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那种依依不舍的之情。剧本在《十八相送》这幕描写了多个场景,如果都表现在舞台上,舞台的表演空间就没有了,换景时间也跟不上,只能采用非写实的布景样式,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表达场景的变化。

如果剧本结构比较简单、年代时间跨度比较小,剧本交代的环境空间比较小。为了最大限度的再现生活原形的环境,配合戏曲演员的表演,表达当时的戏曲冲突,可以采用写实的布景样式。江西采茶剧《榨油坊风情》通过描写农村青年男女的爱情被具有封建思想的父亲强烈反对,以致俏姑和天哥情感爱恨交织。导致父子失和、恋人反目、夫妻不睦,掀起一波又一波爱恨交织的狂澜。设计者在演区采用立体写实布景样式,真材还原生活场景。演员可以从木制楼梯攀上小阁楼,从而将古旧的榨油坊形象,很真实地展现于舞台,而且一景贯穿全剧,很真实地再现了剧本的环境空间,有力地配合了演员的演出。

(二)重视观众的审美需求

从戏曲表演发展的角度来看,戏曲舞台空间的地方性和程式化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习惯,“一桌二椅”的舞台布景形式不被年轻观众所接受。现代戏曲的布景必须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原先的简单布景已经不能满足观众对高雅艺术的审美,如果戏曲没有观众,就没法谈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只有观众才是戏曲传承和发展的载体。试想一下,如果戏曲没有应和观众的审美需求,那戏曲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观众遗忘,那戏曲就只有在教科书里出现了。由此可见,在现代商业化市场中,现代戏曲的布景样式必须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

现代戏曲中《骆驼祥子》采用写实性布景样式,全剧通过再现当时真实场景,通过主人公买车和失车三起三落的剧情,真实的表现出那个年代人们的贫苦凄惨的生活状态。舞台布景设计上,反映了在军阀混战时期的,破旧、悲惨的环境,应和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极大的配合了演员的表演,使观众身临其境,达到了观众与演员的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体会到主人公在不同的时候表达的心理感受,赢得了观众和专家的好评。

(三) 戏曲舞台空间设计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舞台表现设备的不断更新,声光电等高科技的舞台空间在戏剧、歌剧、话剧等空间中广泛应用,科技的介入得到了观众普遍认可,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在戏曲舞台空间设计同样也要重视高科技的应用。多媒体数字化设备的使用,增强舞台空间的时尚现代感,提高了现代戏曲舞台空间的审美性和观赏性。舞台空间中机械设备的自动智能性,自动升降台、LED屏幕、旋转舞台、新材料的普及,为戏曲舞台空间布景样式的表现提供自由,迎合了现代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

为了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与品位,现代戏曲的舞台形式也在发生着变革。现代昆曲《西厢记》通过运用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增强舞台空间的时尚现代感,通过在舞台环境中运用LED屏幕和玻璃舞台,充分调动现代舞台的一切多媒体数字化设备,综合运用灯光、色彩和音响等一切表现手法,增强舞台环境的视觉冲击力。这种虚实结合的非写实舞台布景样式,更好的表达昆曲《西厢记》美轮美奂的舞台氛围。这样,不仅使演员在舞台上不用太多顾及实景,而可以高度自由地根据剧情所需施展自己的演技,而且也使观众在充分自由的联想中产生对舞台自由变幻的审美感受。

三、现代戏曲舞台美术布景样式的发展前景

今天,是现代戏曲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阶段,仅从社会功能和历史价值上来肯定戏曲的地位,仍是功利主义的态度,并没有揭示出它的本质特征。戏曲作为我国特有的表演形式,通过在表演形式与舞台环境的配合,塑造戏曲人物的性格与舞台氛围,揭示戏曲所表达的主旨思想内容。因此,现代戏曲舞台空间设计巩固确立,尚有赖于对它的美学价值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对戏曲舞台美术创作审美规律、场景塑造等重大问题的探索和总结,指导了戏曲舞台的发展,促进了戏曲空前兴盛局面的诞生。

综上所述,由于戏曲所表现的生活和人物形象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所不同,舞台布景样式日益丰富多样,新的表现技巧也会不断发展,新的表演程式也随之出现。新的表演形式和新的表现手段相互配合,促进了整个戏曲的发展。作为戏曲发展革新路上的舞台美术设计师,也要适应时展的需求,更新设计观念,借鉴其他戏剧表现形式的优秀设计手法,充分的尊重剧本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已经观众的审美品位。在设计每一台戏的时候不拘一格。幻觉的、非幻觉的、写实的、非写实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近似中性的,都可以尝试。首先从剧本入手,分析剧本,与导演取得共识后进入创作,把握剧本所写的戏的格调和剧本的结构,创作戏曲舞台的空间环境。其次舞台空间环境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戏曲所服务的对象是观众,戏曲成功的标准是能否得到观众的认可,无论采用写实布景样式还是非写实布景样式,关键是让观众在戏曲表演和舞台空间中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伴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的逐渐提高,大量的现代化的舞美技术、舞美样式会被应用在中国戏曲的演出当中。

参考文献:

[1]吴丹妮.浅谈戏曲舞台美术中“人景合一”的视觉审美 [J]. 戏曲艺术,2013.8

[2]张威.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独特性 [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9).

[3] 姚晟.试论中国传统戏曲舞台美术的构成与写意性特征 [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0).

上一篇: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综合分析 下一篇:物联网汽车通信定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