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外的三色世界

时间:2022-09-08 04:08:36

车厢外的三色世界

法国人会告诉你,蓝色是自由,白色是平等,红色是博爱;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 基耶斯洛夫的三部曲《蓝》、《白》、《红》已经从精神层面为我们诉尽了“法兰西的灵魂”;而对于旅行者来说,蓝色是海岸,红色是美酒,白色则是时装、香水、艺术、浪漫的总和。

【白色】

地铁本身就是一道风景

巴黎的大部分景区都集中在市中心地铁沿线。但除却快捷、简便、经济等原因之外,对于我来说,乘地铁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和普通的巴黎人一样浸染到这个城市中去。

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卢浮宫、凯旋门都在一号线上。一号线的地铁已经有些年头了,地铁的砖墙斑驳了,却还整洁,入口窄窄的,走道有点昏暗,但地铁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坐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边上两位美丽的欧非混血女郎正谈论着些闺房私话,巧笑嫣然,不时朝坐在不远处的白人小伙子抛个媚眼,男孩们也怯羞羞地回应着……众生百相,喜怒哀乐。

听说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逢各大博物馆的免费参观日,卢浮宫正门口的队伍左三圈右三圈,但其实地铁站内,Sephora 商店边上就有一个卢浮宫的侧门,从这里进入的人会少很多。这个窍门倒是能让你节省很多时间,乘机琢磨了一下《达・芬奇密码》的奥秘是否真的蕴藏在了那个正立和倒立的立方体里,不过答案似乎只有丹・布朗自己知道。

钻出地铁,夜色里的香榭丽舍依然行人如梭,新近改建的Louis Vuitton 旗舰店,索性把外观打造成了巨型的LV 旅行箱,更是为这条“纸醉金迷”的繁华大道盖上了一个奢华的印章。

蒙马特高地上的全盛时代气息

“天使爱美丽”的尾声部分,男主人公Ni no 根据爱美丽的提示在一座高台上终于找到心爱姑娘的那个场景,就是在蒙马特高地拍摄的,背景就是圣心教堂。圣心教堂是这个地区的地标,罗马式与拜占庭式相结合的纯白建筑,肃穆中透着一种柔美。而我感兴趣的则是,蒙马特高地是巴黎唯一一处在奥斯曼大帝大兴土木的巴黎改造工程中幸存下来的区域,也是集中了众多艺术家传说的地方。

从圣心教堂深入街区,街道果然仍然保留着19 世纪的青石板路,沿着高高低低的坡道,狭窄悠长的小巷蜿蜒曲折。小丘广场上昔日高更、卢梭、雷诺瓦、毕加索、布拉克在此作画的情景早已湮没在了岁月的尘埃里,而另一批画匠正在为游客仔细地描画着肖像,漫画式的、素描的、卡通的……各自似乎也都不乏拥趸。

漫步间,一座其貌不扬的街心公园里的一堵墙引起了我的注意。墙约有40 平方米的样子,由几百块深蓝色的长方形瓷砖组成,瓷砖上布满了用世界上各种语言和方言写的同一句话“我爱你”,在墙的左侧,我还看到了中文的这三个汉字。边上的法国人告诉我,人们昵称这堵墙为“爱墙”,爱墙的发起人是法国一位以写爱情歌曲见长的音乐家―弗雷德里克・巴隆。1992年起他开始收集和记录下了1000 多条用300 多种语言写就的“我爱你”的手写体。

令人发梦的跳蚤市场

心想着去跳蚤市场赶个早集,而巴黎是慵懒的,集市要十点才开张。晨曦中,只有咖啡馆已纷纷忙碌起来,于是像普通的巴黎人一样要了份法式早餐―一杯鲜榨橙汁、半根法式面包、一份煎蛋、一个羊角面包、一杯热咖啡。侍者并不是一次性地端来所有的食物,而是一个一个慢慢地上。尽管时间还充裕,我还是忍不住催了两次,侍者礼貌地回答: “先生,我没有忘,会给您送来的”,恭敬中传递出冷冰冰的不悦。放眼周围的巴黎人正气定神闲地读着报纸或杂志,慢条斯理地品啜着手中的咖啡,不禁也有些羞愧―中国人是连度假都要讲究速度的。

十点的圣杜安跳蚤市场如火如荼,等开市的人不在少数,唯恐有什么宝物被人捷足先登。这里是巴黎规模最大的巴黎市场,一眼望不到尽头,有近2500 个摊位,从纺织品、书籍到陶瓷、古董一应俱全。

格拉斯的法国香气

世界上第一瓶合成香水“夏奈尔5 号”就是在格拉斯(Grasse) 诞生的。1921 年,可可・夏奈尔在情人俄国大公德米特里的引荐下,结识了在格拉斯拥有实验室的杰出调香师厄内斯特・波(ErnestBeaux)。厄内斯特・波像古代炼金士一样,用格拉斯的茉莉、五月玫瑰、依兰及檀香木,经过长期的实验,调配成两组成品,每组为五款。第一组编号从1 到5,第二组从20 到24。夏奈尔选中了第5号,她说: “我要在5 月5 日向世人展示这件收藏品,我又选择了5号瓶子,希望这个数字能为这瓶香水带来好运。”后来,就有了玛丽莲・梦露的传世名言―我只穿着夏奈儿5 号睡觉!

身在“香水之都”,自然不能错过揭开香水配制神秘面纱的机会。格拉斯最大的香水工厂弗拉戈纳(Fragonard)的导游会向众游人讲解如何从花瓣里提炼出香精的奥秘,并且领你参观了几个不同的区域,那些区域并不是真正制造香水的地方,象征性地放了一些蒸馏筒等工具向游客展示,旅游业显然已经成为了企业的另一大支柱。

【蓝色】

富足的老人城―尼斯

有一句话说: “巴黎集中了全世界的游客,尼斯汇合了全世界的富人。”这个占尽地中海气候之先的小城,连二月份的冬日晒在身上都是暖烘烘的。法国人说,有钱人都跑去尼斯养老了,我只知道,野兽派的马蒂斯原本只是养病来到尼斯的,却不想爱上了这里的天气,最终在这里告老,一直生活了二十多年。

与巴黎相比,尼斯倒与瑞士相似三分―阳光悠长、节奏缓慢、豪华却不露眼、奢侈却也低调。所见的老人尽管已经有些佝偻,老太太们却仍然穿着合体的裙子、透明的丝袜,老先生们仍然穿着妥帖的外套,胡子剃得青青的一片。

因为历史的缘故,众多文化足迹都在尼斯留下了烙印。罗马人在这里建过城邦,罗马帝国灭亡后,它仍是北意大利的一个省郡,直到1860 年,拿破仑三世才把它划入法国版图,英国的绅士、淑女们曾在这里兴建了海堤大道,盖了教堂,还留下了他们的坟场。

走在尼斯最主要的观光街道――英国人开拓的3.5 公里长的海堤大道(Promenade des Anglais,即英国人大道)上,这个城市的招牌风景尽收眼底――绵延不尽的沙滩,一望无际的碧海,从最东端一直延伸到西面现代化的尼斯机场,大道旁参天的棕榈是艳阳最好的注解,拿破仑时代新巴洛克风格的高级旅店掩映其间。

马赛映像 热情老港与普罗旺斯鱼汤

据说,每天早上老港的鱼市是马赛最有生命力的地方。于是,起了个大早,还没来得及走出地铁,腥咸的海味就已经扑鼻而来。港湾里的游艇尚在沉睡,船帆倦怠地耷拉在船舷上。鱼却在箩筐里鲜活地蹦跳着,摊贩们大声地吆喝,主妇们奋力地讨价还价,人声鼎沸,在法国确实很难得听到这样的喧哗。生意成交,刀起,大个头的海鱼已被分成了数段,分别成为几家晚餐盘里的美味。

来了马赛,有一道名菜是万万不能错过的―Bouillabaisse,即普罗旺斯鱼汤,又称马赛鱼汤。从晚餐菜单上毫不犹豫地点了这道名汤,端上来的汤是颇稠的褐色,一口入嘴,鱼香满溢,不腥不腻,难怪美国美食作家光是为了这道菜就能千里迢迢赶过来住上半年。

【红色】

波尔多里古老的圣・埃米里翁酒区

波尔多是法国两大思想家孟德斯鸠和蒙田的老家,但是说到波尔多,一定有另外两样东西比他们有名,那就是波尔多所在的西南部阿基坦大区盛产的鹅肝和油封鸭,但是还是有一样东西,比它们两个的总和加起来还要有名,那就只能是波尔多的葡萄酒了。他有名到连法语里酒红色也被叫做“波尔多红”。

波尔多的名字就像一顶皇冠,一旦葡萄酒被之加冕,就如同被授予了至高无上的权杖,令所有爱酒人士臣服。这个被美酒宠坏了的城市,加龙河西岸Chartron 街区葡萄酒商行、酒铺、酒窖比比皆是,似乎到处弥漫着乡村式的享乐主义。

作为波尔多地区最古老的葡萄酒产区,圣・埃米里翁被誉为“ 阿基坦地区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近期,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关于它的新闻莫过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它列入了世界文化保护遗产的名单。

但是爱酒人士们将另一事件传为了美谈―新任的007 英国绅士詹姆士・邦德(James Bond)放弃Bollinger 香槟不喝,改喝一级高等B 级(Premier Grand CruClassé)的圣・埃米里翁Angélus了。

上一篇:卷首 第5期 下一篇:刘孜 幸福的基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