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活动视野下高职院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策略

时间:2022-09-08 01:26:37

团体活动视野下高职院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策略

摘要:高校贫困生因其生存环境的特殊性而成为被重点关注的对象,以往的资助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问题,但却忽视了其心理问题,本文从团体活动的视野出发,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义工服务等形式尝试探索提高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方法和思路,旨在促进高校实现对贫困生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团体活动 主观幸福感

随着国家对高校资助工作关注的不断提高,各高校逐步建立起以“奖、勤、助、贷、补”为主,社会捐助为辅的资助体系,资助力度之大,已基本解决了贫困生在校的经济问题。对贫困生工作的重点也由经济的资助转为育人,如何解决贫困生因经济压力带来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其主观幸福感,从而转变思想认知投身到创造美好生活的努力奋斗中去已成为贫困生资助工作考虑的新方向。

1 贫困生心理状态现状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贫困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大多影响着贫困生追求进步的意愿,成为成长道路上的一道拦路虎。张玉娟[1]等人对76位贫困新生进行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56.6%的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3.2%的贫困学生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施伟娟[2]等人采取横向研究,对建立贫困生档案的在校生进行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46.2%的贫困生存在自卑心理,21.3%的贫困生存在孤僻心理,32.5%的贫困生存在焦虑心理。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贫困生的学习、人际关系,甚至影响着他们对整个社会的认知与评价。郑雅铭[3]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在校生进行调查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强迫、焦虑、敏感、敌对、恐惧等维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余彬等人的调查同样证明了这一点。贫困生因长期生活在相对压抑的经济环境下,认知和情绪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直接的行为表现或者是遇事退缩或者是不容侵犯,柔弱与棱角并存,极大的束缚了他们能力的发展与潜力的提升。因此,在贫困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的形势下,寻找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根源已迫在眉睫。

2 贫困生主观幸福感

贫困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了他们主观幸福感的缺失。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们对于自己是否幸福的主观感受,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作出满意判断的程度。情感体验包括愉快、轻松等积极情感和抑郁、焦虑、紧张等消极情感。总体来讲,个体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体验到的幸福感就愈强。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对贫困生来讲,具有敏感多疑等个性的贫困生对人对事的认知较为偏激,体会不到周围环境对他们的关心,积极情感较少,主观幸福感相对较低。另外长期的生存压力及依靠资助的生活模式让他们体会不到自我价值感,一旦遇到问题和困难,倾向于埋怨、依赖、逃避甚至厌恶,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下降。有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对其自杀态度和生命意义感产生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越强烈的个体,掌控外界环境的信心越强,生命意义感越强,自杀态度也就越弱[4]。因此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心理自救,让其在相对贫困的生活环境中建立积极的认知,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主观幸福指数。

3 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主观幸福感的交互作用理论认为,个体的幸福感得失是通过个体与其所处情境间的交互作用实现的。提高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可以从情境因素上下功夫,将“无偿资助”转变为“有偿资助”,将贫困生参加学校团体活动、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的情况纳入资助的重要条件,让贫困生在团体的情境中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学会承担责任,感受自我价值及积极情感。

3.1 团体心理辅导的介入

考虑到贫困生长期的生存模式不可能在现实中立马改变,在团体活动初期可以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通过模拟一些现实情境让贫困生能够逐步接受改变。团体辅导是在安全、自由、理解、真诚、温暖的环境中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采用了团体讨论、角色扮演、无条件积极关注、行为训练等方法和技术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同时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怀,从而改变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谭健烽等人的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通过贫困生人格素质的完善提高其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5]。通过团体互动,贫困大学生可以学习到遇到困难时应该采取的求助方式,有利于建立问题解决式的应对方式。积极的应对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困难生摆脱困难,而且是提高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团体人员的构成可以采取贫困生自愿报名的方式或者根据贫困生档案指定人员参加。因团体成员的同质性较高,成员间的贫困经历和感受的互相分享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彼此接纳,为成员发现和改变内在的行为奠定基础[6]。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指导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贫困生积极情感的分享,转变贫困生对贫困存在的偏见,传播正能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兴趣不高,主要原因仍存在于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偏见,也就是对自己存在心理问题的不接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心理咨询中心、资助中心、以及心理健康课程三方合作,心理咨询中心广泛宣传团体辅导的有效性,引导贫困生主动参与,资助管理中心则将贫困生信息提供给心理咨询中心,由心理咨询中心组织实施辅导。在贫困生主动参与意愿不强的情况下,借助心理健康课程的力量通过课程设置要求上课学生组成不同类型的小组,对不同类型的小组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缓解贫困生的压力及排斥。

3.2 受助贫困生义工制的建立

义工即志愿者,是志愿精神的实践者,在不为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的人和人群[7]。

贫困生因经历贫困的磨砺而产生很多问题,与客观的经济状况不好、社会支持少等原因相比,生活满意度低,积极体验比消极体验少才是导致他们主观幸福感低下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显示,志愿服务能显著增加志愿者的生活满意度,降低抑郁水平,应对方式也倾向于积极。姜春燕[8]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主观幸福感和利他行为的相关性极高,利他行为能极大的促进主观幸福感。志愿者服务能够提高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源于志愿者服务享有很高的社会评价,贫困生可以在服务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自己的付出提升自我效能感,改变对自身“无能”的错误认知,享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志愿者服务,可以与被服务者产生对比效应,从而降低对自身境遇的关注,减少因“不公平”的认知所导致的负面情绪的产生。因此高校应该积极组织贫困生参加志愿者活动。

首先,高校应该加大对义工制度的宣传力度,营造义工发展的良性氛围。义工制的具体实施离不开学生对工作的认可,工作开展之初应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广播、宣传栏、社团、主题班会、团课等形式介绍志愿服务的意义,参加志愿者服务的途径方式等等,也可请参加志愿者服务的优秀工作者以讲座、汇报等形式以亲身经历向同学们介绍志愿者服务对人对己的帮助,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其次,领导提高对受助学生义工制的重视,建立规范的义工制度。学校资助管理中心应该成立专门的受助学生义工管理机构,统筹安排受助学生义工工作,及时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建立高效的受助学生保障体系。有研究表明学生义工活动对院系、班级的依赖性比较强,大多通过社团进行义工活动,自己联系或通过其他途径来进行义工活动的较少[9]。因此学校甚至各院系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多渠道的义工参与途径。

再次,重视对受助学生技能的培训。很多受助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评价较低,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帮助其他人,因此引导他们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就要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地培训,比如对于文科类贫困生可以培训他们的应用写作、办公操作等能力,对于工科的贫困生可以培训他们的专业技能,比如计算机维护、电子产品焊接等,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让他们体验知识的力量和自身的能力。

同时,加强对受助学生义工活动的考核。为保证义工活动的有效性,学校可以向每位受助者发放“爱心服务登记卡”,学生在志愿服务结束后邀请被服务对象在服务卡上对其服务情况进行登记反馈,然后把登记卡交到学校义工负责机构,接受检验[10]。学生参加义工活动的数量、质量将作为评选奖助学金及各类资助的有效凭证和重要条件。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对国家资助的“等、靠、要”,另一方面有利于义工制的良性发展,真正发挥志愿服务的作用。

总之,贫困生是高校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又因生存环境的不同而使其存在特殊性,成为资助关注的重点对象,也必将成为高校继续工作的对象。团体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实现心理自救,从而提升主观幸福感,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目的,是高校资助工作不断探索、尝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玉娟.76名新入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5(09).

[2]施伟娟,刘建国.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经济贫困生心理问题中的应用[J].校园心理,2013,11(02).

[3]郑雅铭.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

[4]谢杏利,邹兵.主观幸福感在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中的中介作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33).

[5]谭健烽,蔡静怡,吴建玲.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人格、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

[6]刘娜.团体心理辅导在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中的应用[J].职业时空,2012,8(6).

[7]丁元竹.中国志愿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7.

[8]姜春燕,刘华山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及利他行为的关系[A].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

[9]谢春梅,张连根,宋树芬.云南农业大学“受助大学生义工制度”的调查研究[J].农业教育研究,2013(1).

[10]邓丽芬.关于推进高职院校义工组织建设的思考[J].传承,2012,12.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3年苏北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项目一般课题(项目编号:SBXLKTYJ13041)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孙娟(1985-),女,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讲师,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上一篇:加强电力物资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下一篇:浅谈BIM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