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速电气化铁路开闭所的论述

时间:2022-09-08 01:21:29

关于高速电气化铁路开闭所的论述

【摘 要】伴随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供电可靠性已成为铁路系统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标志。电气化铁路开闭所的合理设置,可以提高铁路供电正常运行及调度指挥的灵活性。有了一定数量的开闭所,就可以灵活地进行供电方式的调整,做到设备检修时线路不停电。当发生设备故障时,开闭所可发挥其操作灵活的优势,迅速隔离故障设备单元,使停电范围缩减至最小,保证铁路供电的可靠性和不间断性,极力保障铁路正常的运输秩序。

【关键词】高速铁路 开闭所 供电方式 可靠性

【分类号】U225

1 .高速铁路开闭所的作用

开闭所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缩小事故停电范围。高速铁路发生故障或需要停电检修时,停电范围太大。因此,在供电臂中间需要设置开闭所,将供电臂分段,缩小停电范围,将对铁路运输的影响降到最低。开闭所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综合自动化的水平。开闭所综合自动化就是对所内设备进行测量、保护、控制及信息的远程传输,采用微机化产品,并充分利用微机数字通信的优势实现数据共享。这些自动化技术的实现,对于掌握系统的实时运行情况、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都有很大价值,最终将大大提高上级变电所和接触网的运行管理水平,促进电气化铁路的蓬勃发展。

2 铁路开闭所的分析与设计

2.1 铁路开闭所与变电所的分析比较

开闭所与变电所都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能的输送、分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都是在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是集保护、测量、监控、远动于一体,替代了常规的保护、仪表、中央信号系统等二次设备,实现了操作监视屏幕化。开闭所由于没有变压器,在微机保护方面,就不会涉及变压器保护,数据采集中也就没有了与变压器相关的各种状态量或模拟量的采集。从功能方面讲,开闭所比变电所要简单一些,一次设备上开闭所的设置相对简单,其一般结构应至少有两路进线。

2.2 开闭所主接线的设计依据

开闭所的电气主接线是开闭所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也是构成配电网的重要环节。开闭所主接线的确定与配网及开闭所本身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并且对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布置有较大影响。因此,必须全面分析开闭所在配网中的地位、用途及配网规划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其接线方案。

开闭所接入系统方案是开闭所接入系统时,应考虑其供给电源的配电线路能否承担接入开闭所所增加的负荷,按其在配电网中的功能分为环网性开闭所和终端型开闭所,开闭所的规模应根据配电网的规划、设备及负荷增长情况和电网结构等因素进行选择。

2.3 开闭所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2.3.1 可靠性:可靠性是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主接线首先应满足这个要求。即进线开关检修时,尽量减少对设备供电的影响;开关或母线故障及母线检修时,尽量减少停运的回路数和停运时间,并要保证对一级负荷及全部或大部分负荷的供电,尽量避免开闭所全停的可能性。

2.3.2 灵活性:主接线应满足调整,检修及扩建的灵活性,供电调度可以灵活的投入和切除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满足系统在事故运行方式、特殊运行方式下的要求。检修时可以方便的停运开关、母线等设备,而不致影响配电网的运行和对设备的供电。

2.3.3经济性:主接线在满足可靠性、灵活性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

3 开闭所的二次接线

3.1 二次接线的基本概念

供变电系统中,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保护、监察和测量的低压、弱电设备通称为二次设备。二次设备按一定顺序相互连接而成的电路成为二次电路,也称二次接线。二次接线描述二次电气设备的外部接线和接线原理,主要包括:监视测量回路、控制合闸回路、信号回路、保护回路、远动装置回路。以上这几部分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体系,设计时必须统一进行,保持其完整性。

3.2 二次设备的布置

开闭所的二次设备布置方式有集中布置和分散布置两种。集中布置是将开闭所中所有的控制、保护和自动装置,都集中布置在控制室内。分散布置是除了在主控制室布置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外,还将部分二次设备分散到各配电装置。

3.2.1二次设备集中布置的优点是:控制、信号、测量等系统之间的联系电缆较短,运行人员对这些设备的监视、维护方便。集中布置的缺点是:控制电缆用量大,电缆敷设费用高,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负担重,测量误差大。

3.2.2二次设备分散布置的优点是:能减小主控室的建筑面积和控制电缆的用量及电缆敷设的费用,减轻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负担,提高测量精确度。分散布置的缺点是:二次设备分散布置,给监视和维护带来不便,控制、信号回路接线较复杂。近年来由于采用了计算机监控、微机保护等新技术,给二次设备的分散布置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二次设备分散布置已逐步被运行人员接受,并成为开闭所推广采用的新技术方案。

4 馈线测控保护论述

4.1 馈线测量和控制

为了保障开闭所供电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以及准确、有效地监视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在开闭所的二次设备中,设置有各种监视性和计量性的仪表。测量仪表一般都装设在控制室的控制、信号及计量的盘面上,主要是对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供电质量进行监视性的测量,如电压表、电流表、功率因数表等,还有就是对开闭所各种经济性指标进行的测量,如有功,无功电度表等。

馈线控制回路主要是针对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控制,可分为远方控制和就地控制两种。控制回路不仅能利用控制开关进行手动合、分闸的操作,而且还要满足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实现自动合、分闸操作的要求。应有反映断路器处于合闸或分闸状态的位置信号,并在自动装置或继电保护动作使断路器合、分闸后,有区别于手动操作的不同信号。

4.2 馈线保护的主保护

输电线路最主要的电气参数是阻抗,线路越长,阻抗越大:线路越短,阻抗越小。因此,测量阻抗就是测量距离。当故障发生在保护安装处近端时,短路残压很低,短路电流很大,测量阻抗很小;当故障发生在远端时,短路电压较高,短路电流较小,测量阻抗较大。据此可在保证选择性的条件下,通过动作定值的整定,确定保护范围。在馈线保护中,将距离保护设定为主保护方式。距离保护由阻抗测量元件、启动元件和逻辑电路构成。现代距离保护多采用向第四象限偏移的四边形动作特性,在躲振荡和反应过渡电阻能力方面比圆动作特性具有明显的优点。

4.3 馈线保护的后备保护

距离保护为了躲过线路的最大负荷,所以整定值一般比较小,当线路接地电阻较大时,保护就无法动作,降低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在牵引网中除了距离保护作为主保护外,还需要一些后备保护来构成完整的保护系统。电流增量保护、过电流保护、过负荷保护、一次重合闸、PT断线检测等作为后备保护,来更好地实现继电保护的功能。

5.结语

本文紧密结合高速铁路设计与运行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开闭所的产生背景及其一、二次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并讨论了开闭所电气量的测量、控制和保护,使开闭所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在事故情况下,开闭所最大限度地缩小停电范围,缩短停电时间,增强电气化铁路的供电可靠性,保障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输秩序,实现高速铁路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李警路.电路分析.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2] 贺威俊,高仕斌,张淑琴等.电力牵引供变电技术,2000.

[3]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4] 郑皆得 林功平 配网开闭所监控的一种新模式,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

[5] 盛寿麟 电力系统远程监控原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上一篇:浅谈煤矿井下机电常见事故原因及预防对策 下一篇:安徽霍邱经开区GPS数字测绘工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