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地区电视访谈节目的提质与创优

时间:2022-09-07 11:09:37

边远地区电视访谈节目的提质与创优

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电视访谈类节目以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使受众犹如身临其境的特点,为广大受众乐于接受;由于操作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廉,周期短.传播快速见效,电成为广大电视丁作者常用不衰的宣传手段。但是,多年来,电视节日的创优.特别是电视访谈节目的创优。一直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工作者难以跨越的一道屏障。究其原因.一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远离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经济不发达.社会活动相对较少,加上环境封闭,观念落后。人才匮乏.好的访谈节目题材难以遇到。即使遇到了.有的编辑记者陷入狭窄的思路。不去深人思考问题。使访谈节目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和时代感。二是在策划、采访技巧以及后期制作包装上.表现方法不丰富.使访谈节目丢掉了感染力和独特性。

其实.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要突破这一屏障。也不是没有出路。相对于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尽管我们每天感受的都是小规模、慢节奏、后进式的社会生活图景。碰上的也都是小人物、小事件、小场面和小题材,但是,时代的变化都是一脉相承的.再闭塞的地方也会有新一轮的季风吹过.留下季节的印痕。我们只有把这些小人物、小事件、小场面和小题材放到时代大背景的熔炉里去熔炼.从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角度去思索和开掘.从当地党委、政府发展经济、繁荣文化.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生活富裕的层面去分析.才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所采制的电视访谈节目也才会渺而不小,而且以小见大,体现时代的精神和要求。因此,面对与发达地区的差异,我们既要正视现实.承认差距的存在,也要扬长避短,精于观察,巧于设计,高扬本土特色的创优旗帜。

一、坚持“三贴近”原则,体现本土特色.是边远地区电视访谈节目提质创优的根本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个旧市产业结构在调整.城市经济在转型,社会相关层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时间出现了企业关停破产,工人遭遇着下岗转岗,社会人员保障需求剧增的局面。面对剧烈的社会矛盾,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这些年.我台专题部定期或不定期地开设了在本地认知度较高的“人物访谈”节目.重点对三类人群的情况进行报道和介绍:1 下岗再就业的本地和外来创业成功者,其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经验。2 目前在岗的省、州、市级劳动模范的事迹和优秀品质;在特殊情况下忠于职守.不言放弃的职工的敬业精神。3 个旧市远离家乡到外地打拼、创业的成功人士.其离奇经历和教训。通过大量的专访和访谈,倡导一种人生就得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

我们曾经在一期叫做《再就业创业谈》的节目中邀请过两位下岗后实现再就业的工人师傅进行访谈。一位叫樊金贵,下岗后以做豆腐为生.他摊位上“金贵豆腐”的招牌还是省委书记下来调研时亲自题写的。一位是老贾.下岗后从安徽跑到云南来以卖茶叶蛋过活。人称“卖茶叶蛋的老贾”。他们两位更多的时候都是日晒雨淋.骑着三轮车满大街地去送外卖。对他们的身影。当地人都非常熟悉。可是,大多数市民却不知道他们在放弃从前谋生的职业以后,是怎样坚持下来,最后又转型成功的。访谈中,谈到他们下岗伊始因为找不到工作又要养家糊口.甚至去捡废品这样的坎坷.以及怎样学习生存技术.反复试验改进.最终掌握配方。访谈很有故事性,感动了不少观众。

一次.我们专题部的编辑记者到香港去探亲,在吃家乡“过桥米线”的时候,无意间得知这家“云南过桥米线”店的主人.居然是十年前移居香港的个旧人。于是。他们干脆利用休息时间。对店主人经营“云南过桥米线”的情况进行了现场拍摄和访谈。节目《家乡米线在香港》制播以后.店主人凭借特色小吃苦心经营.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的创业精神,在本地引起了很大反响。我们的相关栏目也因为这些关注百姓生活的节目而获得了年度省级政府奖。

由此可见.平凡的人生.微不足道的生活事件.同样回应着时代的巨响。只要我们从小处着眼。大处着笔.对身边的人物事件认真观察和体味.提炼升华,小人物、小题材也能让人灵光一闪.得到启发。

二、突出团队精神。强化精品意识。重策划。细采访,精包装.是边远地区电视访谈节目提质创优的关键

边远地区的县级电视台.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编辑记者往往身兼数职.像播音主持人也多是集采访、制作、播音主持于一身。要做好访谈节目.就要努力提高采编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宣传水平。另外,发挥小台采编人员一专多能的特点。发扬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贡献部门人员的集体智慧.联手攻关.克难奋进.也是打造精品节目的必要条件。要增强电视访谈节目的吸引力,就要加强前期创意、策划,力促后期制作水平的提升。

2005年,我市以“首届个旧国际锡文化旅游节”为契机,提出以得天独厚的锡文化旅游资源和气候条件.打响锡文化特色旅游品牌,树立开放搞活、开发发展的城市新形象的举措。我们认为.必须抓住锡文化来搭台唱戏。锡文化是一条悠远的历史长河,个旧以锡为支撑的工业亮点很多,应该对锡文化进行研究和表现.逐步让工业、旅游成为锡文化特色品牌之一。

史料记载,具有2000多年开采历史的个旧锡矿山.曾经是使用一种古老的石臼来舂矿、碎矿的.人称“碓窝”.生产效率极低。晚清以后.因“古臼”而得名“个旧”的锡都。出现了这些石碾和石磨等生产工具,锡工业随之进入了规模化生产的“新石器时代”。因为这种石碾、石磨大规模生产制造基地的形成.个旧诞生了一个曾经远近阐名的“打磨冲”。直到新的锡工业文明来临――钢铁球磨诞生.“打磨冲”才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这山冲里成百上千沉默不语的石碾、石磨.始终是锡文化中割不断的民族工业的血脉。

为了理清这段历史脉络,我们邀请当地报社骨干记者、政协委员、文管专家等人员一起出谋划策.定制方案:一起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探访当年“打磨冲”的遗迹,制播了访谈节目《打磨冲的故事》。访谈中,嘉宾的叙述故事套故事,特别是见证者的后代对当年工匠们艰难地锤打石头的丁当声、搬运石磨牛车的吱嘎声的生动描述所营造出来的大规模劈石凿碾、雕石为磨的生产情景;以“石王”著称的沙石匠家祖孙三代人遭遇大工业革命的前后不同命运:原始手工工业文化遗存给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等话题,在节目播出以后,引起了观众的热烈讨论。随即,“打磨冲”遗址被作为当地锡文化工业遗产的保护项目.进入了年度政协提案,提请政府给予保护。节目收到了意料之外的宣传效果,也获得了年度州级新闻专题类一等奖。当然,《打膳冲的故事》的成功,还在于节目录制之前,我们已拟订了周密的访谈提纲,节目录制过程中对谈话的前后内容、流程节奏做了有效控制,后期制作上对“百年打磨冲”作了专题介绍.穿插有对当地少数民族村民的采访。背景资料进行了恰当的闪回运用,拓展了节目的新闻时空,增加了节目的文化含量。

总之,与发达地区相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电视节耳的创优.特别是电视访谈节目的创优工作仍然是困难重重。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不把自己边缘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按照新闻规律去多加思考,深入社会,努力实践,坚持自己的本土化路子,不与别人比规模而与别人比独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电视节目的创优道路就可以天堑变通途,走出一线天。

上一篇:连线报道在广播中的运用 下一篇:体育人物报道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