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地籍测量中GPS―D级控制网的设计与建立

时间:2022-09-07 10:24:52

清远市地籍测量中GPS―D级控制网的设计与建立

摘 要:结合清远市GPS控制实例,实施了从图上设计到GPS外业、再到GPS数据处理及精度分析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GPS控制网;基线解算;误差分析

引言

通常将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的控制网称为GPS网。从目前的情况看,大致可以将GPS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或区域性的高精度GPS控制网;另一类是局部性的GPS控制网。尽管GPS测量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等优越性,但为了得到可靠的观测成果,也必须有科学的技术设计,严谨的作业管理和工作作风,而且GPS测量也必须遵循一些统一的规范。

1 测区概况简述

为满足清远市城市规划建设和加强土地管理的需要,做好城区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工作,清远市国土资源局拟在清远市城区范围内布设高等级地籍控制网。清远市城区地处东经112°58′至113°09′、北纬23°30′至23°46′之间,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北部为平原及丘陵、山地。北江沿岸多为冲积平原。市区交通较为方便,107国道贯穿市区。

2 GPS控制网设计与建立

(1)图上设计。在该测区原有1:1万的地形图上,根据测图标准和精度要求,综合测区实际地形、地貌,在室内作出图上设计。

(2)踏勘、定点、埋石。图上设计完成后,应携带图上设计图形到实地探勘,根据GPS测量应注意的原则在实地大概位置选定观测点,并埋石以备后用和防止破坏。

(3)完善图上设计。根据原有图纸的现势性,结合目前地形的变化,为有利于GPS的实测,可以适当调节、改动图上设计。对已有控制点可以采纳利用,但必须对其已知数据作出必要的检核。

(4)网形设计图。根据图上设计和实地调整的结果,在原有图纸上优化生成设计网形。其目的是实时检核GPS外业有无出现漏测的现象和在突况下的紧急处理(例如标石被意外破坏等)。图1是清远市GPS控制网,圆形点表示该点坐标已知。控制网为网状图形,共有59个控制点,27个同步环,4个异步环。

(5)外业观测。外业采用相对静态定位。GPS外业数据采集使用3台Trimble 4000SE GPS接收机(标称精度10mm+2ppm*D)同步观测,每时段观测30-50min不等。

3 数据处理

清远市GPS控制数据处理利用武汉大学LIP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和网平差。

4 误差分析与处理

4.1 单基线解算及分析

任意取定一条基线(本例取A044-A043),施以LIP基线解算命令,结果如表1所示。

结论:在其他解算参数(例如标高改正等)不变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cutoff-angle,一般选择大于等于15°,可以使解算结果较好,即使rms≤0.012,ratio≥3。本例中选取15°较为合适,当取25°时,基线解算的ratio(信噪比)明显降低,都小于3。经过对所有基线的抽样解算结果可知,单基线解算在cutoff-angle合适的情况下都能产生良好的解算结果。

4.2 同步环解算及分析

任意取定一个同步环(本例取A056-A058-A001),施以LIP基线解算命令,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同步环解算(A056-A058-A001)

结论:当其他参数不变时,改变cutoff-angle可以改变解算结果。选取合适的角度可以使结果良好,在本例中,选取15°较为合适。对于本测区内的其他同步闭合环,抽样解算结果类似。

4.3 二维网平差及闭合差分析

采用LIP3.3对GPS网进行WGS-84自由网平差,基本操作与基线解算类似,在网形优化之前,即所有基线,共92条基线参与网平差,选用A059、A057为已知点,进行平差。再对优化后的网形平差。所谓优化,就是根据上文提供的步骤方法,检验基线边之间的夹角是否介于30-150°之间,检核基线解算结果是否合格,将角度不符合要求、基线解算不合格的基线剔除,不参与平差。按照此要求进行网形优化,剔除8条基线,即共84条基线参与平差。

根据试验结果可知:

对于基线,其相对误差甚小,相对误差介于1/1444827- 1/27212之间,解算结果符合任务设计要求,只有基线A017-A037相对误差稍微偏大(但仍然满足≤1/20 000)。在优化设计中剔除该基线,即优化网形对网平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于整个网平差及其闭合差,任何三边网的闭合差优化平差前后基本没有变化,例如上述结果中的三边网A002-A004-A006、A001-A002-A003等,其闭合差不受网形变化的影响。

初步分析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如下:(1)网形设计剔除了不良基线,因此对基线解算的基线相对误差产生积极影响(使该误差减小),但是对坐标的改正数的影响无规律,即在保证改正数不超限的情况下,改正数数值有微小的变化。(2)网形优化对闭合环的闭合差没有影响,是因为,第一,起算数据相同,两次平差都是采用A059、A057作为二维网平差的起算数据,即起算数据不存在差别;第二,组成闭合环的基线数据合格,解算结果良好,优化前后基线相对误差虽然有差别,但差别甚微(10-6-10-8 数量级)。因此,由基线组成的网平差两次结果相差甚微。

4.4 三维网平差及结果分析

对该控制网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平差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时剔除了8条精度较差的基线向量(基线剔除率为0.08%)后,顺利通过了?渍2检验(对整个观测量群统计检验)和τ检验(对各观测元素统计检验),说明清远市GPS网内部符合精度比较高。由各向量解所确定的协方差阵的相互比例关系合理,结果可靠。

5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GPS控制网的建立过程,简单提到了GPS外业的操作,重点解说和分析了GPS基线解算、网平差及误差分析,讨论了基线解算过程中参数变换对整个GPS网的精度的影响,对比讨论了网形优化设计对GPS控制网平差的影响,并结合清远市GPS控制网的建立初步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论证了GPS数据处理过程中网形优化和参数选取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周忠谟,易杰军.GPS卫星测量原理与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

[2]牛卓立.工程GPS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衡量方法[J].测绘工程,1996,5(4):40-43.

[3]张小红,李征航,王泽民等.提高山区GPS定位精度的有效途径[J].铁路航测,2000,3.

[4]安德欣,谢世杰,高启贵.GPS精密定位及其误差源[J].地矿测绘,2000.

上一篇:探究主流大屏幕数字拼接墙的显示技术及其应用 下一篇:无线红外温度传感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