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中红细胞的对比分析

时间:2022-09-07 09:16:27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中红细胞的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尿液中红细胞不同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方法 采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清晨尿液586例进行红细胞检测。 结果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的红细胞阳性率33.8%,高于显微镜检测的红细胞阳性率27.3%。假阳性率为10.3%,假阴性率为3.8%。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1.5%。 结论 由于干扰UF-1000i检测尿RBC的因素较多,会出现一定假阳性、假阴性,所以UF-1000i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镜检, 阳性标本有必要进行显微镜复检,从而提高尿液分析检验质量。

[关键词] 红细胞;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显微镜镜检

[中图分类号] R446.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2-0091-02

尿液红细胞(RBC)分析是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分析指标,新鲜尿液的红细胞形态与泌尿系统的疾病有关,对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有重要的价值[1]。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我院广泛应用,已成为门诊和住院患者尿液常规检测手段,其采用红色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术、全新特异性DNA/RNA细胞荧光染色技术,同时采用双通道(沉渣通道、细菌通道)分别对尿中各有形成份进行特异性的DNA/RNA染色,并通过多角度散色光、多级别荧光强度、新参数、更多信息三维立体地准确定位尿中各有形成份,从而获得尿中各有形成份高精度和高可信度的定量数据,解决了以往尿沉渣分析手工分片的繁琐和人为误差及不能标准化的问题,但是会受尿中某些成分的影响,出现假阳性、假阴性。本文通过UF-1000i与显微镜检查对比分析以及对干扰UF-1000i检测尿RBC因素的探讨,建议在日常工作中对UF-1000i检测以后阳性标本再镜检,不仅使结果的准确度得到了提高,而且临床实用价值很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清晨中段尿液586例,患者年龄18~65岁,男性标本263例,女性标本323例。

1.2 仪器和试剂

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日本Olympus光学显微镜;低速离心机。高、低两种质控品和试剂均为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

用洁净一次性尿杯收集清晨中段尿液,每份尿液标本充分混匀后分为2管,每管1 mL,第一管用作UF-1000i检测,高、低两种质控液检测在控后检测受检标本,严格按照UF-1000i操作说明书标准操作;另一管用作显微镜检测,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规定方法,用离心机以1 500 r/min离心5 min,去掉上清液,留取0.2 mL沉渣,轻轻摇匀涂于载玻片,用盖玻片覆盖后镜检,在高倍镜下连续计数至少10个视野中红细胞,分别取其平均值,以上操作必须在收到标本后2 h内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结果判断标准

UF-1000i RBC参考值为:男:(0~10)/μL、女:(0~20)/μL;人工镜检RBC参考值为:(0~3)/HP。检测结果大于参考值上限时判为阳性。

2.2 方法学比较

586例受检标本中,显微镜检测的红细胞阳性160例,阳性率27.3%;UF-1000i检测红细胞阳性198例,阳性率33.8%,真阳性率为96.3%,假阳性率为10.3%,真阴性率为89.7%,假阴性率为3.8%;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1.5%。用配对资料χ2检验,对尿RBC的检测两种方法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 < 0.05),见表1。两种方法检测尿中红细胞阳性率UF-1000 i高于显微镜镜检,且干扰UF-1000i检测红细胞因素多,导致尿中红细胞的假阳性率偏高,影响临床诊治。

3 讨论

红细胞的检查是评定患者肾炎、肾结石等疾病的关键措施,可为疾病的活动性、严重性提供线索,为诊断及鉴别诊断肾脏疾病提供重要的实验指标。尿沉渣显微镜镜检一直以来是最重要的参考方法,尿液成分和性质的确认显微镜检查一直是个金标准。但是显微镜检测红细胞也有很多缺点,如离心过程使细胞丢失、破坏、变形,还有工作者的操作误差,镜检不出已溶解破坏的红细胞,可能造成诊断的假阴性[3],很难使检测结果达到标准化。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尿液沉渣检测由一直依赖于显微镜镜检到自动化仪器的飞跃,使操作简单化、测试速度加快、检测流程标准化,并且携带污染率降低。但是受尿中某些成分影响,UF-1000i检测尿中RBC假阳性率偏高[7]。本组资料显示RBC假阳性44例,假阳性率为10.3%。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由于草酸钙等结晶、非晶形盐类与RBC的形态大小、染色性非常相似,在散点图上存在交叉分布,因此对RBC计数结果影响较大[4-5]。类酵母菌可能是由于其在散点图上分布介于RBC和WBC之间,有和RBC发生重叠的情况,导致仪器分析信息错误[5]。细菌虽然有核,但由于染料对细菌的膜渗透性低,染色后荧光强度和前向散射光强度也较低,当尿中细菌浓度超过一定量而相互聚集成细菌团,其大小与RBC相近,导致仪器有可能将其误认为RBC[6]。脂肪滴、卵磷脂小体以及大量存在的WBC可能在形态、大小、性质方面与RBC接近,导致仪器无法区分,造成RBC假性增高,说明尿中很多有形成分如较多的结晶、类酵母菌、细菌或脂肪滴、卵磷脂小体等存在时影响UF-1000i检测RBC,它们阳性时,需要将样本离心进行人工镜检,以排除其对检测RBC的影响,保证尿RBC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组资料中UF-1000i检测尿中RBC假阴性6例,主要是小红细胞和影细胞的干扰,一些药物有时也会使RBC不易被染液着色[8-9]。我院对于临床医生要求镜检的标本,如肾病内科的尿标本,不论仪器检测阳性与否,一律要求工作人员显微镜复检,以便识别红细胞形态,与临床结合作出合理判断。在临床实验室工作中,显微镜检测仍然是一种简便、经济、结果可靠的检测方法。

在实际日常工作中,UF-1000i更适用于大批量尿液有形成分筛选,而UF-1000i检测尿中红细胞阳性标本有必要进行显微镜复检,这样更能综合分析结果,减少假阳性、假阴性率的发生,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分析数据。

[参考文献]

[1] 熊立凡. 临床检验基础[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2-163.

[2]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第3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97.

[3] 丛玉隆,马骏龙,邓新立. 尿液常规分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研究体会[J]. 临床检验杂志,2001,19(4):241-243.

[4] 张倩春,李亚鹏.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形态的临床意义[J]. 临床医学,2009,29(7):75-77.

[5] 李一龙. UF-1000i尿沉渣仪红细胞测定质量探讨及对策[J]. 检验与临床,2009,47(31):89-90.

[6] 舒旷怡,朱蓉,陈小剑,等. 菌尿对尿液分析仪红细胞测定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10):606-608.

[7] 刘然,刘佃香,等.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测定与显微镜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166-167.

[8] 刘先华.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对比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162-163.

[9] 黄宝山. 多种方法联合检查对尿液红、白细胞分析的重要性[J]. 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4):49-50.

(收稿日期:2012-09-28)

上一篇: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EN对营养及免疫功能影... 下一篇:益肺止咳胶囊治疗肺结核合并少量咯血64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