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树育苗及造林技术的浅析

时间:2022-09-07 08:58:38

桦树育苗及造林技术的浅析

【摘 要】白桦是华北主要造林树种,由于其优良的特性,在西部生态建设中有着良好的栽培发展前景。详细介绍了白桦播种育苗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桦树;育苗;造林;技术

全世界约有100种桦树,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少数种类分布至寒带。中国有29种。其中以白桦分布最广,东北、华北到西北、西南都有。此外还有红桦、硕桦、黑桦等。桦树通常是灌木或中小型乔木,木材比较坚硬,抗腐能力差,受潮易变形,可作胶合板、细木工等用材:树皮可热解提取焦油,还可制工艺品:园林绿化树种。桦树为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多光滑,多为薄层状剥裂。单叶互生,叶下面通常具腺点,边缘具重锯齿,叶脉羽状有叶柄。花单性,雌雄同株。柔荑花序。坚果具膜质翅,果苞革质。种子单生,具膜质种皮。桦树喜光,不耐庇荫。较喜湿润,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较肥沃的棕色森林土生长良好。萌芽力强,采伐后可自行萌芽更新。速生,在立地条件中等的地方,年生长量可达lm。15年左右开始结实。可直播造林或植苗造林。直播造林是在杂草较少且土壤较湿润的地方,秋季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育苗前种子需用温水浸种,苗高40—50cm即可出圃造林。造林地宜选在火烧迹地、小块采伐迹地、林缘坡地或林中空地为好。本文对桦树的育苗与造林技术加以介绍。

一、育苗

1、选种

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苗的成败,也影响到苗本的质量。因此必须选择生长健壮,外形表现好的桦树进行采种,采集时间一般在9月初果序轴由绿变黄,果蒋即将开裂时进行。采集后将果穗晾干、搓碎,通过风选和筛选滤出树叶、小枝、果序轴等杂质。由于白桦种子粒小,重量轻,有翅,即使通过筛选和风选也很难将混在种子中的苞片全部选出,因此往往福难获得纯净的种子。

2、育苗地准备

(1)选地

桦树种子较小,在粘土中不易扎根,对育苗地要求严格,因而土壤必须是疏松的沙壤土。育苗地要深翻25~30厘米,反复耙,使土壤细腻。

(2)土壤处理

开春后将深翻的土壤耙碎,每公顷施基肥30吨、硫酸亚铁粉375公斤或5%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消毒,洒在土壤中翻l0-15厘米,可改良土壤碱性,供给苗木所需可溶性铁质。

(3)做床

桦树种子细小,苗床不宜太大。可做成半高床,宽2.2米,长度一般为5米,中间留宽10厘米、深20厘米的步道,用于浇水、除草。每公顷施锌伴磷粉剂225公斤,以预防地下害虫。

3、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一般在播种前5d,进行种子处理,取干净种子,用自来水浸泡24h,经常搅拌,一昼夜后,选出膨胀的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种子消毒,2d后捞出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摊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处,层积催芽。桦树种子与过筛的河沙的比例为1:2—3,并充分搅拌,适当洒水,保持湿度以手攥成团,松手即散为宜,然后摊平,一般高40cm左右,捣几个孔,以利于种子呼吸,后盖上塑料薄膜,四周封严,放置5—7d,每天需翻动1—2次,保持湿润,待30%的种子裂嘴时,再用过筛沼泽土1份,种子3份充分拌均,后播种,不覆土。

4、播种

春季播种时间以出苗不受倒春寒的冻害为原则,尽可能做到早播种、早出苗,增强苗木的抗性,保证苗木安全度过夏季高温。播种用撒播、条播均可,但要便于田间管理,以条播为宜,播幅为15厘米,行距5厘米,播种量为每公顷75~120公斤。播种时种子用干沙拌匀,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上,将锯末、羊粪、过筛土按1:1:1的比例混合后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后用竹帘覆盖,并立即洒水,保持床面湿润,以利出苗。

5、病虫害防治

播种前对种子、土壤和粪肥进行消毒和灭虫,苗木出土后每周喷洒1次代森锰锌或渡尔多渡进行病害预防,如发生虫害,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防治。

二、苗期管理

种子出土前,每天检查种子周围土壤水分状况以及种子芽尖情况,根据天气情况、土壤干湿程度,每天洒水2—3次。出苗期、生长期的管理是育苗的关键。小苗幼嫩,必须做到管理精细,每天取样挖出幼苗观察,根据根尖生长情况洒水,土壤偏湿时,根尖易腐烂;偏干时,根尖会因缺水而干枯,以土壤不积水、不干燥为原则。幼苗出土后用1:1:1的波尔多液每隔10天喷洒1次,防治病虫害侵染,1个月后,幼苗长出数个侧根后即可用大水浇灌。遇到阴雨天,灌溉后2~3天撤去遮荫竹帘,降低苗床含水量。8月中、下旬苗木生长缓慢,木质化加强,应少浇水。发现有病虫害危害幼茎、叶、根部情况时,应及时施药杀虫。桦树为喜肥性树种,在贫瘠土壤中,幼苗生长弱、抗性差,易造成幼苗大量死亡,存活下来的苗木,2年的生长量不如肥沃土壤中1年的生长量。因此,整地时要多施有机肥,生长期要施氮肥。追肥可在苗木生长盛期进行,一般在6~7月可追施氮肥1次。期间应加强苗木的除草工作,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三、造林技术

1、直播造林或植苗造林

直播造林以秋季为主,即秋季种子成熟时随采随播,选择杂草较少且土壤较湿润的地方撒播,一般可不必覆土。植苗造林以春季为主。

2、块状针叶混交造林

块状针叶混交造林能减少针叶林的病虫害发生,并增加腐殖质含量。亦可造纯林;5~7年的移植大苗可用于庭院绿化、道路绿化。

3、造林方法

栽植前,穴面腐殖土全部填回穴底,苗木居穴正中,要深浅适度、根系舒展,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进行,培土深度应高于地面4厘米左右。造林地宜选择在火烧迹地、小块皆伐迹地、林缘坡地或林中空地。造林后l~3年内每年抚育1—2次,几年后即可郁闭成林。

四、结论与建议

1、白桦作为内蒙古地区的乡土树种,适应性强,种源丰富,生长迅速,是非常值得推广的育苗和造林树种。根据林场的育苗实际情况,2年生白桦苗平均高60cm,平均地径0.6cm,最高可达到苗高80cm以上,地径10cm以上,产苗可达5万株/667m2左右。由于林场气候寒冷,植物生长期短,1年生白桦苗高多在10cm下,尚不能出圃造林,但对气候较好的地区也可试验当年苗木出圃。

2、白桦虽属阳性喜光树种,但如不进行遮荫,就必须增加喷水次数,这样势必影响床面温度及土壤的透气性,不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但如遮荫过度,会使苗床温度过低,种子萌发慢而且幼苗过于纤弱,因此遮荫的同时必须兼顾到使床面能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光照。

3、白桦生命力强,造林成活率高。1999年笔者将2年生白桦苗裸根露天放在室外,3d后栽植,虽然苗干已死,但仍能从根茎处萌发新枝。

4、白梓种子由于种粒小,出土能力差,播种时如覆土过厚,种子难以出土,但覆土过薄或不覆土,种子易干燥,也造成出苗慢和出苗不齐。

上一篇:排气对单晶棒拉制过程的影响 下一篇:转炉干法除尘冒烟问题的研究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