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网Iub口带宽利用率浅析

时间:2022-09-07 08:58:04

摘 要:本文通过一段时间的语音话务量、上下行流量,结合现网中基站的E1、FE传输带宽的配置情况,分析Iub口带宽利用率,并预测未来一年的带宽利用率情况,给网络资源的优化及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W网;Iub口;带宽利用率;分析

1 概述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通信技术也在朝着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以及业务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在支持话音的基础上,提供了数据业务等综合多媒体业务,这就需要我们的无线网络中有足够的传输、基站等资源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对网络要更精细、更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和规划,给用户提供一个快速、优质的无线网络[1]。本文根据连续两年的W网的语音话务量、上下行流量,结合现网中基站的E1、FE传输带宽的配置情况,分析Iub口带宽利用率,并预测未来一年的带宽利用率情况,给网络资源的优化及规划提供参考。

2 带宽利用率现状分析

带宽利用率的定义如下:语音带宽利用率=(语音话务量折算吞吐量/1024)/(E1配置数*2),数据带宽利用率=[(上行流量+下行流量)*8/1024/3600]/(FE配置数*2)。其中语音话务量折算吞吐量经验值估算=语音话务量*16*1.2*1.6=语音话务量*30.72,此公式中16为12.2K语音速率加信令开销;1.2为ATM开销;1.6为峰值与均值比率;语音话务量折算吞吐量单位:Kbps;上下行流量单位:KB。

通过统计语音、数据带宽利用情况可以得出,A市各基站语音带宽利用率均小于30%,其中语音带宽利用率(0%,1%)区间的基站占比为40%以上;(1%,5%)区间基站占比为30%;(5%,10%)区间的基站占比为5%左右,目前带宽利用率较低。

A市各基站数据带宽利用率均小于50%,且数据带宽利用率(1%,10%)区间的基站占比均大于50%。

3 话务量及流量预测

3.1 日均话务量

本年同期月话务量1.93万ERL,根据每月增幅为0.12%,可以推算出预测日均话务量为7.519万ERL,根据每半年增幅为1.29%,则推算出为10.121万ERL,考虑市场发展的变化,把按照月均增长率和半年增长率预测出的话务量取平均值,预计未来一年某月全网日均话务量为8.82万ERL,所以未来一年某月全网话务量是目前同期的4.57倍。

3.2 日均上行流量

本年同期月上行流量106.79GB,根据每月增幅为0.07%,可以推算出预测日均上行流量为240.51GB,根据每半年增幅为0.63%,则推算出为283.73GB,因此预计未来一年某月全网日均上行流量为262.12GB,未来一年某月全网日均上行流量是目前同期的2.45倍。

3.3 日均下行流量

本年同期月下行流量1023.22GB,每月增幅为0.11%,可以推算出预测日均下行流量为3579.68GB,根据每半年增幅为1.06%,则推算出为4342.14GB,因此预计未来一年某月全网日均下行流量为3960.91GB,未来一年某月全网日均下行流量是目前同期的3.87倍。

4 带宽利用率预测以及与同期数据对比情况

4.1 带宽利用率预测情况

根据以上关于业务量的预测,可以推算得出未来一年某月语音话务量及数据流量的数值,与目前的E1配置数量及FE配置数量相比得出基于目前配置的语音带宽利用率和数据带宽利用率。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语音带宽利用率大于70%的基站A市有11个,数据带宽利用率超百的基站A市有16个(占比1.91%),这些基站需要在日常维护中密切关注业务的增长情况,根据实际业务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相关的扩容工作。

4.2 预测话务量、流量与同期数据对比情况

将预测的业务量与同期进行对比,语音带宽率在5%以下的基站占比比例均不同程度降低,语音带宽率大于10%小于30%区间内,基站占比提升均在13%以上。数据带宽率在10%以下的基站占比比例不同程度降低,数据带宽率大于20%且小于50%区间内,基站占比提升均在13%以上。

5 总结和建议

通过实时统计现网话务量、上下行流量结合实际每个基站E1和FE配置情况对Iub口语音和数据带宽利用率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两年连续每月的语音话务量和数据流量进行预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⑴目前A市的语音带宽率最大值在30%以下,数据带宽率最大值在50%以下,带宽利用率偏低。

⑵对话务量和流量相对较高的基站进行分析,Iub口资源配置比例与业务量占比不均衡,建议在日常分析和优化中关注这些基站E1和FE资源配置,结合现网实际情况进行资源调配或者相关参数的优化来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⑶预测了未来一年某月日均语音话务量是同期的17.5倍,语音带宽利用率高于70%的基站有11个;预测上行流量是同期的10.57倍,预测下行流量是同期的16.51倍,数据带宽利用率高于100%的基站有16个。建议关注这些基站的话务量、流量变化情况,结合相关的拥塞指标,及时对资源进行优化调配,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提升用户的感知。

[参考文献]

[1]张平.浅析现代通信技术中的网络安全技术.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2005年.

上一篇:教育城域网建设初探 下一篇:一种新型农村宽带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