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

时间:2022-09-07 08:37:28

“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

中国青年报刊文说,四大名著并不适合孩子阅读,先来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书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尤其是《三国演义》。然而,“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老话早就在民间流传。水浒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少年人血气方刚,心性未定,难免不会猴儿学样;三国中充斥了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老读三国是为贼”,深谙世故的老年人读了之后愈加老谋深算,老奸巨猾。这样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要加以提防,更何况是不能明辨是非,易受影响的孩子!《西游记》按理说应该最适合孩子阅读。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各类神仙妖魔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最容易勾起孩子阅读的兴趣。然而,这部书从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其隐含意义极为深远宏阔,远非孩子所能理解。书中随处可见“修持”“菩提”“元神”“禅心”等字样,蕴涵着浓重的佛教色彩,反而最不适合孩子阅读。最后来看《红楼梦》。这部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极高的地位。其思想之深刻,文字之精美,艺术价值之高,几乎无出其右者。然而从教育的角度看,这部书也不一定适合孩子阅读。首先,其色空幻灭的主题世所公认,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观念未必能理解,理解了还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教育应该点燃孩子心中的希望,鼓励他们追求未来更加美好的人生,而不是提醒他们现实有多么残酷。其次,书中关于性描写的段落也不宜让孩子过早接触。实际上,脱胎于《金瓶梅》的《石头记》在最初传抄之际的确是被列为“”而遭禁的。在孩子的性教育上,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开明不等于放任,引导更要注意方法和途径。今天,青少年对性的无知、不负责任以及与之伴生的校园案泛滥,是世界性的重大难题。

四大名著半文半白,《三国演义》更近乎文言文,和现在的白话文其实还有相当的距离,小孩子读起来困难很大。即使勉强读下来也是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地看完故事了事。至于小说结构布局之宏大精巧,人物性格之生动鲜明,语言运用之神妙隽永,这些美学上的价值更非低龄儿童所能理解和领悟。实际上,所谓“四大名著”的说法流传时间并不长。至少在1949年以前,并没有这个说法。没错,这些文学经典的确是经典,只不过它们都是成年人的经典,并不是孩子的经典。人当然应该阅读经典,但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阅读同样的经典。

上一篇:冬至,娘酒飘香醉客家 下一篇:朱迅 期待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