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表心声 唱扬时代

时间:2022-09-07 08:16:42

歌表心声 唱扬时代

从2010年7月14日开始,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协办,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此项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地的专业和业余词曲作者热烈响应,积极参与,截止去年12月31日,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收到各地应征歌曲稿件共一万八千多件。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委经过数轮认真筛选,现已从中初步评选出36首进入终评候选的入围歌曲。活动的下一步,将对这批入围歌曲在全国各大媒体进行全面播放宣传,同时组织网民和专家共同进行终期评选,计划于2011年5月从这36首入围候选歌曲中最终评选出10首获奖歌曲。本人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参加此次活动的专家组成员,参与了前期一系列初评工作,期间感触良多,现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此次评歌活动的一些感想。

一、歌的力量

通过参加此次评歌活动我深深感到,看似平常的这次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其实很不平常。正如“唱响中国”活动组委会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所说,这次活动的规格和规模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之最。既然在规格和规模方面称得上“历史之最”,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看作是中国音乐界乃至文艺界的一件大事。那么,这件大事又何以为“大”?四单位为什么要举办如此规模盛大的新歌征评活动?为什么要用优秀“新创作歌曲”这一形式向建党90周年献礼?当然,这中间有很多出于中国国情的原因,但就选择新创作歌曲这种形式而言,我认为,首先因为歌曲是最有社会影响力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是没有歌的民族,即便它可能没有器乐,但绝不能没有歌。歌曲伴着人类文明而诞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存在,它对个人、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离不开歌,无论是听人唱歌或是自己唱歌,歌总会伴随着我们度过童年、经历青年、迈入成年、走向老年。我们之所以离不开歌,那是因为歌中可以寄情,歌唱可以抒情;歌让生活更富诗意,更具情趣;歌是我们表达心灵的声音,抒发感情的手段,寄寓精神的园地,滋润生活的甘露;歌,就是我们生活的养料。同时,歌也是社会、集体、民族、国家的象征。由于歌曲是一种可以直入人耳的音乐(曲调)声音信息,并且还携带着可直达人心的语意(语言)符号,所以它是人类各种象征符号中最为直感的一种符号形式。正因为如此,歌曲通常作为社会团体或社会人群的象征符号,所以军队有军歌,学校有校歌、工厂有厂歌。甚至,一个现代国家也必须有一支能够代表其神圣的象征符号――国歌。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好的歌曲可用来治世安民,不好的歌曲可导致乱国殃民,所以孔子告诫我们:“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语出《孝经》)。在人类历史上,歌曲对社会、对时代直接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例子屡见不鲜:一首《马赛曲》唱彻法国大革命的新时代,最终成为象征法兰西共和国的国歌;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唱响中华民族的振兴之路,最终成为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歌的力量如此强大,所以四单位从全国征评优秀新歌来向建党90周年献礼,这的确是一个明智之举。

二、时代心声

不同时代创作和传唱的歌,表达着那个时代人民大众的心声,代表着时代的风尚,保留着时代的印记。通常,人们都爱唱自己年轻时候熟悉的歌,于是,同处一个时代的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便唱出了不同时代的心声。老歌可以养人,新歌则可励志。群众唱歌的多元化现象并非不好,只是时代的发展更需要涌现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歌来激励人们的现实生活。近年来新创作的能被人们广泛传唱的歌不多,我们在各种场合听到的多数是上个世纪90年代、80年代甚至60年代、50年代的老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新的时代风貌、新的社会生活,需要用新的歌曲艺术去表达、去抒发、去理解。我们不能一直唱着过去的老歌,永远停留在怀旧的温床上迷恋着过去的时光。我们需要不断唱起时代的新歌,从歌中感受时代的气息,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这次四单位主办“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的标题看,据我理解,其中包含了三层主要用意:其一是强调一个“新”字,即“新创作歌曲”,目的是要发动当代的人创作出一批能够表达当代人民心声的、具有新时代风格特点的新歌;其二是强调一个“民”字,即“群众最喜爱”,目标是征评出来的新歌要经得起人民的检验,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唱;第三是强调一个“响”字,即要“唱响”,希望这次征评出来的被群众喜爱的新创作歌曲能在全中国广为传唱、流行起来,而不是像以往许多评歌活动那样让评出来的那些貌似“曲高”实则“和寡”的获奖歌曲停留纸上,销声匿迹;最后是强调“中国”二字,即“唱响中国”。对“唱响中国”可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把歌唱响中国”――是指创作出的歌要能够在全中国唱响。这与强调“响”字一样,要体现歌曲传唱的广泛性和流行的人民性。另一种理解是“用歌唱响中国”――是指创作出能够把中国唱响的歌。这层意思包含着一个严肃的政治主题,这就是用新歌颂扬当代的中国,歌颂繁荣富强的当今中国,歌颂和谐安宁的人民中国,歌颂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开创了丰功伟绩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也是此次活动的主旨所在,也就是此次征评歌曲中一个重要的政治标准。

三、治世之音

古人有言:“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记•乐记》)正由于流行起来的歌能够表达人民心声,能标志时代印记,所以流行起来的能够“把中国唱响”的歌必然带有明显的政治意蕴,必然能够对当下的社会政治作出精炼的评价。那么,当今的中国是否国之盛世?人民能否唱出治世之音呢?我认为,当下祖国强盛,国泰民安,实为前所未有的治世。治世之音,理当歌颂国家的兴旺发达、民族的走向复兴;理当歌颂党的正确领导、时代的发展进步;理当歌唱人民的美好生活、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我相信,能够被当今人民群众喜爱的新创作歌曲一定能够表达人民心声;能够表达人民心声的时代新歌一定能够唱扬这个时代;能够表达人民心声和唱扬这个时代的新歌一定就是治世之音。从目前已经初评出来的36首入围歌曲看,其中既有歌唱美好生活的题材,如《阳光路上》、《多好啊》、《喜庆的日子》、《春天的芭蕾》、《今宵如此美丽》等;也有体验情感、理解生活的题材,如《相亲相爱》、《为爱干杯》、《家的牵挂》、《套马杆》等;有追忆我党革命历程的题材,如《南湖菱花开》、《卢沟谣》、《我要去延安》等;也有直接歌颂祖国、歌颂中国共产党的题材,《走向复兴》、《迎风飘扬的旗》等;全部入围候选歌曲,无论其歌词题材如何丰富,音乐风格如何多样,总体上都是这个新时代人民心声的表达,都是表现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治世之音。的确,我们身处在前所未有的治世,我们需要用歌声来表达治世的和谐安宁;我们生活在国富民安的时代,我们需要用歌的力量来强化这个时代的富强与安定。正所谓:歌表心声,唱扬时代。这正是我所理解的和感受的此次“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的意义之所在。

薛艺兵: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篇:《扇舞丹青》与《高山流水》 下一篇:颠覆与重建:当代水墨的变迁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