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7 08:08:30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全麻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麻醉前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以负荷剂量0.5μg?kg-1泵注,20min后以0.3μg?kg-1速度持续输注。对照组患者以相同方式输注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10min、给药后10min、劈胸骨时、并行循环30min、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OAA/S评分和Ramesay评分以及术前、劈胸骨时、并行循环30min、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h的血糖、胰岛素及血乳酸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给药后,MAP、HR、BIS较基础值降低,PETCO2升高(p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老年患者;CPAB;镇静;应激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161-0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各系统气管的功能逐渐衰退,并伴有多种疾病,导致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多系统并发症增多,病死率也偏高[1]。右美托咪定是新型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交感等作用,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影响较轻,且能有效缓解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在老年患者麻醉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实验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全麻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患者60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实验组)和常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每组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 Ⅱ~Ⅲ级。入选患者无呼吸系统疾病史,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无精神疾患及药物过敏史。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研究方法和监测指标 本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并签字后进行。两组患者术前常规禁食禁饮,未用术前药物。患者入室后平卧,行常规心电监护,吸氧,开放静脉通路。实验组患者入室后将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以负荷剂量0.5μg?kg-1泵注,10min内泵完。对照组患者予以生理盐水,以同样的方式泵注。泵注结束后行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2mg?kg-1,盐酸戊乙奎醚10μg?kg-1,芬太尼4μg?kg-1,依托咪酯0.2mg?kg-1,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1,依次静脉注射,后行气管插管,一次成功。气管插管后连接呼吸机,调整呼吸参数:氧流量2L?min-1,潮气量8~12ml?kg-1,呼吸频率12~16次?min-1,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40mmHg。麻醉维持:把控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1、丙泊酚6mg?kg-1?h-1,定时追加肌松药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术中维持BIS在45~55,并适当调节麻醉维持药物的用量。诱导结束后,实验组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1,缝皮时停药,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泵注生理盐水。监测两组患者入室后10min即基础值、给药后10min、劈胸骨时、并行循环30min、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OAA/S评分和Ramesay评分以及术前、劈胸骨时、并行循环30min、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h血糖、胰岛素、血乳酸水平。血压较术前上升或下降20%认为升压或降压反应,分别给予麻黄碱5mg或乌拉地尔10mg直至血压恢复至术前水平;心率较术前升高20%以上认为心率加快,心率小于45次/min则认为心率减慢,分别给予艾司洛尔20mg或阿托品0.25mg至心率恢复至术前水平。血糖或血乳酸超过正常值则予以适当调整。OAA/S评分[2]标准为:0分指对挤压三角肌无反应,1分指仅对挤压三角肌有反应,2分指对轻度的推摇肩膀或头部有反应,3分指入睡或在大声呼唤后睁眼,4分指对正常声音呼名反应迟钝,5分指对正常声音呼名反应迅速。Ramsay法评分[3]标准为:1分为烦躁,2分为合作,3分为嗜睡,4分为入睡能唤醒,5分为对唤醒反应迟钝,6分为无法唤醒。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使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给药前后循环呼吸参数及镇静程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入室后基础值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给药后,MAP、HR、BIS、OAA/S评分较基础值降低,PETCO2升高(p

3 讨论

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存在着多个系统、器官的功能衰退,心肺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较差,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相对较差,同时术后引起并发症也较多。尤其是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病死率高达15%[4],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难度较大,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目前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方案主要是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PCAB)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OPCAB方案在其适应症之内优于PCAB,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病变弥漫、病变动脉直径

本研究病例选择来自不适宜OPCAB或OPCAB术中转为PCAB的患者。PCAB中由于手术创伤、平流灌注、低温、缺血再灌注等强烈的应激因素,加之老年患者自身的生理特点,对患者术中的呼吸循环代谢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良好的镇静作用可以减少以上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多种刺激。右美托咪定是新型的选择性较高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作用于蓝斑α2受体通过内源性睡眠促进作用而发挥镇静催眠作用,作用于蓝斑核脊髓α2受体产生镇痛作用[7]。出产生镇静镇痛作用外,右美托咪定还可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从而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降低氧耗以及是冠脉血流从非缺血区再分布至非缺血区,并能抑制CK-MB和cTnI水平的升高[8],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尽管右美托咪定镇静水平较深,但呼吸抑制有限,因而其安全范围较大。[9]

本实验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可以产生良好的镇静作用,对于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右美托咪定可以缓解麻醉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基于右美托咪定的上述优点及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产生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曲练, 姚尚龙主编. 临床麻醉学[M].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348.

[2] 朗宇, 王天龙, 吴新民, 等.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术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28): 1953-1956.

[3] 钟志越, 闵思庆, 张琳, 等.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比较[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2, 32(9):1119-1121.

[4] 宁吉顺 高成杰 王惠霞老年患者麻醉的相关研究进展实用医药杂志, 2009, 26(9): 77-80.

[5] 王睿, 陈鑫, 石开虎, 等.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的对比分析[J]. 中国心胸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8, 15(2):143-144.

[6] 赵岩, 潘军, 王东进.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31): 5773-5777.

[7] 米 勒, 主编. 米勒麻醉学[M]. 邓小明, 曾因明主译. 第7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1: 762-763.

[8] 张加强, 张伟, 张贝贝, 等. 右美托咪定对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二尖瓣置换术时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损伤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3,33(5): 537-540.

[9] Venn RM, Hell J, Grounds RM. Respiratory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 in the surgical patient requiring intensive care[J]. Crit Care 2000, 4: 302-308.

上一篇:P2Y12血小板抑制剂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下一篇:牙周炎与冠心病相关关系的临床探讨和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