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9-07 03:06:31

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护理对策

【摘要】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1]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途径复杂、易流行等特点,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大多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和循环衰竭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因此,及早诊断、正确治疗及护理,是提高手足口病治愈的关键。

【关键词】小儿 手足口病 治疗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46-02

概念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其以5岁以内年龄组发病率最高。[2]所以,小二聚积的地方是此病流行的主要场所。

1 主要表现

1.1 一般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3]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1.2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5岁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会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异常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2]

2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人群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儿咽喉部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飞沫经呼吸道或是被污染的玩具及不清洁的手进行传播。

3 治疗

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可服用维生素C及清热解毒中草药或抗病毒药物。[5]本病若无合并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痊愈。

4 护理

4.1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对于患儿,一定要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以免传染其他孩子,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

4.2 患儿居室内应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居室内人员不宜过多,避免继发感染。

4.3 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勤给患儿洗手,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无刺激性,忌食辛辣、鱼、虾、肉类等食物,[4]口腔有糜烂时可以进一些流质食物。

4.4 注意口腔清洁,每次进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2]必要时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每天2-3次。

4.5做好病人的皮肤护理,防止其对皮肤疱疹进抓挠,患儿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1]床铺应平整干燥,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做好臀部护理,保持清洁干燥。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抗菌素软膏。

4.6 一般小儿手足口病,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如体温在38.5度或以上,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如小儿利咽解毒颗粒、清开灵口服液、板板蓝根冲剂等口服药物。[5]

4.7 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若患儿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哭闹不安、全身无力、四肢发凉及嗜睡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5 出院指导

5.1 肠病毒高发季节,尽可能减少出入公共场所。

5.2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定期使用肥皂、含氯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消毒,奶具、餐具要煮沸消毒。将衣被曝晒,室内保持通风。

5.3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换衣,喂奶前要清洗。

5.4 家中有人感染肠道病毒时,应予适当隔离。

参考文献

[1]母婴健康库 中大网校2009.10.8手足口病的治疗与护理.

[2]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护理学术研讨会手足口病患儿两种口腔护理处方的疗效观察 2008年5月陈立华、李清华、苏雨霞.

[3]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手足口病患儿的分阶段护理体会2010年吕孝娜.

[4]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国际儿科护理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 . 基层医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2010年李正兰、李东、罗鹏.

[5]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手足口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 2010年. 孙凤莲.

上一篇:老年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下一篇:压疮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