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当用双重标准对待医师/不构成医疗事故医院为啥要赔?

时间:2022-09-07 12:56:01

不应当用双重标准对待医师/不构成医疗事故医院为啥要赔?

不应当用

双重标准对待医师

张赞宁

医师收受回扣及收取红包行为,属于职业道德问题,不属法律问题,故不应受法律制裁,更不应当受到刑事法律制裁。理由是:

1.医师不属国家工作人员(世界各国均将医师的职业定性为自由职业者),其医疗行为也不是“履行公务”的行为,因此,显然不具备的主体资格。

2.医师收受回扣及红包,它违反的是职业道德,理应受到医师行会的惩戒,如警告、暂缓晋升晋级、扣除奖金、降级、降薪、吊销执照、直至除名或处以终身不得行医等。

3.现在社会及司法各界往往用双重标准来对待医院和医师,如处理医疗纠纷案件时适用的是《民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承认也不适用行政诉讼或国家赔偿。而在追究医务人员的收受回扣及红包案件时又说医师是“国家工作人员”,履行的是“公务”。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造成法律上的冲突,亵渎了法律本身,同时对医师也是极不公正的。尤其浙江省是已经通过地方人大立法,明确规定了在浙江省是必须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和处理医患关系的省,那么在浙江省更不应认为医师的医疗行为是在“履行公务”。4.法律追求的是公平与公正,决不可为了追求社会效益(如为了多抓几个“坏人”),而任意解释法律,将并不构犯罪主体的人说成是符合主体要件,再给予打击。其结果必将使法律失信于民。

不构成医疗事故

医院为啥要赔?

已经被医疗事故鉴定机构鉴定为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院,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在现实的民事诉讼中,法院往往又根据司法实践中“特定情况下实行无过错赔偿”的原则判定当事医院还是要给予一定数额的赔偿――这一矛盾使得当事医院在“赔”还是“不赔”两者之间无所适从:赔,心里感到委屈;不赔,似乎又说不过去。

但农工广东省委员会通过调研后发现,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存在着10个方面的问题,甚至影响到了医疗事故鉴定的权威性。

一:鉴定人员基本上由当地医疗机构专家担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被鉴定者之间会出现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二:目前大部分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经费不足,有的只能靠外借人员开展工作,这必将会对医疗事故鉴定带来影响。 三:有些鉴定的实际支出已经超过收取的鉴定费,可是还要按鉴定费10%~20%比例上缴财政,这对鉴定质量有不利影响 。四:按规定有的鉴定应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但实际难以执行。五:在实际操作中鉴定会往往不能如期举行和作出鉴定结论。六:《条例》明确了受理鉴定后的工作时限,但却没有规定应在什么时限内受理。 七:《条例》要求对有关的医疗物品进行封存及送检,但没有明确如何查封。 八:《条例》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理均作出明确的规定,但对经医患双方协商解决,而又未经医学会鉴定的医案应如何认定其责任和处理没有作指引。九:司法规定举证责任倒置,它减轻了患者的举证责任,加大了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医疗机构也可能遇到举证难的问题。十:司法实践中在特定情况下实行无过错赔偿,与《条例》的规定有矛盾。

上一篇:心理知识心理知识/台湾以“生医科技”计划抢攻... 下一篇:20年内完成十大医学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