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改革

时间:2022-09-07 12:44:11

论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改革

摘要:字体设计课程是高职院校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当前,我国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市场的发展,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式死板,无法突出设计专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需要及时地进行改革。字体设计课程需要与平面设计课程相结合,在设计中融入传统和情感元素,抓住字体的情感特征,符合当前国际设计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文章分析了当前字体设计课程的弊端,探究了字体设计课程的改革方法,为当前高职院校字体设计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字体设计;课程改革

文字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信息交流的媒体,各种信息的交流可以通过文字进行传递。.文字是一种具有表意功能的符号,有着独特的视觉魅力。字体设计是视觉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字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其视觉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字体设计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大,在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课程中成为必修课程。高职院校的字体设计专业应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把握字体设计课程的特点,让学生练习美术字体设计,掌握变形设计的方式,考虑字体内涵和应用。其当前我国字体设计课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及时地进行改革。

1概述字体设计课程

字体设计中字体的结构、编排、字体色彩变化和字体与图形的融合等内容都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字体笔画的变形、结构的调整以及字体的颜色处理能够研究字体内在的变化规律,提升字体的视觉效果,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在字体的变化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设计出独特的艺术字体。

2高职院校传统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方式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字体逐渐成熟,具有自身独特的体系。字体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地应用。高职院校的字体设计课程注重字体设计的文化内涵,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积淀,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重视字体结构等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创造性思维。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忽视了设计的含义,多是对字体的描摹,并没有大胆的创新字体和设计模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变化,无法培养出符合时代的优秀字体设计人才。字体设计需要本着艺术性、思想性的原则,并且协调二者与可读性之间的关系,改变传统死板的设计方式,强调创新性的设计方式。

首先,重视文字的书写规律。字体设计课程以汉字和拉丁字母展开教学和练习,要求学生掌握文字的结构和书写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技巧,在训练基本功时要足够的静心,这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特色。

其次,要求学生的字体标准。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求自己的汉字和英文字体标准、端正,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这种机械性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字体设计的文化和创意,仅仅是掌握临摹的方式,导致学生只能够被动地学习字体的写法以及变动字体,无法突出学生自己的创意和个性,无法体现字体的实用性。

然后,变形字体设计与实际情况脱节。字体设计课程中变形字体设计的训练是为了让字体设计能够适应实际应用而设置的,为了改变字体设计课程的机械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与字体设计相结合,根据字形和字义进行改变,锻炼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但是,字体设计课程中,变形字体的训练与实际应用情况相脱节,不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从基础字到变形字之间的过渡,最终失去了变形字体设计的意义。

3高职院校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字体设计是人们对字体进行有目的的创造性的改造活动,根据不同的设计目的可以得到不同形状的字体。字体设计教学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根据社会的动态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字体设计课程安排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和实际能力出发,关注商业变化的动态,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文字可以传递信息,文字设计结合平面设计的视觉审美,能够创造出具有实用性的艺术作品。艺术设计课程设置需要将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视觉体验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3.1正确认识字体设计

字体设计能够改变文字的形式,能够传递文字的内涵。设计者需要改变文字结构,通过文字的形状特点的改变来传递内涵。字体设计需要与图形设计相结合,引发大家对设计的关注和兴趣。字体设计是服务对象和服务目的的改变,具有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作用。

字体设计的创意就是文字变形的创意,文字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出文化的传承和设计者的创意。因此,字体设计课程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字体临摹的阶段,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化的训练,改变字体的结构,融入创意性的内容。例如,北京奥运会中“京”的设计传递出“迎接四方宾客”的内涵和文化创意。

3.2强调字体设计与平面课程设计的结合

字体设计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接受信息,需要与平面设计内容相结合,因此,字体设计课程设置需要与平面设计内容相结合。为了使字体与版面协调,需要注重单个字体的结构变化和版面整体的变化。为了增加版面的美感,设计者需要注重单个字体和整体的协调变化。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体现自己独到的认识,为其注入个性化的内涵。

字体设计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符号,具有实际功能,因此文字设计需要为实际物体服务,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不同形式的设计。商品名称、包装名称、报纸杂志等不同物体上的设计会有所区别。因此,字体设计课程改革过程中应该注重字体设计的应用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要求进行改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商品或者企业名称让学生了解设计方式和观念,领悟设计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内容改变设计教学方式,真正体现设计方式和内容的结合,传递视觉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设计理念和设计目的,让学生结合实际进行训练,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加强对学生的锻炼,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3字体设计与感情相结合

字体设计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同时具有文化和精神内涵,能够传递感情。文字的含义本身具有感情,文字结构和形式的变化同样可以传递思想感情,不论是简单的直接的文字,还是抽象的复杂的字体都能够表达情感变化。不同形式的字体变化能够体现不同的情感,因此,字体设计课程应该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设计方案,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变化,表达出学生自己的个性,让字体根据情感色彩变化。

学生在文字设计过程中不能够被文字固有形象所限制,不能够仅限于文字自身含义的变化,需要突破传统字体含义,通过自身的认知,对文字进行加工,通过点、面等的结合,突破笔顺、笔画的变化,将汉字看作图形,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对文字进行改变。

文字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能够表达设计者的情绪,诠释着人们生活的经验和精神,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具有强烈情感和视觉感受的文字设计。文字形式和结构的变化能够突出设计者的情感变化。教师在字体设计课程中需要设计不同形式的锻炼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形式的变化来展现自己情感的变化,通过个性的展现来表达情感。

3.4文字设计课程做到与时俱进。符合市场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字设计逐渐在发生变化,而且无法置身于时代变化之外。因此,文字设计课程应该紧跟时代的变化,改变字体的设计形式。目前,我国的字体设计已经发生的较大地变化,体现在广告、杂志、包装和各种商品上,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表现出文字设计在发生变化。

随着世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文字设计需要不断地发展变化,跟随国际化的变化趋势。因此,字体设计课程安排应该符合时代的潮流变化,将东西方文化融合,关注时代的变化,关注时尚以及商品的变化发展,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字体设计课程中应该融入平面设计的内容,在商品包装以及广告等方面体现文化的融合。例如,香港回归时将英文单词“HONGKONG”写成了中文“喜”字,将中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到一起,表达出香港回归的喜悦之感。

字体设计需要抓住文字的本质,根据文字的形状和文字的内涵进行改写设计,抓住文字之间的相似性,抓住文字与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对文字进行创新性设计,突出设计者的个性特点。

4教学方式的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字体设计改革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丰富字体的变化形式,利用电脑和多媒体授课,通过动画或视频等形式来展现字体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字体的变化形式。字体设计课程中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让学生理解更多的字体变形的案例,掌握字体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快题设计,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意。学生可以在实践训练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字体设计更加立体,使得字体更加丰富。多媒体授课的方式可以强化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

5结语

高职院校的字体设计课程应该在重视基础和技巧训练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情感人手,结合具体情况,让学生主动参与字体设计任务。文字设计课程应该与设计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设计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字体与图形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设计技巧和学生的思想以及创新能力协调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上一篇:化解不良贷款需“洪荒之力” 下一篇:浅谈运用书法艺术构建城市社区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