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海休闲景观带研究

时间:2022-09-07 11:58:46

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海休闲景观带研究

摘 要:厦门海沧湾公园是海沧区2009年度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海沧新市区建设的一大亮点。海沧湾公园的建设,不仅提升海沧区的城市景观环境,也充分体现了生态、人文、运动三者的有机结合,更为厦门打造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滨海休闲公园。文章着重针对厦门海沧公园建设的特色及前景展望进行探讨,致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海休闲景观带,可为类似地域的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滨海休闲公园;特色;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0-0157-02

春风拂面、潮涌海西,海沧澎湃。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台商投资区开发优势的海沧,高起点、大手笔规划的气魄,未来的海沧,将成为集山、城、湖、海于一体的海湾新城。海沧湾公园东临海沧湾,西接海沧大道,南起嵩屿码头,北靠海沧大桥西引桥,近有岛屿相伴,远与厦门岛、鼓浪屿隔水相望。

一期工程主要分布在海沧大道临海一侧的现状陆域内,从海沧大桥桥下开始直至嵩屿码头,全长约5.8km,占地面积20万m2,是厦门最长的带状公园(实景如图1所示)。

这座漂亮的公园是海沧2009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海沧新市区建设的一大亮点。海沧湾公园的建设,不仅提升海沧区的城市景观环境,也充分体现了生态、人文、运动三者的有机结合,更为厦门打造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滨海休闲公园。

1 公园建设的特色

1.1 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海沧公园的基地地形为南北高,西部低,东部临海。南部大屏山海拔200多米,北部京口岩山海拔100多米,西部主要为城市建设用地。东部海面分布着平行于岸线的一系列岛屿、大面积的滩涂、大大小小的鱼塘和纵横交错的塘间土埂,成为典型的陆海生态过渡地带(实景如图2所示)。

海沧公园水资源丰富,基址东部滩涂在落潮时露出水面,有利于恢复、形成两性的湿地生态系统及变幻丰富的景观;涨潮时则只可见少数岛屿露出水面。由于滩涂为陆地生态系统到海洋系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生物多样性高且敏感性高,所以对其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启动后,通过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目前公园的植栽覆盖率达90%以上,沙滩、海岸、天空,更有各种鸟类栖息的天堂。现在的海沧湾公园所到之处多的是空气清新、人、植物、动物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

公园依城临海,在研究区域、功能、植物、土壤及文化历史等地带性元素的基础上,根据了现有地形及水系分布特点,利用原有滩涂、洼地,创造沼泽和自然水域景观。又因受海水、海风的影响,在沿海驳岸上,将其改造为生态阶梯式水生植物群落。

按水位变化由深到浅分为:沉水—沼生—挺水—湿生—中生植物的阶梯式植物群落。所选的是当地常见,生命力顽强的水生植物,这些植物季相性明显,各个时节都能感受到不同的野草之美。同时,他又能够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一个诗意的栖居,形成一种“雁声芦叶老,鹭影蓼花寒”的美学意境(实景如图3所示)。

1.2 景观艺术类设施设计合理、精致

整个公园共分九个节点,每个节点的艺术类景观小品规模都不是很大,但尺度亲切宜人,选地合理,施工质量精良。如水滴广场的贝壳景墙,中心设计成滴水状,柱框采用网格的结构并镶嵌着牡蛎壳装饰。节点四入口的景观小品是人与石头组合,利用水平视线透视产生的效果,十分生动自然。节点3鱼之乐(实景如图4所示)镂空造型,逼真活泼,让人想靠近它的冲动愈发强烈。该公园的景观小品都显得很精致,可以看出审美、选材和施工过程的用心。园区内的导向标识牌实施安放位置、角度很适合游客观赏,设计优美:如海螺广场的导向牌,使用了钢构材质制作,约1.5m高,游客阅读起来十分方便等。

1.3 文化氛围浓厚

人文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以一种思维形式出现时候,它是一种民俗心理、民俗观念,当以某种行为方式出现时候,就构成了某种地方特色或民俗仪式。在对海沧湾公园的体验过程中,发现在海沧湾公园除了欣赏优美的风光外,还感受到了丰富的人文气息,这里的人文活动景源丰富,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是信王庙、保生慈济文化、蜈蚣阁、烧王船、炮炸寒单爷和新垵古民居。红瓦砖成为了节点4背景墙的设计元素,而信王庙则变成介绍海沧宗教文化,展示海沧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一大载体。

公园对信王庙予以保护和修缮,依其风格和外形规划,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爱护和珍惜。无论是新垵古民居还是庙宇都已成为历史的见证,向后代传承着历史的文脉。在公园里欣赏到了信王庙和节点3茶馆感受当地多元融合的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

1.4 植物配置:做到适地适树,发挥植物对表现地域特

征的作用

厦门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北侧,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而湿润,光照条件优越,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公园的基调树种选择印度橡皮榕、华棕、黄槿、小叶榕等;主要树种选择木棉、菩提树、海南蒲桃、火焰木、美丽针葵、刺桐、加拿利海枣、非洲茉莉球、台湾栾树等植物。考虑到树种本身的不同生态习性与功能,通过散植、丛植、片植、孤植、列植、混植等多种配置方式来种植,并以它们来分隔空间、防尘隔音、创造不同的空间序列(即创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植物群落)。由于植物品种相对繁多,又具丰富姿态、季相变化等观赏特性,所以在植物群落的空间组合形态上,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的心理体验与感受变化,从密林小径、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缓坡绿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模糊了空间界限,加上利用铺地、景墙等造景元素营造创造了多元感悟空间。

1.5 内外联系及景观体验便利

公园藏山纳海,环境恬静优美。绵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水资源,开阔的视野环境,营造出独特的海岸风光。西边紧临海沧大道,东边临海,北边端点为海沧大桥西引桥下,南端点为嵩屿码头。它的“绿色交通”完善,密度很高,可以说四通八达,形成较为合理的内外网络交通联系。因为海沧大桥承载着海沧区主要车流和人流,是海沧与厦门本岛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集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我们利用其快速流动走廊(鸟瞰效果)的作用,使园区及其相临的景区界面成为了快速流动的被观景界面。海沧大道宽52 m,双向6车道,沿海一侧建设9 m宽的旅游专用道,利用其作为城市I级主干道及旅游车道的功能,使公园各面变成了慢速或持续性的被观景界面或节点,驱车观景,倍感凉爽惬意。

2 对海沧湾公园建设的感受及前景展望

总之,海沧湾公园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和自然更为亲近、更为合理的接触媒介;也为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中带来一片广阔的自然体验环境与空间——滨海休闲景观带,这也是凝聚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景。

通过对海沧湾公园建设的现场实际考察与了解,笔者认为还有写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公园景观与(海沧乃至对面厦门本岛)城市景观的和谐对接与联系体现不够明显;在选择具象征意义的艺术类小品(造型、材质、体量等)时,过多的采用“就近取材”或模仿的形式化设计;局部位置的植物配植不清晰,视觉景观不佳等等。

在厦门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后,人们对滨海休闲公园也逐步产生更高的期望。因此,我们仍需学人之长,内外兼修。在此衷心的期望通过我们大家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使海沧湾公园的进一步建设尽善尽美,从而也使滨海景观建设在城市和谐发展的轨道上发挥更加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凤玲.城市公园节约型景观设计初探[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2] 钟洁玲.住宅区滨海景观带设计[J].中国园林,2012,(1).

上一篇:工艺标准化在CAPP中的应用 下一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教学改革中学习苏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