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馆时,带一份尊重

时间:2022-09-07 11:56:52

博物馆不仅是科学艺术的殿堂,也是彰显我们美德的地方。参观博物馆的礼仪,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尊重文物,一是尊重他人。

1.尊重文物:留意参观的提示或标志

博物馆的每件物品,都承载了一份珍贵的记忆,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它们的义务。在带孩子进入博物馆时,家长一定要引导他们先了解参观规则。

关闭闪关灯参观时,很多家长喜欢拍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绝大多数博物馆展厅内,拍照时不允许开闪光灯。因为闪光灯的波长很容易被吸收,尤其是那些木质结构建筑、壁画彩绘、书画作品和丝织品等文物,容易因此受损害。

不随便乱摸在一家地方博物馆参观时,见到一尊古拙质朴的小石狮子,头部已经被观众摸得油光锃亮,与历经百年风雨侵蚀而显露沧桑的身躯极为不配。这种破坏很令人心痛。现在很多博物馆为了让大家更加全面、细致地观赏文物,喜欢采取360度裸展的方式展出,特别是一些比较大型的文物,没有外面的那层玻璃罩子,这就更需要家长和孩子们“眼看手勿动”。

不喝饮料不吃零食曾遇到这样一位小朋友,在听讲解过程中拉着父亲走出展厅,喝完水后再回来继续参观。我很敬佩他,因为他知道喝水时如果被后面人撞到,水会洒在前面的文物上。

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讲解时,大家与莫奈的风景画之间没有玻璃、没有挡板,都是触手可及,但我发现所有参观的人没有一个吃零食或喝饮料。这就体现了他们对文物的尊重。

不追跑打闹孩子喜欢追逐打闹,但在博物馆展厅里,这就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撞到展柜,碰坏文物。除此之外,对于正在展柜前凝视观赏的观众来说,也是一种打扰。

2.尊重他人:一种自觉行为

我印象里没有哪个博物馆会在这个方面提要求,所以这一点更考验家长。

与展柜保持距离很多孩子总喜欢趴在展柜上,每次看到,我都会这样提醒:“你们把脏乎乎的手指印留在展柜玻璃上,别人拍照片回家,打开一看发现好多小手印,多不好呀!再说了,旁边打扫卫生的阿姨还得不停地擦玻璃,多辛苦啊。”

我其实是想告诉他们,在博物馆参观,我们既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同时也要尊重每个人欣赏文物的权利。所以,有心的家长就应该提前告诉孩子,尽量与展柜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轻声细语博物院的义工队伍中有一批志愿者,穿着统一的服装,手中举着一个画着笑脸的小牌,上面写着四个字:轻声细语。当观众的声音大到影响他人时,志愿者们就会微笑着走到你面前,并不说话,而是举起手中的牌子,示意一下。我们身边很多博物馆并没有这样的志愿者,这就得靠家长来要求孩子们了。

不随意打断导游解说有些博物馆有专门针对小朋友们的导览服务,用孩子们的语言和方式引领他们走进历史。但常有好学、好问的小朋友们忍不住打断导游的讲解,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大多数讲解员都能够很好地处理类似的小插曲,既保证整体队伍听讲的节奏,也能满足提问的小朋友,但我们还是应该让孩子知道,随意打断他人讲话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对讲解员而言,可能忽然中断讲解思路,造成影响和干扰;对其他听众而言,则要花时间等候这一插曲的结束。

建议家长告诉孩子:若真有疑问,可以在整个导览结束后,单独去请教讲解员,这时往往能得到更细致、更准确的答案。

上一篇:好胜的小孩最缺爱 下一篇:奔向恒春半岛,在海岸露营 “台湾环岛骑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