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促进远程医疗发展

时间:2022-09-07 11:37:43

视频会议促进远程医疗发展

视频会议使得不同地方的人不必相聚在同一个地点就能实现如同面对面般的交流感受,大大节省了时间、费用,提高了生活和工作效率。而远程医疗不仅也可如此而且功能更加专业。它使得患者无需再长途奔波异地寻医,在当地就能得到国内外知名医学专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不仅把握住了最佳诊治时机,还节约了大量的外出求医花费。

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科技与医疗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以计算机、通信、医疗技术与设备为基础,通过对医学资料和远程视频、音频信息的传输、存储、查询、比较、显示及共享,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会诊。通常包括远程诊断、专家会诊、信息服务、在线检查和远程交流等几个主要部分。

远程医疗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个人与医院间,医院和医院间医学信息的远程传输和监控,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患者就医不便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发展水平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医疗卫生资源的80%都集中在大中城市,而人口的80%则分布在县以下医疗卫生资源欠发达地区;即使在大城市,病人也希望能够到具有完善医疗设备的三级医院接受专家的治疗,因此造成了重点医院人满为患,床位紧张、不堪重负,而基层医院则门可罗雀、床位闲置,医疗资源浪费。如果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则可以大大缓解此矛盾,让欠发达地区患者不用往返奔波也能够接受发达地区大医院专家的治疗。既为及时准确抢救与治疗赢得了时间,也使少数高水平医学专家更多地为社会服务;既充分利用了卫生资源,又使患者节省了费用开支;若利用远程医疗进行远程教学、手术观摩等,也有助于提高中小医院的整体诊疗能力和医师水平。

发展历程

远程医疗并不是这几年才有的新生事物,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出现。当时美国学者Wittson首先将双向电视系统用于医疗,随之Jutra等人创立了远程放射医学,此后不断有人利用通信和电子技术进行远程医学研究。1969年美国建立了远距离心电监护系统,70年代中后期远程医疗的运作模式及可行性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立项研究并建立了多个远程医疗试点网,这为之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1986年世界第一套商业化远程医疗系统创立,美国麻省医疗中心与弗罗里达医疗中心实现对接。80年代后期,伴随着可用于提供医疗服务的通信、信息管理等方面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高质量医疗保健需求的日益增加,远程医疗进入了快行道,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将远程医疗纳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大力开展远程医疗的研究并提供具体服务。此时我国也启动了远程医疗的探索,一些医院开始尝试着举办了一些远程病例分析、远程手术及远程培训。如1988年总医院通过卫星与德国一家医院进行了神经外科远程病例讨论,1995年上海教育科研网、上海医大成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研究室,1996年10月上海华山医院开通了卫星远程会诊,1997年11月上海医大儿童医院利用ISDN与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进行了疑难病的讨论等。

随着更多的医院的参与,国家卫生信息化总体规划中也提出了远程医疗建设的内容。如今远程医疗已在我国的农村和城市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远程医疗技术也已经从最初的电视监护、电话远程诊断发展到利用网络进行数字、图像、语音的综合传输,并且实现了实时语音和高清晰图像的交流。与视频会议相关

应该说远程医疗的快速发展与视频会议系统的普及应用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的视频会议市场多年沉寂之后,终于在2003年受SARS事件影响而被激活,当年视频会议需求增长高达42.61%,此后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快、视频会议技术的愈加成熟、网络的日渐普及以及线路资费下降等因素的刺激,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进入稳定的加速增长阶段,发展至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视频会议规模庞大、发展迅速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发展,视频会议已今非昔比,不仅能提供视频的传输,还包含会议所涉及的视频、音频、图示和数据等,如实时和非实时通信应用、即时存储、广播回放、媒体共享、电子白板、文字交谈、文件传输、文档修改、Web协同浏览、远程协同操作都已融入其中。而且随着H.264编解码技术的成熟,高清大规模应用已成为现实,这对于远程医疗至关重要,因为远程手术、远程会诊中模糊的图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此丰富的功能,也为定制开发提供了可能。

视频会议及相关厂商结合各行业的应用特点和实际需要纷纷推出了行业解决方案,视频远程医疗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细分。如宝利通远程医疗解决方案以宝利通远真系统ATX为核心,专家和患者可以通过视频系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通过内容共享功能查看病人的病例、X光片等。在会诊过程中,专家还可以邀其他医师、专家加入会议,提高会诊的准确度和效率。此外如患者住院期间需要进行隔离治疗,此系统还提供了远程探视的服务,增加了病人及家属见面的机会。为了应对某些紧急情况,系统还支持调用监控图像,通过对讲机、电话等与专家、应急指挥中心以及安防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大大加快了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

华为在这方面也有充分准备,其远程医疗方案基于华为智真产品打造,采用真人大小的还原远端图像的高清技术,可为远程诊断提供全面清晰的信息。同时支持各种专业医疗影像设备信号采集,可将捕获的多路图像以多画面或者单画面方式作为辅流进行传送。在诊疗过程中,系统会将视频、音频信号和医疗数据信息进行一体化的同步录制、直播和点播。该解决方案基于IP网络,采用H.264编码技术,在带宽大于等于1M时即可达到720p的图像效果,大于2M即可达1080p效果。AVA不久前也推出了远程医疗录播方案,通过一键式的方式对现场拍摄进行控制,相应的摄像头会对现场进行自动拍摄,并将拍摄的画面以直播的方式传送到参加远程医疗会诊的各方。同时AVA录播系统还可支持多路信号的输入,因此在远程诊断中可以同时将发言者和检查的CT片等展示或传输给对方。录播系统将远程会诊现场数据直接存储在服务器上,观看者在后期可通过平台登录进行点播观看学习。

空间广阔参与厂商众多

视频会议确实对远程医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完善的远程医疗不仅仅是视频会议的延伸,还涉及很多方面,如数字化通讯、射频识别(RFID)、智能医疗、智能检测检验、数字化智能诊断等。近年来各种专用的远程医学设备,适合个人疾病监护、家庭保健、家用护理等需要的一些便携式远程医学装备等也是层出不穷,参与的厂商越来越多,思科、索尼、松下、惠普、IBM、英特尔、微软、飞利浦、高通、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厂商都对此进行了重点投入。随着物联网、3G的火爆,不少厂商也开始着手将其应用到远程医疗中,今后医生只要通过移动智能手机或移动平板电脑就能为千里之远的患者看病和开药物处方,患者坐在家里就能完成心电、血压、血氧、心率、体温等基本生理监测,得到医护人员的健康监护和紧急救护。这改变了传统的远程医疗系统必须让医疗专家提前集中到医院的远程医疗中心,远端的患者也要提前预约到指定的医院的远程医疗中心的方式,实现了在家医疗、移动医疗。

如今在国家主管部门政策、资金的支持,在包括视频会议在内的众多相关厂商齐力参与下,远程医疗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已经逐步深入至县、镇,甚至于乡村,极大地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同时还创造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照规划,未来远程医疗还将进一步拓展范围,向远程卫生、数字化卫生扩展,并逐步走入社区,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远程医疗体系,远程医疗必将会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契机。

上一篇:PTN精心打造集成化信号传输利器 下一篇:透明显示器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