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物理初学者的带路人

时间:2022-09-07 11:12:50

当好物理初学者的带路人

进入初二,学生就接触物理这门学科了。物理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学好物理既要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同时更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物理固然有复杂性的一面,但是只要我们抓住物理学的特点,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就容易学好这门功课。

一、教师教学应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门让学生感兴趣的学科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初二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对新鲜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如果老师抓住这点给予恰到好处的引导,就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初中的学生由于思维和心智还不很成熟,容易把对一门学科的好恶与教这个学科的老师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纯熟的授课技巧、丰富的物理知识,并在物理教学中影响学生,引领学生去探索物理的奥秘。教师应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用热情和真诚去感染自己的学生,还要借助一些精彩的教学方法,结合有趣的物理知识,吸引学生。比如讲授“汽化吸热”知识时,老师可以表演魔术,用湿纸巾倒上一些酒精点燃燃烧后纸巾完好无损引入,学生就会很惊奇:纸巾为什么没被烧坏呢?进而引导学生知道汽化吸热降温。教师教学总是从学生们熟悉的日常情景、物理学史、物理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生活物理实践等入手,多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然后再提出疑问,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实践、思考,最终找到答案或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教会学生正确观察,学好物理

学好物理离不开观察,学生只要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勤于观察,善于观察,那么他们在学习物理时,就会具有较强的实物感,比较容易掌握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从而进行正确的分析。勤于观察、提出问题必将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推动自己去看书,去研究,去探索。学生在广泛观察的基础上,观察要有针对性,应该重视观察与已学的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初中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布置学生观察自行车哪些地方用到了哪些机械,哪些地方省力,哪些地方费力,哪些地方减小了摩擦,哪些地方增大了摩擦等。长期下去,学生必然会积累大量的物理知识和有关的物理现象。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观察还必须有明确目的,对于看到的现象,不应只看它好看与新奇的表面现象,而应找出这些现象后所隐藏的物理原因、物理规律。例如:看到肥皂泡上五颜六色的花纹,就应该注意观察不同色光的排列顺序,就应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进而与光的色散联系起来,再想到自然界中还有没有类似现象……,只有这样,我们观察的目的才算达到了。

三、重视实验,以实验促进学习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多做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因此,课堂上老师要尽可能多地演示实验,尽量安排学生做分组实验。对这些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了解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明确实验的步骤。做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依据步骤,认真实验,仔细纪录,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引导学生尽量创造条件,多做一些简单的课外实验,亲手做过的实验往往印象是比较深的。重视实验对学生学好物理是非常重要的。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规律性很强,学好物理不必死记硬背,这门课程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学生去死记,物理需要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规律。学生遇到暂时想不出来的题目,一定要努力把它突破它,只有这样才容易学好物理。善于思考最根本的方法是在具体的实际中加以培养和训练,每学过一个概念,要力图弄清:这个概念是怎么得来的?如何定义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和其他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学过一个规律,要力图搞清:这个规律是如何得来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和其他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做一道习题,要力图搞清:这题描述的是什么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如何?该用哪个规律去解题?……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就一定会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想象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学习物理除了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外,还要学会总结,提纲挈领,把“厚书”变“薄”,又要学会能举一反三,把“薄书”变“厚”。对于每一章的总结,要写一个“知识结构小结”:全章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分别讲了些什么?哪些是重点?这章学了那些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公式?这些规律是如何得来的?各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与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知识小结应当层次分明,内容准确,小结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结的过程,也是认识再提高的过程,经过总结的知识,便于理解和记忆。这样,才会将知识系统化,纲领化,物理知识条理分明,遇到题目,才知道从何下手。

五、教会学生利用物理笔记

记笔记有很多好处,学好物理也要记笔记。记课堂笔记有助于理解所学内容,有助于复习记忆,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稳定。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把该记的东西记下来,如知识结构,好的例题,听不懂的地方都记下来,而不是把老师黑板上写的东西抄一遍。物理笔记要充分利用学生课后如果不整理,不翻阅笔记,就失去了记物理笔记的目的,课后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另一方面是对笔记本作好补充。笔记不只是记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笔记,学生在作业中发现的经典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老师应指导学生把物理笔记的内容进行归类,总结各物理知识点、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解题有“律”可循,有“法”可依。物理复习时从笔记入手,有利于学生重新认识所学的知识,抓住重点、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学生还应把错的典型题记入错题本,把错题本和物理笔记本有机联系起来,比如物理笔记上面某个重要的知识点旁边可以标明,此处经典错题见错题本第xx页。同样,错题本上抄录的错题,最好也要记上这里的知识点在物理笔记本的哪一页。

总之,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如能再做到上述几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学好物理这门学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上一篇:小议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下一篇: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