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时间:2022-09-07 10:58:00

浅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本文以山东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为主要依据,探讨既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相适应,又能加快新农村建设速度、提高新农村建设质量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效投入机制,为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一、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不同类型地区灌溉条件情况

山东农业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发展灌溉事业,主要灌溉方式包括机电灌溉、喷灌和滴渗灌。根据山东省农业普查数据,2010年山东省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70.7%,滴灌和渗灌面积分别占耕地面积的8%和1.7%。但是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灌溉方式存在差异,机电灌溉是目前山东省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但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平原地区机械灌溉比重远高于丘陵地区和山区,前者分别是后者的3.19倍和5.08倍。喷灌灌溉方式近年来有所发展,丘陵地区水平最高,但也只占平原地区的19.6%, 山区所占比重略高于平原地区。而代表灌溉技术先进水平的滴渗灌目前发展水平很低,只占全省耕地面积的0.7%。

2.不同地区农村水利设施状况

山东省在正常年景下用水有保障的村所占比例较高,达到93% ,但不同发达程度地区之间也有一定差异,总体表现为越是发达地区用水有保障的村所占比例越低。与这种差异相联系,拥有机电井设施以及排灌站的村庄在发达地区低于中等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又低于落后地区。这种差异性,与发达地区主要地处山东东部丘陵地区的自然特点所决定的灌溉设施结构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农业在不同类型地区所处的重要性程度从而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或者说是需求程度有关。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够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各级政府切实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投资力度,先后启动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村文化阵地和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等工程。但是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不高。缺乏统一规划,水利资金投入不足。

2.个别水利建设项目程序不规范

由于农村水利工程缺乏统一规划,有些建设项目管理不到位,经营效益差,有些地方存在片面追求政绩,盲目上马建设农村水利工程的现象,不仅造成投入的浪费,而且严重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3.水利建设和管理难度加大

新问题日趋突出。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二十多年来。对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分散经营给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是农民义务兴修水利积极性不高。二是水费收缴十分困难。三是集中管水实施难。

4.节水灌溉发展不平衡

节水灌溉由于受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向,特别是受资金投入的影响,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节水灌溉发展缓慢。另外,有些地区由于农民还没有从节水灌溉中得到实惠,所以对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节水灌溉的发展。

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

1.努力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的资金投入。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政策,做好项目的规划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中央、省对农村水利基础建设的投入。二是加大县级财政的投入力度。将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财政对水利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三是逐步建立乡村两级水利投入机制。乡镇水利投入必须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探索社会融资的新办法。一是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政府支持,民办公助”的原则,完善一事一议政策,建立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二是吸引民营资本投入水利建设。精心包装推介项目,搭建招商平台,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对水土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在发挥供水、灌溉等社会效益的同时,投资者通过水力发电、旅游开发、综合养殖获取投资回报。

加大水利规费收缴力度。出台水利规费收缴的办法,按政策标准加大对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河道采砂管理费、堤垸保护费、河滩开发利用费等行政事业性水利规费的收缴力度,并将征收的水利规费全额用于水利基础建设。

2.建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新体制

按照“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谁负责” 的原则,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长效机制。加大改革力度,明晰产权,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对现有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可实行市场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可以通过产权拍卖、租赁、以及建立各种协会等,加强建后管护,激活资产存量,实现良性循环。国家和集体投资的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由当地企业或农民承包经营,改造成公司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对一些投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的农村各类小型基础设施可引导改建成各种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强化政府行为

不断加大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引导力度。在农村取消“两工”以后,实行“一事一议”制度,更要强化政府行为,加大引导力度,正确处理好抓农村水利建设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抓农村水利建设与其他公益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关系。通过各级政府和水利、财政、规划等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综合调度和科学安排,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水利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武军,刘雪冬.浅谈农村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民营科技,2010,7,196.

[2]赵军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长效机制初探[J].陕西水利,2010,6,163-164.

[3]胡新根.浅谈加强农村水利灌溉管理问题[J].管理与发展,2011,21,19.

上一篇:张崾岘小流水土流失治理状况及水土保持成果 下一篇:彭阳县城防洪工程建设任务及防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