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0℃的温暖”升起来

时间:2022-09-07 10:44:11

写文章,要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如果把事情的经过不交代具体,写出的文章就会出现漏洞,给人留下串串疑问。有漏洞的文章,它往往违背事理逻辑,叙述的是一些有悖于生活实际的事情,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倘若别人认为你的题材是虚构的,那就无所谓真情实感可言,更谈不上能打动读者。一篇作文完成,我们要认真寻摸它的线索,看它在途中是否折断,出现空当,也就是漏洞。只有把漏洞修复完好,你的文章才条理清晰,合情合理,才有很强的感染力。下面我们来看一学生的习作《0℃的温暖》的修改前后,看看他是怎样修复漏洞,让爱的温度提升起来的。

[原作展示]

0℃的温暖

湖北省公安县玉湖中学熊鑫宇

星期六回家,放下书包,身心顿时舒适开来。

“回家了?”妈妈听到堂屋里有响动,从厨房里跑了出来,手上的洗洁精泡沫还在往下滴着。

“嗯,回来了。”我拿起了放在椅子上的书包,边掏作业边说。

“来,看看,我给你留下了什么好东西。”妈妈抑制不住兴奋,把沾满洗洁精的双手在衣服上连擦了几下,掀开了桌上的碗罩,里面露出了一团用毛巾裹住的东西。

妈妈小心翼翼地把包裹一层一层地打开,我这才发现里面原来是一碗面。

“来,尝尝看,这是你最爱吃的牛肉面咧!”妈妈把桌上早已准备好的筷子递给我,说道。

我接过筷子,看着妈妈把桌上的那碗面条打开。

实在看不出这是一碗面条,里面的汤水凝固,上面躺着几片冰冷的牛肉。

“啊,冷了?”妈妈脸上露出了失望之情。“我还想这样面不会冷呢。看样子只好倒掉了。”妈妈脸上的难过神情让我心如刀割。她把面端了起来,要去倒了。她低垂着眼睛,仿佛是做错事的孩子,一言不发。

“不用,不用!”我看着妈妈即将去倒掉的面,急急忙忙地说。

“可是已经冷成这个样子,不好吃了!”妈妈坚持着。

我一把夺过面,把筷子伸进面条里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望着面上撒满的葱,知道是妈妈特意叫面馆师傅多放的。我再望望妈妈的眼神,我更知道了……

我边吃边幸福地笑着,妈妈也笑了。即使面条再冷,即使面条凝固,在我的嘴里、心里,却吃到了热腾腾的东西――爱!

寻根究底

老师: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家里吗?

学生:是的。

老师:你家有厨房和灶具吗?

学生:有。

老师:为什么不能把面条热一下再吃呢?

学生:那几天连续下雨,柴禾淋湿了,煤也烧完了。妈妈是去买煤时给我带回的面条。

老师:那你妈妈回来后怎么没发煤炉呢?

学生:她刚刚回家。

老师:那你为什么没在文章中交代清楚呢?

学生:啊――

[改文赏读]

0℃的温暖

湖北省公安县玉湖中学熊鑫宇

星期六放学,我撑着雨伞,迎着寒冷的风雪,踏着泥泞,精疲力竭地回到了家里。

“哎,家里怎么没人,爸妈到哪里去了?”我在心里嘀咕着。屋子里空荡荡的,阵阵寒风不停地从门缝里钻了进来。我感到又冷又饿,只好到厨房去找点吃的东西。厨房里冷火空锅,柴仓里连一根稻草也没有,我的心也随之寒颤了起来。

“回家了?”屋外传来妈妈的声音。只见她身穿雨衣,挑着两竹篮蜂窝煤,浑身上下沾满泥浆,气喘吁吁地走进屋来。

“来,看看,我给你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妈妈一边笑着对我说,一边小心翼翼地把包裹一层一层地打开。

“来,尝尝看,这是你最爱吃的牛肉面咧!”妈妈把一只泡沫快餐碗递给我,说着脱下了身上的雨衣,高兴地用手捋了捋额上被汗湿的头发。

我接过面碗,不觉大吃一惊,这哪是一碗面条呀!已经发涨的面条约莫一筷子来粗,几片牛肉冷冰冰地躺在上面,里面没有汤水,只剩下一层早已凝固而泛黄的油汤。

“啊,冷了?”妈妈看到我的神情,失望而又叹惋地说,“我还以为这样包裹面条就不会冷的呢!”妈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的苦笑。

“来,妈妈给你去热一下。”她说着便夺过面碗往厨房里跑。当她望着空荡荡的柴仓,又安慰我说:“娃,饿坏了吧。不急,我马上发煤炉,你只要稍等一会儿……”

她手忙脚乱地干起来,仿佛像做错什么事来补偿似的,嘴里还不住地发出愧疚的叹息声。

“不用了,不用了!我喜欢吃凉面。”我急忙说。

“可是已经冷成这个样子,吃不下的!”妈妈坚决地说。

我赶紧端起面碗,用筷子夹起几根硬邦邦的面条,故意装着有滋有味的样子吃了起来。

“妈妈,好香!”我调皮地冲着妈妈说。

“里面的葱花是我特意叫面馆的师傅多放的。”妈妈看到我狼吞虎咽的样子,也忍不住笑着说。

我幸福地吃着我最喜欢的牛肉面,即便面条再冷,哪怕达到了零度,但我却咀嚼到了一股热腾腾的东西――那就是爱!

佳作评说

习作修改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只是在前文添加了“厨房里冷火空锅,柴仓里连一根稻草也没有”和“只见她穿着雨衣,挑着两竹篮蜂窝煤”这两句话,就为后文不能及时吃到滚烫的面条埋下了伏笔。其次是在时间上作了修改,把“妈妈”等“我”回来变成了“我”等“妈妈”回来。如果“妈妈”等我回来的话,她完全有时间发燃煤炉和找邻居借柴禾,通过这样一修改就为作者吃“硬邦邦的面条”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从而使故事情节变得具体和真实起来。再是作者在对“妈妈”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方面作了一些得体的改动,这样就使情感更加真切生动起来。习作通过这样的一“添”两“改”,于是让“0℃的面条”变成了“一股热腾腾的东西”,这样就让“爱”的温度升腾起来了。

上一篇:圣诞老人给我的超级大礼 下一篇: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快读:《荒原狼》